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之刁钻誉王
繁体版

论礼小胜一筹,战火全面爆发

    朝堂论礼已成定局。太子本就有礼部自然不虚。但是听田德之说的有板有眼马上问了陈元直。结果陈元直也说按太祖,太宗,敬宗年间确实越妃不宜代行执礼。但是陛下登基后也未必不能更改。只是还没有拟出仪程。

    神他妈还没有拟出仪程。太子也没把握了。急匆匆把事情告诉他母妃。越氏让太子不用慌,陛下和礼部都偏向东宫这边。誉王去外面请的宿儒能比的上礼部?再说又不是单单誉王可以请。只要太子放下身段,舍得本钱。请到人只会更多。

    太子也反应过来,立即让人抢先一步去请在野的宿儒雅士。一应招待更是面面俱到,体贴入微。李冲也做出样子,礼贤下士。特别有名望的更是登门拜访。当然最主要还是靠梅长苏去请周玄清老前辈出山。周玄清是一位隐居在京西灵隐寺的当代鸿儒,名声显赫,声威鼎盛。又与帝师黎崇是多年好友。就算粱皇也得给周玄清几分薄面。

    梅长苏让宫羽带回来答复。表示会尽力而为,但是自己不方便出面。会让人代为去办。李冲自然知道,梅长苏是还要继续辅佐“太子”。

    酿酒作坊不用多久就买了下来。李冲把原理教给秦般渃。说是从露珠得到的启发。让秦般渃注意保密。实际上就是需要一套简单的蒸馏装置。薛新被安排在秦般渃麾下管理酿酒作坊。

    虽然铜料受到官府节制。但混迹在誉王和太子的势力下的官吏,自然知道怎么合理的钻空子。铁匠忙活了两天,一套简单的铜制蒸馏装置就完成了。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比前世的酒还有很大差距。但是酒色清澈品相极好。口感比七里香还要胜上一筹。李冲的初衷是用酿酒坊的幌子屯粮食。不出所料明年冬季就会有五个州郡闹饥荒。提前储备粮食,就能抢到赈灾的差事。

    只是蒸馏装置日夜不停也只能出酒两百余斤。秦般渃给新酒取名君子醉,160斤粮食大概只能出30斤酒。秦般渃给一壶一斤的白酒定价2两银子。准备在红袖招名下的青楼,以60倍的暴利独家出售。

    李冲觉得价格低了,毕竟属于最好的白酒,算下来才300多斤粮食的价格。相当于李冲原来世界800块钱500克的酒。红袖招又是皇城顶流的青楼,卖10两都不愁。李冲生活在原来的世界,痛恨哪些把几毛钱几块钱的药材生产成几百几千的价格出售。换成自己有了这种机会,心安理得变成了自己痛恨的那种人。甚至还有点沾沾自喜。

    至于郭仁表,李冲准备用他夺取工部。誉王府旁边有座府邸,原本是誉王给王妃的弟弟朱樾居住的。不过朱樾在誉王的运作下,成了大理寺卿已经有朝廷赐的府邸。自然就空置了下来。李冲让人把府邸隔开成两个中等府宅。一个给郭仁表主持打造曲辕犁所用。前几日送给灰鹞和珠兰成婚所居。灰鹞与珠兰都是个孤儿。也许是这种身世,两人都没有嫌弃对方。珠兰算是走到了明面上。开始协助秦般渃慢慢接手生意之事。

    随着李冲拒绝收受例礼,很多朝堂与地方官员都人心惶惶。以为誉王不准备庇护他们了,开始寻求太子一方的照顾。这样一来誉王的势力急剧缩水。而太子已经开始膨胀。廖岩松没有因为和誉王沾亲带故就偏向誉王,沈追也是两不相帮。齐敏立场不坚定,倒是蔡荃有时会站出来帮誉王说句公道话。粱皇也看出来了,誉王已经完全处于被动。

    乾元大殿太子的礼部和请来的在野宿儒占尽上风。李冲请到的人虽然寸步不让,这些人说话虽然有点份量,辩出了祭礼中的嫡庶位次,是礼部这几年的重大缺失,可单单这些人的身份名望就落了下乘。更何况太子一方,还有在朝礼部这个权威掠阵。

    直到一位多年居于京西灵隐寺的周玄清老先生,这次竟然也移动大驾,亲自进了金陵城。那才真是重中之重,平素无论皇室公卿,见他一面都难,待这位老先生直接住进了穆王府。太子就有些慌了。霓凰郡主就是被自己和母妃得罪的。太子一度怀疑是霓凰郡主的报复。

    始作俑者梅长苏却让李冲到穆王府去请周老先生。李冲暗暗佩服梅长苏的狡诈。这的事情都算计。自己去穆王府请周玄清,等于霓凰郡主还了自己昭仁宫救场的人情。当下也不计较这些,反正按剧情霓凰郡主马上就会发现梅长苏是林殊的事情。自己再大的恩情,也不及梅长苏在霓凰郡主心中的位置。

    周玄清老先生一旦上了朝堂,连梁帝也要礼遇有加,加之治学严谨,论据周全,没有两把刷子的人,就不要妄想跟他论辩。

    周老先生直指越妃数年来得到的超常待遇,以及太子在皇后面前的礼道缺失。如此一来太子一方已经无力回天。最后这场朝堂论辩只持续了三天便落下帏幕,越妃虽复位,但祭礼时不得与皇帝皇后同立于祭台上,太子洒酒后,须抚皇帝皇后衣裙;礼部职责有失,陈元直免职,因念其年老,准予致仕,不再深究。

    太子也是庶子的身份,被李冲在朝堂上再三当众强调,羞恼之极。一时按捺不住出掌,就想扇李冲一个大比兜。李冲哪能惯着,一脚就把太子踹坐在地。梁帝当庭暴跳如雷。对着太子和誉王一人一脚,场面一片混乱中。亲王太子当庭动手。皇帝不顾威仪连踹皇子。朝臣们面面相觑,直呼陛下息怒。朝堂论礼以粱皇都失仪的状况落幕。

    李冲把结果告诉皇后。听到太子要当庭扇李冲耳光时,皇后怒上心头。但是马上李冲说太子没有得逞反而被自己踹翻在地。皇后一边称赞李冲勇气可嘉,一边又劝慰下次不可趁一时之气惹陛下不喜。李冲尴尬的把粱皇当庭踹自己和太子的事说出来。还把太子被粱皇一脚踹哭,哭求父皇主持公道的场面,活灵活现的描述出来。最后吐槽三个要论礼的皇族,居然是表现的最失礼的人。

    皇后关心李冲有没有受伤。李冲哈哈一笑,表示不痛不痒,舒坦的很。皇后虽然表面斥责,心里却被李冲替自己出气所感动。

    朝堂论礼就像是一场导火索,太子咽不下这口气。亲自出宫到谢侯府拜访梅长苏。让梅长苏一定要帮自己出这口气。与李冲一样,梅长苏也同样在收集刑部偷换死囚的证据。见太子这般着急,索性拿出刑部的罪证说道:“太子殿下,原本苏某还想收集更多的罪证。既然殿下急于反击誉王。这些就先交给殿下。按大梁律令应该够了。”

    太子闻言一喜,立马接过案卷查看。上面九宗刑部偷换死囚的证据清晰明朗,其中六人还有现在的居所。改名换姓的记录。当即放下身段,礼贤下士执礼道:“苏先生为本宫殚精竭虑,实为本宫之福。本宫今日奉苏先生为师。他日成就大业,必为先生著书!”

    梅长苏躬身道:“苏某承蒙太子殿下厚爱,只是苏某暂不敢受。朝堂论礼苏某未能帮到太子殿下,不曾想到誉王能请来周老先生。已经是苏某的疏忽。待苏某辅佐殿下做上那个位置。若太子殿下有心,苏某方能厚颜领受。”

    太子当即说道:“这事不怪苏先生,一是本宫轻敌,二是本宫当初得罪了霓凰郡主。苏先生帮本宫立下的功劳,比任何人都高。本宫可以保证,日后必然不会亏待先生!”

    梅长苏恭敬道:“既然辅佐太子殿下,这些事情本就是苏某的职责所在。苏某有个提议不知太子殿下能不能接受?”

    太子就喜欢梅长苏提出要求,只要有要求就好掌控。当即笑道:“苏先生尽管说来!”

    梅长苏平淡道:“此次虽说周老先生进了穆王府。但是穆王府毕竟没有站出来对抗太子殿下。这是一个缓和关系的时候。穆王府也心知肚明这大梁终究是会交到太子殿下手里。还望太子殿下不要与穆王府闹的太僵。以免穆王府没了退路直接倒向誉王。”

    太子点点头:“多谢苏先生提醒,这事本宫倒是没有深想。本宫会让人备上厚礼,表明心意。”

    梅长苏轻咳一声,恭敬道:“霓凰郡主与苏某也有点头之交,如此就谢过太子殿下了。苏某也会转达殿下的心意。”

    见梅长苏没有其他事情要说了,太子着急对付誉王的刑部。温和道:“前日就听闻苏先生受了些风寒,甚是担心。苏先生还要多多休养,切莫太过劳累。本宫也不打搅苏先生养病了。过几日再来探望苏先生。”

    梅长苏有些吃力的起身:“苏某送送太子殿下。”

    太子急忙阻止关心道:“不必了,苏先生有病在身,本宫还要见见谢侯,就不必多礼了。”

    梅长苏又对甄平说道:“甄平,代我送送太子殿下。”

    甄平把太子送到谢玉居所,太子马上和谢玉谋划对付刑部。谢玉负责把人抓回来,拿到口供。太子会安排人当庭揭露刑部的罪名。

    李冲开心的回道王府,招来王妃,秦般渃,灰鹞,青峰,以及乘三和郭仁表。把乾元大殿的朝堂论礼潇洒的说了一遍。众人皆是目瞪口呆。太子亲王当庭动武。一国之君当着文武百官脚踢皇子。真是闻所未闻!

    李冲旋即意气风发的宣布道:“本王准备对付工部了。郭仁表,曲辕犁打造的如何了?”

    郭仁表起身行礼躬身道:“回禀誉王,已经打造两副,构造上由直辕形式变成了曲辕形式,而且增加了犁壁、犁评、犁盘等多个部件。

    由11个用木头和熟铁制作的犁铧,犁刀部件组成。犁铧可以切割土壤,犁刀可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减少前进的阻力,而且能翻覆土块,以断绝杂草的生长。犁评位于犁箭上方,通过调整犁箭高度来调整耕田的深度。犁盘位于犁最前端,用于拉接牛轭,便于牛转身,节省畜力。按照誉王殿下的思路设计而成,此犁一旦普及绝对是利在千秋之功!”

    李冲摆摆手:“坐下先,本王刚才说要对付工部,是让你坐上工部尚书的位置。这犁的功劳只能你来领受。本王不想种好的果园,让太子去摘桃子。”

    郭仁表再次起身:“殿下不可!这等功绩太重了,卑职绝不能冒领!”

    李冲严肃怒道:“你之前怎么保证的!这事你可要想好,如果本王把这功劳给别人,你是什么下场?”

    郭仁表立即跪地,脊背发凉。不冒领功劳就死的情况还是头次听说。李冲只把设计曲辕犁的方法告诉过自己。看来一开始就是让自己借这份功劳夺取工部。只得俯首道:“卑职知错!卑职今后全凭殿下吩咐。”

    李冲语气稍缓淡淡道:“郭仁表,本王是看中你的能力才选择你,以后也不会让你做什么国法不容之事。你就安心帮本王弄些利国利民的器械。其他事情本王只有办法。”

    郭仁表叩谢:“誉王殿下把这青史留名的大功让给卑职,卑职无以为报。但有所命,卑职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冲笑着扶起郭仁表道:“本王身为皇子,争储要的是识人之明。不是会些能工巧艺。工部糜烂至此,国家岂能强盛。本王会从吏部调人帮你。你放开手脚去做就行。”

    郭仁表也知道其中深意,决然领受李冲的恩情。接下来就是收集工部的破烂事,一举拿下工部。这种事情自然交给秦般渃去做。有了乘三保护,李冲让灰鹞暗中保护沈追。因为拿到工部贪污的罪证,李冲要让人透露给沈追。青峰暂时保护郭仁表。

    吩咐完这些事,其余人都散去。殿内只剩三个女人和李冲。一名宫女前来禀报:“誉王殿下!太子去了一趟谢侯府。回来听说是有了刑部的把柄。准备对付刑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