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洲三域传
繁体版

第一章:寒潭峰

    地元成五洲,五洲生百国,百国相争,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岁月万载,沧海桑田,终由擎龙,百䰧,烛阕,宣武,中霖,五国力压群雄,鼎立而起,平分五洲山河,开创了地元域数千载盛世,世人称其五大王朝。

    然而数千年来,五洲山河表面虽呈现太平景象,实则五大王朝之间,朝堂上下,暗流涌动,明争暗斗……

    五大王朝之中,更有不乏心怀一统天下之强者,窥视彼此,偶见征伐。因此各国也是常年富国强兵,崇尚修炼一道,意在保家卫国,天下一统……

    其中不乏修行之人为寻天道,身入王朝权势纷争,以借此助其脱离生死,登天问道!

    锦林庄依靠群山,绿水环绕。

    离锦林庄不远处有一座山峰,名为锦林峰。

    也不知是受了哪位高人指点,还是锦林庄先祖会风水之法?依此锦林峰安庄建宅,受名立命。

    时光流逝,岁月过往,春秋寒暑悄然而过,这锦林庄倒真的人丁兴旺,一片繁荣。

    在这过往岁月之间又有不少外姓之人来此落户,如今人口近万,算得远近大庄。

    悠悠岁月,富足之人来到繁华之处居住,而穷苦之人便在群山脚下搭建房屋,耕地种田,捕鱼狩猎。

    逐渐锦林庄形成了内外庄之分,繁华之处称为内庄,散落在群山脚下的穷苦零散人家被称为外庄,然而外庄离这锦林峰倒是更近些。

    锦林峰依靠群山,群山也孕育着锦林峰上的秀美,滋滋清泉顺着山涧缓缓流淌,如银河般落入山峰下的百丈水潭中,又会由这水潭一处缺口溢出,流入清水河,泉水甘甜可口,养育着一方百姓。

    然而百年前出现了一件怪事,在这水潭旁凭空出现了一方小水潭,这小水潭,潭水幽暗,潭面雾气笼罩,寒气逼人。

    在距小水潭一丈处有一石碑,听庄里老人相传,这石碑是先祖们立下的。

    传言百年前的一年冬季,忽有一日天降大雨,这场大雨一下便是数日。

    说也奇怪,这场大雨只将这座锦林峰笼罩其中,却不曾落到山峰以外半点,一连数日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冬飘雪夏落雨,这却颠倒过来。

    生活在附近的人们,从未见过此等景象,望向那电闪雷鸣,心生顾忌,也就未敢靠近。

    几日雷雨过后,有些人来到锦林峰,方见多出一方小水潭。

    只见那新出现的小水潭表面一层雾气,潭水显得诡异幽暗,有那胆大之人上前查探,不曾想刚靠近小水潭一丈距离内,还未真正走到潭边就“啊!”的一声。被迎面寒气逼退数步,顿感奇寒刺骨,随即颤抖抽搐,全身上下瞬间结满晶霜。

    让人想不到的是,那靠近小水潭之人被搀扶回到家中后,无论生火取暖,饮酒喝汤,寻医问药,依旧晶霜不散,不出一日便死于非命,死状犹如冰冻一般,看上去让人不寒而栗。

    此事传到锦林庄管事之人耳中,几经探讨也没有什么良策,最后只能提醒众人莫要靠近这新出现的小水潭,并在小水潭一丈处立下警示石碑,碑文上写到:踏近潭边一丈内,寒气伤人命休矣。又围绕那寒潭四周堆积了许多石头,告诫人们不可靠近。慢慢口耳相传,也就众所周知,无人再敢靠近了。

    而那山中落下的泉水和那曾经就存在的大水潭倒是没有变化,潭水依旧清澈甘甜,潭中依旧有鱼儿游动。那小水潭一丈之外的花草树木,气候温差却未受到任何影响。那寒潭所散发的寒气也只是停留在一丈之内,从不扩散丝毫。

    唯一的变化是这附近很少再有飞禽小兽出现,反而那大潭水中会偶尔出现一种以前没有见过的银色小鱼,周身淡淡银光,大的二寸大小,小的一寸左右,有如两指粗细。

    这银鱼每次出现,少时三五条,多时也就十数条而已,并且还是两三个月左右才会出现一次,没有确定的时辰和位置。

    曾有人没有注意,捕捞潭中之鱼时,无意捕到这种银鱼,捕到后和其它的鱼混在一起吃了。

    没想到不仅无害,味道还极其鲜美,入口片刻后会感到有丝丝凉意,转而又会感觉暖意涌来,实在舒服。

    后又有人发现这银鱼食用过后,竟有止血生肌,平复烦躁的功效。

    只是人们不知这银鱼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为何只是偶尔出现,数量极少。

    有人猜测是那寒潭生出,或是两潭潭底有相通之处,从水下相通之处游过来的,也可能是隔潭跳出,从小水潭跃进这大水潭中。虽然有人提出这些许猜测,但却无人敢去考证,慢慢也就不去好奇了。

    然而自从这银鱼出现后,众人得知其美味和功效,每天便会有人来碰碰运气。有人好运捕到后,或留下食用或卖给庄里有钱大户换些钱财,再或者送给急需的至亲好友。

    庄里管事的长者还特意嘱咐下来:“此银鱼珍稀难得,又有奇特功效,实属天赐佳品,有缘者得之。但这银鱼之事万万不可外传,以免给庄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祸事。”

    岁月过往,在这百年间锦林庄的人生老病死,几经换代,慢慢这锦林峰上代代相传的故事也就无足轻重了。

    而这不让外传的银鱼之事,也是随着时间慢慢的传出百里之外。

    消息刚传出时倒是有些外来人到此试试运气,但很多人却是空手而归,捕这银鱼的弊端也是明显显现出来。

    一是时间无法算准,谁也不会因几条鱼一守就是数月。二是若真是特别需要也可高价收购,实在没必要在此耗时耗力。

    慢慢的也就没有什么外来人到此处捕这银鱼了,更不像祖辈管事长者担心的那样会带来何种祸事。

    但这偶尔出现的银鱼依旧是人们求之不得的好东西。

    时光流逝,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慢慢人们不在叫这座山峰为锦林峰,而是称为了寒潭峰,叫这潭里的银鱼为寒潭鱼。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又一个冬季到来。

    “哥,下了两天大雪,也不知道今冬为何这般冷,我们连续来了三天,这么冷的天能有寒潭鱼吗?我们还是回去吧,冷死了,再说就算抓到了也不够咱们吃的啊。”

    啪。

    “哎呀好疼,哥你打我干啥?”

    “哼,就知道吃,不打你打谁,我告诉你,要不是这样的天气没人来,我们来试试运气,平时就算有鱼也轮不到我们。听说已经三个月没有出现过寒潭鱼了,万一能捕到鱼,我们就去卖给庄里有钱人家,好给玉儿和婶婶置办布匹做新衣,买些吃用之物,过好这个年,若有剩余也让婶婶给我们做上一身衣服。”嘴上说着眼里却不曾有一刻放松,死死盯着那潭水,好像真的会错过寒潭鱼的出现。

    紧接着又开口说道:“玉儿总说要吃冰糖葫芦,若真的能捕到鱼换了钱,给玉儿买冰糖葫芦。”

    “哥,你这么想着玉儿,是不是想日后娶她做媳妇儿。”

    “你不要总是胡说八道,我把玉儿看做亲妹妹,怎会有那样的想法。”

    “哦,我也想吃糖葫芦。”

    “你吃个屁。”

    此番对话正是这三日里,冒着大雪日日来到寒潭边,想捕寒潭鱼的石因和石缘。言谈中虽充满了对他人的关怀温情,声音却还是显的稚嫩。

    但看二人有十岁左右的样子,浓眉大眼,样貌憨态可掬,长的竟还是一个模样。虽身材不胖,但脸颊却是胖乎乎的,看着招人喜欢,只是两个孩子从下生就未曾长过半根头发,竟是两个小光头。

    此时哥俩站在水潭边,脸蛋在严寒中被冻的泛起一层红晕。

    这么冷的天二人依旧穿着,单薄不知多久未曾替换过的衣服,上边已经缝缝补补许多地方,虽破旧却也经常在那清水河中洗涮,倒是干净,脚下一双草鞋,在这冰天雪地里冻的直跺脚。

    二人腰间绑着用树藤编的鱼篓,鱼篓里插着一把用树枝削的鱼叉,甚是简单。

    雪飘落在二人的身上,雪花的白色,脸上的红晕,在加上这身打扮,傻傻的站在那里眼望水潭,看上去让人颇生怜悯。

    而此时在那寒潭峰峰顶的悠悠云雾中,有一双眼睛目视这哥俩,同时又往哥俩背后不远处的一片矮林中望了一眼,嘴角不由自主的泛起一丝笑意。

    口中自言自语道:“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吧。”

    说罢低头看了看怀中的婴儿,随后便将婴儿从峰上抛下,直落于那大水潭旁奇寒无比的寒潭。

    婴儿落水时出现的声音引起哥俩的注意,同时望向寒潭方向。但只是听到了声音,却未看到任何异样。又深知那寒潭的凶险,不敢靠前半步。

    而就在这时,在他们哥俩身后的矮林中传出一声“啊!”的惊叫。

    伴随这声惊叫,从那矮林中跳出一个小女孩,眼睛盯着那寒潭,手指着空中,嘴巴张的大大的,像是受到惊吓,说不出话来。

    哥俩闻声急忙回头看去,只见这个表情怪异的小女孩有四五岁的样子,长长的头发用红线系着两条辫子,穿着一身朴素干净的麻布衣。清澈的双眼里闪动着泪花,也不知道是吓的还是冻的,虽然此时表情怪异,但看得出小女孩平时可爱美丽的模样。

    哥俩一看这个小女孩不是别人,正是刚刚口中说着的玉儿。

    看着被吓坏的玉儿,哥俩同时跑了过去,不知所措的说着:“不怕不怕,玉儿不怕!”在哥俩不断安慰下。玉儿那一直张着的嘴巴里才断断续续的蹦出:“小娃娃,小娃娃!”几个字来。

    石因拉住玉儿一直指向天空的手,瞪着眼睛问道:“玉儿你在说什么啊?什么小娃娃?别怕,好了,慢慢说。”

    片刻后玉儿在安抚下,渐渐恢复了平静,胸口也不在那般剧烈的起伏。

    石因摸着玉儿的头问道:“玉儿刚刚你究竟看到了什么?你又是何时来的?”

    玉儿看了看两位哥哥,喘了口气说道:“我来了好久了,这两天白天见不到你们,自己好是无趣,娘又不陪我玩。早上听到石缘哥哥自言自语叨咕说,大冷的天捕什么鱼,又捕不到。我便知道你们要来寒潭捕鱼,又担心你们不带我,于是你们走后,我就偷偷一个人跑来,躲在那边的矮林后,看着你们也不觉得无趣了,我还用雪给你们做了只小兔子。”说着伸出另一只手,让哥俩看自己用积雪做的小兔子。

    看着玉儿那稚嫩的小脸小手冻的通红,二人着实有些心疼玉儿。

    石因对玉儿说道:“以后哥哥们无论到哪里都会带着妹妹。”

    玉儿听到后脸上也泛起了微笑,对着二人说道:“说话要算话哦!”

    “啊!哥,你怎么又打我。”

    石因已经抽回了突然拍在石缘头上的手,瞪着石缘说道:“若不是你早上瞎叨咕,也不会害玉儿挨冻。”

    石缘委屈的低下头,嘴里嘟嘟囔囔的不知说了些什么。

    玉儿看着石缘的样子,竟发出铜铃般清脆的笑声,哥俩也是跟着笑了起来。

    在这满天飞雪的寒冬,或许这最纯真的笑声才能给三个孩子带来些许温暖。

    孩子毕竟是孩子,此时好像忘记了刚刚那寒潭中发生的一切。

    几人笑声过后,还是石缘问道:“玉儿你刚刚看到了什么啊?什么小娃娃?”

    “哦,刚刚我无意看向山顶,发现山顶上好像有个人影,随后一个小娃娃从山顶落下,落在那寒潭中。”

    哥俩听到玉儿所言,同时抬起头望向山顶。石缘自言自语道:“好高啊!怎能看得到?”

    然而哥俩不知道,玉儿能看到常人所无法看到的距离,就连玉儿自己也不知道她和别人有这不同之处。

    玉儿急忙说道:“是真的,哥哥们知道我不说谎的,真的是一个小娃娃,我们能救救他吗?”

    “那寒潭我们无法靠近,又怎么去救哪?”石因理智的回答。心里却想或许是玉儿看错了,但愿不是如她所看所说,不然掉入寒潭注定无法生还了。

    “我们还是去石碑那里看看吧,万一能救起那个小娃娃那?”玉儿心有不甘的说道。

    哥俩虽知道玉儿年龄小,不深知这寒潭凶险,却也不好拒绝妹妹的这份善良,于是一起点了点头。

    那寒潭雾气蒙蒙,就算站在界碑处也根本看不到寒潭水中状况,看看也就算让玉儿死了心,好不在去纠结此事。

    决定后,三人正要绕过大水潭,去那寒潭界碑处。

    就在迈步前行时,只听到寒潭水中发出咕噜咕噜声音,玉儿抬头望去,模糊看到寒潭中的景象。

    只见那寒潭正中央,水花翻涌,银光穿梭。

    突然在那水花中砰的一声喷出一物,周边还伴有银光,足有二三丈高,随后落向这边的大水潭。

    而玉儿此时的惊呼声再次响起:“是那个小娃娃,那个小娃娃。”

    在玉儿的惊呼声中也传来了婴儿的哭声,顺着哭声望去,只见玉儿口中的小娃娃漂浮在潭水中,身体周围还有淡淡的银光穿梭。

    这小娃娃居然还活着,而且身边居然围绕着十几条寒潭鱼,都是二寸大小,其中有一条竟三寸大小。此时好像在小娃娃身边托浮着他,看上去倒是有些神奇。

    然而刚刚在峰顶被玉儿看到的身影并未消失,此时而是在那离寒潭不远处的树丛之中。只是不知用了什么功法,史其周身散发出淡淡雾气,身形隐在雾气蒙蒙之中,隔空控制着这些寒潭鱼在水中托浮着他刚刚从峰顶抛下的孩子。

    还是石因瞬间反应过来,大声说道:“我下去救小娃娃,石缘你快下去捕寒潭鱼,要是跑走一条,回去我揍你,尤其那条大的,一定要捕到。”

    石因话音刚落,连衣服都未脱,便跳入水中,也不顾那潭水的冰冷,游向小娃娃的位置,而石缘则是快速脱下上衣,随后也跳入潭水中。

    很快石因游到小娃娃身边,抱起小娃娃,正要呼喊石缘快些抓鱼,却奇怪的发现那十几条寒潭鱼不但没有散去,围绕着石因和小娃娃不曾离去。

    “快用鱼篓装鱼。”

    石缘见状,解下腰间鱼篓直接对着寒潭鱼装去,因那些鱼始终不离小娃娃身边,很快便都收入篓中。

    哥俩见状脸上露出了微笑,随即封好鱼篓,快速的游回了岸边。

    此时的玉儿也是急忙跑过来,接过石因手中的小娃娃,只见这小娃娃身上没有一点衣物,是个男孩,白白胖胖,浓眉大眼,颈上挂一白色玉佩,上雕一栩栩如生的神兽,甚是好看。

    而这小娃娃却好似不怕寒冷,在玉儿抱起他的那一刻,竟停止了哭声,咯咯的笑了起来,伸手去抓玉儿的辫子。

    三小此次收获满满,这些寒潭鱼可换许多银两,更是救了一个孩子,心中都很是高兴。

    在这份喜悦中好似忘记了一身湿露正被这寒风侵袭,抱着小娃娃,提着鱼篓,蹦蹦跳跳的向山下走去,身后的雪地上只留下了先前的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