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代人
繁体版

第七章 60年代的娱乐圈

    20世纪60年代的娱乐圈,在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的发展和特点。

    在香港,60年代的娱乐圈开始逐渐兴起。当时的香港电影业发展较为迅速,出现了一些知名的演员。例如,惠英红于1960年出生,她被誉为香港第一女打星,是香港电影金像奖史上唯一的打女影后。1982年,惠英红凭借功夫片《长辈》成为金像奖首位最佳女主角。

    梅艳芳出生于1963年,是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之一,被誉为“香港的女儿”。她在电影方面表现出色,曾先后获得两岸三地的影后荣誉,如1987-1988年凭借电影《胭脂扣》获得金像奖、金马奖、金龙奖和亚太影展四料影后等。

    张曼玉出生于1964年,是国家一级演员,1983年夺得香港小姐亚军从而出道。她凭借《甜蜜蜜》《花样年华》等作品,先后斩获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她还凭借《阮玲玉》拿下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成为中国首位在欧洲三大电影节获得表演奖项的女演员。2004年,她凭借《清洁》获得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亚洲获得该奖项的演员。

    而在60年代的内地,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娱乐圈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一些演员的演艺事业受到影响,例如袁其力出演过《小兵张嘎》中的女卫生员,但在电影拍完后遇上特殊时期,刚起步的演艺事业便戛然而止;邱丽莉1963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进入北影厂做演员,出演过《水手长的故事》《山村姐妹》等电影,但后来因为错过女演员的最佳年龄,只能扮演配角,之后她开始做起了导演工作;沈华芬1965年在《苦菜花》中出演苹莉一角后成为八一厂演员剧团的演员,但她得到的拍戏机会不多,后来成为一名副导演。

    另外,严永瑄、朱曼芳、崔月明、朱玉雯、张妙珍、倪以临等演员,都是专业学表演出身,但由于各种原因,她们的发展并不顺利,大多只能在一些电影中出演配角或小角色,有些甚至转行。

    不过,每个地区的娱乐圈情况都较为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具体的发展和变化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不同。上述内容只是一个简要的概述,并不能完全涵盖所有的情况和人物。

    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娱乐圈有不少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下为你介绍部分歌手:

    1.姚苏蓉:1945年12月5日出生于台湾,是台湾乐坛60年代的流行歌手。1966年,她参加正声电台主办的歌唱比赛获得冠军,随后与海山唱片公司签约进入演艺圈。她凭借一曲《负心的人》一炮而红,1967年以《秋水伊人》赢得“盈泪歌后”的美誉。其代表作品还有《情人的眼泪》《心声泪痕》《我要活下去》《因为我爱你》等。姚苏蓉的曲风明快,让更多人关注到国语歌曲,也提高了国语歌曲在台湾乐坛的知名度。

    2.孔兰薰:孔子的第76代传人,父亲擅长唱歌,她遗传了好嗓子,从小能歌善舞。16岁时受英文老师启蒙进入歌坛,成名曲是《一朵小花》,曾红遍大街小巷。她在唱歌之外还涉及演戏和主持领域。但她感情生活不顺,经历了两段失败的感情并生下三个女儿,后来为抚养女儿单身38年,老年还被女儿骗光积蓄,72岁时只能靠卖唱生活。

    3.青山:中国香港男歌手、演员,1960年代在台湾出道。他的代表作有《泪的小花》《寻梦园》《明日天涯》等。

    此外,当时还有谢雷、张帝、刘家昌、陈彼得、余天、凌峰等男星在台湾发展。

    在当时的台湾娱乐圈,音乐创作相对滞后,歌手们普遍演唱旧上海时代的曲目。后来,随着港剧的风靡和两岸关系的变化,台湾娱乐圈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到了80-90年代,台湾的武侠剧、琼瑶式言情剧等开始盛行,出现了古龙、金庸、梁羽生、琼瑶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也诞生了一批知名歌手和演员。

    20世纪60年代,中国内地的娱乐圈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当时的文化环境相对较为单一,没有像现在这样丰富多样的娱乐产业。

    在那个时期,一些演员通过电影、戏曲等艺术形式受到了关注。例如,白杨是中国著名的电影演员,她的代表作品有《十字街头》《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还有赵丹,其出演过《乌鸦与麻雀》《马路天使》等影片。

    此外,一些戏曲演员也颇具影响力,如京剧演员梅兰芳,他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需要注意的是,“娱乐圈”的概念在当时并不像现在这样明确和突出,这些演员更多地被称为文艺工作者或表演艺术家,他们的艺术活动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艺术领域。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内地的娱乐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出现了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演员、歌手等。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内地娱乐圈处于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电影开始从单纯的商业属性转到国家政治属性,题材、立意、表现形式都发生了改变。刚经历了旧社会苦难生活的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的巨大鼓舞下,也亟需更具澎湃热情和时代理想的电影作品来寄托情感。

    在50年代初期,惯常以讽刺为矛盾触角的喜剧电影一度沉寂,因为当时的主流是人人奋发拼搏,生活的主题是处处欣欣向荣。到五十年代中后期,社会心态开始日趋平稳,一些现实讽刺喜剧出现,如1956年吕班导演的《新局长到来之前》《不拘小节的人》,方荧导演的《如此多情》,以及1957年王炎导演的《寻爱记》,毛羽导演的《球场风波》等。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些鲜明的特色,包括理性化、惩戒型的讽刺,如讽刺生活中的官僚主义、吹牛夸大溜须拍马现象、讽刺道德品行上违反公德的人性弱点等。然而,在1957、1958年,几部讽刺喜剧却遇到了挫折,先后遭到了批评、禁映的对待。

    50年代末期,中国喜剧电影找到了“温情歌颂喜剧”或“社会主义新喜剧”的新出路,其主要特征是弱化或放弃尖锐的讽刺时弊,转而以轻松愉悦的喜剧口吻去讲述新时代的新人新事新气象,顺应歌颂时代生活、传递时代召唤的文艺使命,如王家乙导演的《五朵金花》、鲁韧导演的《今天我休息》等。

    到60年代,中国电影整体上已经适应了时代要求,创作更加圆熟,作品数量和品质也相应提升。出现了如丁然导演的《女理发师》、鲁韧导演的《李双双》、谢晋导演的《大李、小李和老李》、谢添和陈方千导演的《锦上添花》、桑弧导演的《魔术师的奇遇》、严寄洲导演的《哥俩好》、严恭导演的《满意不满意》等一批喜剧作品。这些喜剧作品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表现情节和人物故事非常生活化;善于挖掘生活中无伤大雅的“人民内部矛盾”,如生活态度、工作态度、夫妻关系、同志关系等范畴的小小矛盾;结局通常是夫妻和好、家庭团结、破私立公、境界提升、误会消除、重归于好的大团圆;艺术手法上少用夸张,多取诙谐风趣表现方式,误会巧合的传统手段成为引人发笑的主要技巧,也正因不涉及沉重主题,它们被称为轻喜剧。

    这一时期的内地娱乐圈,虽然受到政治氛围的影响,但仍然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演员和作品,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的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塑造了众多经典的银幕形象,深受观众喜爱。除了电影,戏曲等传统艺术形式也在继续发展和传承。总体来说,60年代的内地娱乐圈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20世纪60年代中国内地有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以下是部分代表作:

    1.《刘三姐》(1960,长春电影制片厂):这是一部根据广西壮族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戏曲电影,砍柴女刘三姐以唱帮穷苦人解气的山歌名闻四乡。

    2.《林海雪原》(1960,八一电影制片厂):1946年冬,人民解放军派出一支剿匪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带领下,深入土匪出没的林区,发动群众实行土改,同时打击盘距在深山里的土匪。

    3.《洪湖赤卫队》(1961,BJ/武汉电影制片厂):1930年夏,彭家墩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和大队长刘闯率赤卫队主动撤退,以更猛烈地打击敌人。

    4.《大闹天宫》(1961,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该片讲述了神猴孙悟空统领花果山的猴子猴孙,潜入龙宫求得如意金箍棒,之后大闹天宫的故事。

    5.《红色娘子军》(1961):影片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和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战斗故事。

    6.《枯木逢春》(1961,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解放前,江西血吸虫病肆虐,方老爹一家逃难至浙江,仍受该病困扰。解放后,党和政府成立血防站根治血吸虫病。

    7.《英雄儿女》(1964,长春电影制片厂):该片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牺牲后,其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8.《小兵张嘎》: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白洋淀为背景,讲述了少年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等人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故事。

    这些电影在当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历史事件和人民的精神风貌。它们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