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道平生
繁体版

第5章 尽性

    书声朗朗,鸟鸣清亮。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书院里,廖先生沉稳的声音字正腔圆,对着学生们讲学。

    年末便要岁试,决定这批小崽子有没有举秀才的机会,每年不过两个名额,读书人的出路不过如此。都说赌徒可恶倾尽家财而无得,读书人大部分也是为求功名代价深远,一个是满腹酒骚,一个是满腹经纶。

    昨日周员外有言,葛梅二人令他刮目相看,若岁试入甲第,他尽力举贤良。葛洪没有问题,但梅福这小子差的可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梅福,这句当如何作解?”

    “呃,只有最诚实的人,才能......”

    话出半句便引来嗤笑,吴清孝在一旁笑出了声,他最是觉得梅福不过一介商贾,学问欠佳,水准堪忧,不如在家做个富家子、何必跟他们这些从出生起就只能靠读书出路的人抢功名。

    “清孝,你这是何意?”

    “廖先生,这第一句便解的不对,后面还有听得必要吗?”

    “旁人言辞时,莫要打断,需谦虚听罢后再做评价,梅福,你继续。”

    吴清孝不可置否地闭了嘴,听那梅少爷继续说辞。

    “是。只有最诚实的人,才最能表露本性;最能够挖掘自己本性的人,也最能挖掘他人的本性;能挖掘他人本性的人,也就能挖掘物件的本性。先生,解完了,还请指点,梅福不知错在何处。”

    “吴清孝,你道应当如何做解?”

    “先生,小生以为,诚并非诚实,性并非本性,尽并非挖掘。

    应当这般作解: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够完全发挥出自己的天赋;能完全发挥自己天赋,就最能发挥天下人的天赋;能完全发挥天下人的天赋,就最能发挥万物的天赋。”

    此般一讲,莫如说梅福一点也未解得准确。

    廖先生未做评价:“葛洪,你当如何作解。”

    葛洪不紧不慢地站起,说道:“先生。学生以为纵观《中庸》中所言'尽性',无不是说,让天地人物回归其本原,并非从单句字面去理解为单一的天赋,反倒是本性一词更为贴切。

    《中庸》所赞之至,譬如至诚、至明,皆指天地圣人,《中庸》所言之人、物之性,皆为我之性,以赞天地之化育我。

    此句学生当如此作解:只有天、地和人中之圣,才有让万物回归本原的能力,只有效仿圣人、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让天下人各司其职、才能让万事万物顺应规律和本性、以顺应天道轮回、周而复始。”

    葛洪一番言论,无不是在说吴清孝过于扣字眼,不谙文章所言道理,少东家的注解固然僵化,但吴清孝的理解并未高妙到何处,不过是照着书案上死记硬背,与梅福所解并无二般。

    “好!都坐下吧,经文注解,固然可依照文表逐字逐句解读,但还需纵观全篇所言,去理解其中所言的道理。梅福与清孝所解都能清楚地道明文表字面含义,尚需融入理解即可。”

    此一番内涵,叫吴清孝高看了葛洪一眼,之前只知这是少年闻达的神童,在心中以为不过是背记得早,自己也全然能颂四书五经,并无什么大不同。

    今日一对,本是为了嘲讽梅福,却忘了梅福是葛洪的东家,葛公子必不会让东家落于嘲讽太过难堪,全无平时回答先生时的敷衍散淡,道出不同寻常的见解。

    终于下了学,梅葛二人准备回去染坊看染布,收拾起书具。

    “少爷今日倒是不曾被先生留下温书,可见长进不小。”

    “洪公子是不知,少爷我也是下了功夫的。”娘说啥,近朱者赤,有了疑问就能问葛洪,记性再不济,怎么也能赤了吧。

    “今日先生所点《中庸》之句,葛公子所言极是,小生佩服,但有一点不明,可否指教?”吴清孝拎着书箱没走,课上那茬事丢了脸,想着再找补找补。

    “请讲。”葛洪倒好奇看他还想说什么。

    “既然葛公子明白,人、事、物皆需回归本原,方能顺应天地万物之规律。

    为何不劝劝你家公子回归商贾?

    梅公子精商贾、家中有手艺,但不擅经史子集文章之道,梅湘坊又是吴越数一的染坊,理应精尽工匠之道、为何要变其本原读书求仕呢?”

    “你无需不解。

    少爷自己愿意愿求的,就是少爷的本原,何来顺逆之说?

    再者,家业与读书、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若读书的路未通,家中商贾之道依然可得。少东家即使日日来书院求学,家中产业也未丢弃,可谓竭尽全力探寻自身本原。

    梅家少爷生而得福,可尝试他想尝试的任何道路,这便是尽其性,若只顾天赋之说一心商贾放弃志向,反倒是逆本原、背其性。”

    言外之意,梅福正因通商贾、家有业,才可不做选择,二者皆顾。无论你理解与不理解都无所谓,与你何干?

    与那吴清孝拱手相让后,梅福与葛洪出了书院奔家中走。

    途中遇人拉扯争执。

    “你还没给钱,不能走!把画还我!”

    “你一女子何能一幅画要1两,又无名气,我是见这画有些意思,才给了一百文。”

    梅福与葛洪上前观瞧,是一幅春日游街图,人物刻画并无出彩,但仕女身着衣物上的花样纹路皆别致有趣、美观大方、细腻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