空山幽谷
繁体版

第十一章 清明本心

    应宁走出会议室时略感落寞,快到家时这种落寞感已蔓延整个心头。本该让自己无比兴奋的事情为何却引来这样的一个心境,难道自己真的错了吗?应宁感觉身体越来越沉,眼皮越来越重。进门后没有跟坐在沙发上的老头打招呼,直接走进卧室扑在床上拉开毯子将头和上半身埋在毯子下。应宁感觉到此时能动的好像也只剩下即将休眠的大脑中仅存的一点念头:我心里的天好像要被黑暗吞噬殆尽了!摒弃侥幸心理,追求实事求是难道也不对吗?我的心本来清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落寞感?为什么这落寞感这么快就蔓延到我整个身心,让我感到如此疲惫不堪?疲惫,实在太疲惫了......一口气爬几个山头估计也不会这么累吧?想到这,应宁的大脑彻底陷入关机状态,陷入一片漆黑。

    直到凌晨一点多,应宁微微睁开双眼,把毯子扯到一边,准备起身却感觉这头好像有千斤重。应宁回了回神,用力坐了起来走出卧室去换鞋子。此时的老头正躺在沙发上看书。

    应宁:“应该很晚了吧?您老怎么还没睡觉,有什么心事吗?”

    老头:“你!”

    应宁:“我怎么了?”

    老头:“以为你喝醉了,但也没闻到酒味。”

    应宁:“我现在好多了,可能是太累了。”

    老头:“你有事?”

    应宁:“我去冲个澡就好了,您老不必担心。”

    老头:“去吧!我再看会儿书。”

    应宁洗完澡出来在老头对面坐下,依然感觉到身体沉重,眼皮抬的很是费劲,口有点渴但就是懒得伸手去拿放在茶几上的杯子。

    老头起身试了试应宁的额头说道:“没发烧,看着也不像是身体有事儿。”

    应宁:“今天白天状态很好的,就从下班那会到家这会功夫,突然变得像是一滩烂泥,想站都站不住。”

    老头:“那应该就是心里的事儿。”

    应宁:“说是事儿,但我本来觉得这是很小的一件事儿,自己可以想的明白,没想到会膨胀的这么快。”

    老头:“你现在是越来越自信了。”

    应宁:“哎......您老恐怕是想说我越来越自以为是了吧?”

    老头:“是自信还是自以为是,有时候的确很难分的清,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情绪。”

    应宁:“今天出了研发成果,但这项成果自始至终,几乎与个人意志并无多少关联,近乎偶然所得。”

    老头:“不是你心里的矛盾呀!”

    应宁:“我将自己的认识说给公司所有人,奉劝不要以偶然结果而喜,而要静心追求必然和有心,但似乎并未得到认可。他们的表情让我心生落寞。”

    老头:“良工心独苦啊!”

    应宁:“您认为我是对吗?”

    老头:“没有对与错,因人的心志而异。”

    应宁:“平时沟通的时候我感觉有些同事的认知层次还是很高的,为何又难接受实事求是呢?”

    老头:“说到根上,还是私心而已。”

    应宁:“您老可以说的再详细些吗?”

    老头:“什么高认知,高境界,那都是距离自己的目的或者名利还很远的时候,是真是伪谁知道呢?”

    应宁:“离目的或者名利很近的时候呢?”

    老头:“真的可能是假的,假的可能还是假的。”

    应宁:“我也常听人说,凭空说财货和财货摆在人眼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老头:“财权色真是人心的试金石啊!”

    应宁:“看来我对社会的认知还很浅。”

    老头:“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应宁:“对社会的认知吗?”

    老头:“不是,是你。”

    应宁:“我?”

    老头:“是你心里的问题,不够通透,一丝妄念就招来无数欲望,最终将整个心都蒙蔽了。”

    应宁:“您老稍等,我反思下。”

    老头:“你只看看自己什么地方还存有私心就行了。”

    应宁:“环视自己的言行和念头,似乎并未有私心妄念。”

    老头:“你能反思的也只有前意识或者说是显意识,而很多东西是藏在你的潜意识里的。”

    应宁:“我也想清明本心,但似乎总是顾前不顾后,顾左不顾右,很难全面。”

    老头:“要想用心去感受到世界的真相,而不被外界的纷扰所迷惑,就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你还有私心存在,怎么能做到内心平静与清明?”

    应宁:“我心生的落寞感与私心有关吗?”

    老头:“你可以仔细想想为何心生落寞。”

    应宁:“我认为善意的念头却并未得到积极的共鸣,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

    老头:“你说的‘认为善意’,‘积极共鸣’,‘怀疑自己’都是私心。”

    应宁:“现在脑子有点转不动,请您老教我清明本心。”

    老头:“先起来把客厅收拾下。”

    应宁:“实在不想动,感觉身体还是沉沉的,再说这么晚了。”

    老头:“好吧!那就明天再说。”

    应宁:“好吧,好吧......我现在就收拾。”

    老头:“该归置的归正,该擦拭的抹净,用点心。”

    应宁:“这茶几被您擦的很干净啊,一尘不染。”

    老头:“我擦的是我的,你擦的才是你的。”

    应宁:“动了动胳膊腿身上就有点热了,好像轻松了不少!”

    老头:“那心里呢?”

    应宁:“您老一直盯着我,老让我觉得自己擦的不够干净。”

    老头:“我觉得收拾屋子就像是收拾自己的心,擦拭家具就像是擦拭自己的心。”

    应宁:“物件归位像是心里的人事物各得其所,擦去家具上的灰尘像是擦掉心中的烦恼。”

    老头:“烦恼,擦去的不应该是私心妄念吗?”

    应宁:“我明白您为什么让我收拾客厅了,我现在的状态比刚才好太多了。”

    老头:“你刚才说的‘认为善意’,‘积极共鸣’,‘怀疑自己’都是私心没有祛除干净的表现,都是隐藏在潜意识里的东西,是不容易觉察到。‘认为善意’难免臆断,有善恶则说明心已经失去本体了,失去本体便不再平和;‘积极共鸣’无非是希望被外界认可,希望被认可的无非还是自己的私心而已;‘怀疑自己’的原因无非担心自己的判断失误,会失去某些东西,本质上依然是私心在作怪。”

    应宁:“潜意识的东西能否及时发现呢?”

    老头:“让自己的心归于平和状态。”

    应宁:“如何挖出潜意识中的脏东西,涤荡一清呢?”

    老头:“在前意识当中持续用功。”

    应宁:“我怎么感受不到前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关联?”

    老头:“你现在当然还感受不到,坚持思考的时间久了就多少能感受到一些了。”

    应宁:“看来真正做到清明本心可不像打扫房间那样简单,一会功夫的事儿。”

    老头:“是的,是一件需要长期用功的事儿。”

    应宁:“这坏情绪为什么只要开了头就很难收拾,而且很快就能将整个心遮蔽?”

    老头:“知道产生情绪的根子,就知道怎么下功夫了。”

    应宁:“和清明本心需要下的功夫一样吧?”

    老头:“是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步到位。”

    应宁:“那恐怕需要不停的拉锯了!”

    老头:“用功久了,不良情绪产生的频率会越来越低,持续的时间也会越来越短。”

    应宁:“我现在心里敞亮多了。”

    老头:“朝着现在的方向用功就可以了。”

    应宁:“看来还得在心里来一场大扫除,把私心,妄念,欲望彻底打扫干净,才能让心常静常明。”

    老头:“私心和杂念都是一回事。”

    应宁:“我还需要好好体悟一下您老的教诲。”

    老头:“用不着废那个神吧?发现一处清除一处不更简单吗?”

    应宁:“那样的话,岂不是很容易清除这边又生出那边,搞的像是打地鼠一样。”

    老头:“那还是功夫不到位,不过这个你需要慢慢体会,目前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应宁:“说到这我怎么又感觉到脑子里又有点乱套了?”

    老头:“你的精力跟不上,去睡一觉就好了。”

    应宁:“但我现在感觉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实在不想睡着。”

    老头:“你精力不够!”

    应宁:“怎么才能提升精力呢?”

    老头:“提升体能!这个不需要我告诉你怎么做了吧?”

    应宁:“这事儿还真是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少一环都是白忙活。”

    老头:“的确是这样,你赶紧去睡觉,不要再透支你的精力了。”

    应宁:“好吧!我真的得去睡会了,您老也早点休息。”

    老头:“去吧!”

    旧的问题还没消解,新的困惑不断涌出,这让应宁渐渐又陷入刚到家时的那种重重的疲惫感当中,应宁劝诫自己,睡吧睡吧,早起去做体检。可能是由于心中牵挂着那些待解的疑惑,天还没有大亮应宁便睁开了眼睛,心里告诉自己,趁那堆问题还没冒出来,赶紧先去做体检吧!穿着睡衣换好鞋子便跑到楼下,稍微活动了下筋骨便开始体检。目标三公里,可还没跑出一公里,应宁就已经感觉到有些体力不支,力不从心了。之前在老家的时候,同样的体检方式,自己明明可以在将近两公里的山坡上跑两个来回。现在才过不到一年,体力就已退化到如此程度,还真被老头猜中了。应宁放慢脚步,随着脚步的节奏向前跑去。跑了不知道多久也不知道多远但时间似乎并不长,但体力就已消耗殆尽,最终无奈的走回了家。

    老头:“有什么感觉?”

    应宁:“外面空气很好,很舒服!”

    老头:“你这体力打扫家里的卫生可能都不够,清明本心恐怕就更难了。”

    应宁:“看来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了。”

    老头:“整天想想想,忙忙忙,身体忽略了吧!”

    应宁:“还真是,跟一年前的自己比,已经退化太多了。”

    老头:“去洗漱,来吃点早饭,你那摊子事情应该都还没想好怎么应对吧?”

    应宁:“是哦,等会上班路上想。”

    应宁走在去公司的路上试着清明本心,这树是树,路是路,说不相干也没错,说相干也能扯上关系。那偶然结果和必然结果似乎也一样,有没有关系也因观察者的角度决定。我为什么要将偶然结果和必然结果区分,是担心自己心里不能清楚明白,还是担心别人因此心生侥幸。担心自己心生侥幸,生出个不尊重客观事实的心应当不算私心。自己担心别人心生侥幸到底是什么样的心呢?担心别人心生傲慢不能保持工作的积极性?担心别人要奖金要假期?似乎并不是啊!好像是想体现自己的心志比别人更坚,心比别人更平和,这不是明显的私心杂念吗?古有商鞅徙木立信,我为什么不能以此成果在激发同事的激情,增强他们的信心呢?实在是不够公正,不够明智,这是被私心遮蔽心体的结果啊!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便心生落寞,这典型的私心妄念为何没能及时意识到?老头说我越来越自信,实则是在说我自以为是而不知呀!

    在公司的碰头会上应宁宣布:我这样的笨鸟都能开发出优秀的新材料,你们这群大才应该坚信自己可以开发出更优秀的新材料。说是偶然,也有大伙的辛劳和付出。所以每人三天假期轮流休,奖金为一月工资。在场的同事无不欢呼雀跃。

    应宁:“眼镜,瞧你那点出息,这么点奖金和几天假期就把你乐成那样?”

    眼镜:“昨天绷那么紧,原来是要给我们惊喜啊!”

    白羽:“第二款新材料一定胜过你这款。”

    科学家:“不过奖金和假期得翻一番。”

    分析师:“AI模型改进很顺利,后面你们的实验得抓紧了。”

    子良:“我怎么觉得我们手上的配方设计一定会胜过前两个,到时候给我半年假期就行。”

    眼镜:“我不要假期,只要奖金多多就行。”

    应宁:“希望大家能在体力,精力,进度上合理配置,都这么年轻却被推进病房实在是有点尴尬。”

    科学家:“明白你的意思,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渐渐找到节奏了。”

    应宁:“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