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后的大明一统天下
繁体版

第十八章 打仗,工部是重头

    随着朱由崧的新政实施,特别是取消三饷,取消农业税的消息陆续传到各地,百姓对新帝的拥护都提高了,人心逐步又向着大明。北方原本迎接闯王的民众,准备改朝换代的心态被扭转。兵荒马乱的地区,老百姓陆续向南迁徙。

    南京、扬州、苏州,两淮一带人口膨胀。

    朱由崧命刘成治去北境赈灾,开仓放粮,防止疫情,医护治疗。灾民中,身强体壮愿意当兵的去扬州新兵营选拔留用;老弱病残的,由郑氏集团的郑森组织在淮安上船,去崇明、广东、海南安置屯垦;工匠,如:铁匠、木匠、泥瓦匠等手艺人,被送往南京、扬州留用。

    南京城涌入数十万人,不乏北方流亡过来的王公大臣、达官显贵、文人墨客、名士艺伎,更多的是流民兵痞。

    朱由崧在南京也等来了数人,有宋应星、宋士慧、宋士意、宋应晶兄弟父子四人,傅山、翟良、汪昂三位医学名家,文有顾炎武,文武兼备袁枢,洋人有汤若望、南怀仁。

    朱由崧马不停蹄,分批接见。

    首先接见宋应星、汤若望等人。

    在汤若望面前,朱由崧也不隐瞒明末民不聊生的现状,将明末王朝的封建弊端、科技的落后阐述了一番。

    宋应星是明末科学家,对朱由崧一番阐述深表同意。

    朱由崧接着有表述了一下他对接下来的科技发展规划。表示,明末与西方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度量衡的差距上,明代工具参差不齐,无法标准化,造成工具落后,生产力发展缓慢。而同期的西方,度量衡精确度非常高,已处于大航海时代,驾着帆船满世界跑,得益于工具标准化。

    汤若望最清楚了,明代的工具拿在手里太粗糙,都无法与西方一百年前的工具相比。

    朱由崧道:“朕决定请宋爱卿担任大明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兼任工部尚书,请汤若望先生、南怀仁先生担任大明科学院外国科学家,请勿推辞。”

    宋应星听朱由崧对科技滔滔不绝,觉得这个皇帝肚子里有料,遂一口答应。

    汤若望是外国人,喜欢有条件置换。

    朱由崧道:“汤爱卿,作为回报,朕答应你,西洋传教士可以在大明境内自由传教,在开埠城市建立教堂,大明确保外国传教士人身及财产安全。”

    汤若望、南怀仁相视一笑,随即答应下来。南怀仁此时才21岁,但年富力强,后来成为明代首席外国科学家。

    接下来,大家对工部工作重点做了规划。

    首先,要建立‘大明皇家工学院’,确立现代科学教育体系,设立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工程等学科,网罗工程科技书籍进行教学,由南怀仁负责筹建。

    其次,要规范度量衡刻度,这个朱由崧有手稿。但此时又有汤若望,精度就根本不成问题了。什么直尺、三角尺、圆规、计量杯、测距仪、三分仪,以及铅笔、工业工具、军事工具等等,一应俱全。确立由宋应星次子宋士意负责筹办文具厂、工具机械厂、模具厂、玻璃厂,马上生产。

    再次是煤炭、矿产挖掘及炼钢。这个难在什么地方呢?煤炭,大明现在能控制的有煤的地区是徐州,但徐州处于前线,要打仗。其他地区离南京近的是江西丰城,但江西是山区,挖的煤很难运出。矿产在马鞍山及铜陵,这两地地方均在南京管辖之内。

    朱由崧做出的决定是,煤炭在徐州、丰城同时开挖。徐州挖出即船运至扬州,朱由崧要保证徐州安全,新兵训练后即开赴徐州。丰城属于后方,但靠近反贼左良玉部,让黄得功防守制约左良玉。丰城的煤需陆运至江边,再船运至扬州。马鞍山及铜陵的矿场,朱由崧标注了地址,工部派人前去开挖。

    炼钢厂设立在扬州长江边上。炼钢,要解决炉火问题。明代的钢成品率低,主要是炉火温度达不到要求。由工部设计改进炉子及烟囱,将炉火达到1700度以上,炼出来的钢就能达到步枪枪管的要求了。这也是明代火绳枪迟迟不能被燧发枪取代的重要原因。

    最后,就是制造撞针式步枪。朱由崧拿出步枪设计图纸打开展示在桌上。宋应星是枪械专家,仔细研究后,发出啧啧惊叹声,“陛下真乃神人也。”枪械结构设计精致巧妙,汤若望也是看得懂的,道“大明皇帝将枪支技术直接提升了至少两百年。”

    撞针式步枪,主要难点是制作撞针、扳机、滑轮、底火,子弹、枪管要标准化,大小一致,枪管要拉膛线,子弹底火一体化,五发子弹一个弹夹;步枪增加刺刀,瞄准器。

    子弹的弹壳用黄铜制作,底火采用无烟火药,无烟火药的材料配比制作要求,朱由崧已经详细标注好了,重点在温度的控制。把现代火药的工艺流程交给工匠,是可以制作的。当然火药在研制过程中还是会发生爆炸的,所以朱由崧要求用死囚来试验,否则炸死工匠工程师就得不偿失了。朱由崧要求把每一个研制步骤流程都要详细记录下来,这是一个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最终确定标准工艺流程。

    膛线枪管及无烟火药的提前出现,直接将步枪射程提高到900米以上,有效杀伤距离达到500米。相较于火绳枪就是碾压式降维打击了。那么北方建奴引以为傲的骑兵弓箭战术就根本不堪一提了。

    大伙商议,步枪及火药由宋应星及汤若望联合研发,立刻建立帝国兵工厂,由宋应星负责。

    钢铁厂由宋应星长子宋士慧负责。

    最后是皇家造船厂的建立,因为朱由崧早就做了部署,由郑森在太仓浏家港筹建,建造运输船及海军军舰;在厦门、广州扩建造船厂,建造渔船及运输船。所有造船厂由宋应晶负责,即刻赶赴浏家港。

    确立联合办公室设立在扬州钢铁厂内,工厂名称为“大明帝国钢铁厂”。

    煤炭、矿场由工部加派人手,要大干特干。运输,联系郑森派运输船昼夜不停往来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