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们跑赢时光
繁体版

第32章 中秋

    中秋节是9月22日,三天的假期从22日放到24日。今年虹桥火车站建成启用后,大部分去绍兴的车次都转移到了虹桥站,而陈笛浦东的家去往虹桥有四五十公里,公交换地铁二号线过去差不多要两个小时,陈笛不想越越太辛苦,索性放假的第一天母女两人睡个自来醒,吃个早午饭再出发,于是就买了下午两点多的火车票。

    贺扬的祝福短信在十点钟就来了,内容倒是简单:“中秋快乐!阖家欢乐!”陈笛在第一时间回复他:“中秋快乐!”,短信发出去之前又加了几个字:“你也要好好过节,给自己顿好的。”

    贺扬回复她:“好的。你们几点出发去火车站?东西都收拾好了吧?”

    陈笛看着短信笑了,这人,什么时候开始婆婆妈妈了?她就玩笑着回短信:“我也是个成人了吧?又不是第一次出门。”

    贺扬也笑了,回短信说:“所答非所问。好好给我答案,可以么?”

    陈笛只好回复他:“十二点出门。东西都收拾好了,来回三天,没有多少行李。”

    “那,有没有给老人带点东西?”贺扬的短信又来了。

    “那自然啊。买了杏花楼的月饼,这是上海特产,还给公婆各买了一件衣服。”陈笛回复。

    贺扬:“陈笛你可真懂事。有你这样的儿媳,老人多幸福。”

    陈笛:“可能吧。”

    贺扬:“那这些东西你拿得动么?你家住几楼?”

    这话真有点戳到了陈笛,她回复道:“住五楼,东西稍微有点重,我咬咬牙,应该还行吧。”

    贺扬:“那你要当心,提东西下楼要小心。路上看好行李和孩子。”

    陈笛:“好好,我知道了。我不跟你说了,要准备弄吃的,然后出门了。”

    贺扬:“好的。路上当心。”

    去绍兴的一路很顺利。虽然陈笛从来没有去过新建的虹桥火车站,但她在时间上打的余量多,虹桥火车站的标识也很清楚,加上越越懂事,一路上不怎么要陈笛操心不说,还经常帮她盯着行李,还知道关注检票口的动态,提醒陈笛去排队检票。火车两个多小时就到达了绍兴站。陆绍晖的姐姐一家也从杭州开车回绍兴过节,他们中午就到了家,下午去火车站接了陈笛母女,一家七口人在六点钟就聚齐了。公婆做了一大桌子菜,又开了一瓶绍兴黄酒。桌子上照例多摆一副碗筷,在陈笛的身边,那是为陆绍晖准备的。一家人温馨和睦地吃了晚饭,又搬了水果、零食、月饼到院子里,越越和比她大三岁的表哥一人拿着一只PSP玩游戏,五个大人围着竹制的桌椅坐下来,聊天赏月。开始气氛还好,聊了公婆的身体,陈笛父母的情况,姐姐姐夫在杭州的事业,陈笛的工作。但聊着聊着,话就少了,间歇着还有短暂的沉默,总是姐夫找个话题破冰,大家再聊几句。

    还不到十点,公公就说困了,要睡了。婆婆也说陈笛她们下午坐火车,也累了,早点休息去吧。陈笛带越越上楼回她们的房间,洗了澡就躺上了床。不知是再次回到这个充满了她和绍晖的回忆的大房间触景生情,还是晚饭时陪老人喝了几口黄酒,陈笛只觉得躺在枕头上就开始天旋地转,浑身烘热。

    她看见了绍晖,他坐在她的身边,一只手从她头顶顺着头发慢慢摩挲下来,留在后颈上,一句话带着笑意出口:“这可是黄酒,你敢喝么,会上头的额。”又说:“没事,你高兴喝就喝一点,醉了也不要紧,我背你上楼去。”又拉着她的手说:“小笛子,你别睡,咱们看月亮去,今天月亮黄澄澄的,像我的脸那么圆,快起来看我的脸,别睡啊,你别睡。”“笛子,笛子,你别耍赖啊!你怎么不理我,快起来,看月亮,喝酒去。”绍晖用手按住她说:“睡吧,睡吧,别起来,好好睡,你喝酒了,你不能起来,你起不来了,我走了,我走了,我走了……”

    “你别走,绍晖,你别走,你别走……”陈笛在自己的叫喊声中醒来。床头的台灯还亮着,身边的越越已经熟睡,这间没有绍晖的大房间在窗外的月光映照下,格外地空寂。陈笛从枕头上坐了起来,靠在床头上,一行泪默默地流下来。这是多少次了?梦见了绍晖,又哭着醒来。今晚,又一次不胜酒力,躺下就睡着,做梦,很快又醒来。陈笛拿起手机看了一眼时间,还不到十二点。她知道这个中秋之夜,又是她的不眠之夜。

    “绍晖,你知道么?绍晖,你好么?”陈笛看着窗外的那轮圆月,胸口的痛楚让她无法根本无法平躺下来,就这么怔怔地靠在床头上,等着天亮。

    第二天早饭后,陆绍晖姐姐大家一起去鉴湖那边转转,陈笛不想出门,越越却想去坐乌篷船,结果就由姐姐姐夫带着两个孩子开车去了,陈笛在家陪着公婆。她挽着婆婆去菜场买了一天的菜回来,中午她让婆婆给她炒了年糕,三个人简单吃了。陈笛睡了个午觉,起来又帮婆婆打下手,一起做了全家人的晚餐。本来姐夫提议晚上他请全家去外面吃一顿大餐,但是公婆不想在外面吃饭,陈笛也不肯,就和昨天一样,在家自己做家常菜。

    陈笛特别喜欢绍兴菜,每次回绍兴,公婆都变着花样给她烧菜:干菜焖肉、白鲞扣鸡、糟熘虾仁、霉千张、绍三鲜、酱爆螺蛳、西施豆腐、茴香豆、臭豆腐这些菜陆绍晖也会烧,但就是没有在绍兴的家里公婆做得好吃,甚至连江南常见的茭白、笋片、菱角、马蹄这些地鲜,她也觉得绍兴的更新鲜好吃。以前每次陆绍晖带她回来,公婆都给她备着,让她吃个够,离开绍兴时,又让他们带好多回去。现在她来回绍兴,又是行李,又是孩子,也就没有办法带那么多东西了。不过每次走的时候,婆婆总会装一小袋子自己做的梅干菜,让陈笛带回去烧肉吃。陈笛总是默默地接过袋子,隆重地装进行李箱。那是婆婆的心意,是她们因陆绍晖而成亲人就再也无法隔断的感情。

    第三天吃过早饭,陈笛就告别公婆,带着越越回上海。越越中秋节的作业还没有做完,必须回家赶作业。姐姐姐夫送他们去的火车站,路上姐夫一边开着车一边热情地邀请陈笛母女有空去杭州玩,副驾座位上的姐姐从前排回过头来看陈笛,欲言又止,最后就说:“小笛,你有空多出出门,逛逛街,多买点衣服,多交交朋友……”她看了看陈笛,又看看越越,没有继续说下去。到了绍兴站,陈笛坚持不让姐姐姐夫送她们进候车大厅,姐夫帮她们把箱子提下来,姐姐抱了抱陈笛,在她耳边说:“笛子,听阿姐的话,试着交交朋友,这也是爸妈的意思。”陈笛没有吱声,只是伸手回抱了抱姐姐,就和他们说了再见,一手拉着箱子,一手牵着越越,走进了车站。

    母女两人到家,煮了馄饨吃了,越越就写作业,陈笛开始打扫卫生、洗衣服。一连忙了两个多小时才算基本干完了活,陈笛也累了,坐下来休息。这时候手机响了,是贺扬的短信,问她有没有顺利地回到上海,中秋节过得怎么样?

    陈笛拿着手机打字:“中午就回来了,节日过得挺好”,然后点击了发送键。发完之后,她觉得漏了什么,又写了一条短信:“你呢?怎么过的节?”又觉得不妥,明明知道他一个人,还问他怎么过的节,于是又把短信修改了一下发了出去:“你这几天怎么样?”

    贺扬回复的短信内容是:“我也过得不错。第一天休息,看电视。煮了速冻饺子,喝了一瓶啤酒,算是过节了。昨天睡了个懒觉,下午跑了一趟大兴的项目工地。今天有点忙,上午还去了办公室,赶了些投标材料,下午跑了一趟通州,刚进门。这不就问问你们到家了么。”

    看着占满了整个手机屏幕的短信,陈笛第一反应是这个人怎么这么啰唆,不像个大男人,更不像他该有的硬汉设置,忍不住笑了。她忍不住又看了一遍短信,目光聚焦在最上面“我也过得不错”那几个字,心里生出些许安慰来。这几天没有联系,都快把忘了他,而他一个人却过得不错,陈笛的心莫名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