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故事
繁体版

第十二章齐王被疑

    武帝疑惑的答道:“还有这样的事?那爱卿拿去好了,这斗富,我们皇家绝对不能丢脸。那棵珊瑚树你就拿去吧!”

    王恺说道:“陛下所言极是,明日我就拿着这珊瑚树到他家比比,好好的杀杀他的威风。”

    武帝说道:“嗯,去吧!”

    王恺说道:“臣遵旨。”

    第二天,王恺扬扬得意拿着那棵珊瑚树去了石崇家,石崇就把王恺引进大厅,就问王恺,说道:“今日到我府上,不知有什么事呢?”

    于是王恺就把珊瑚树拿了出来,摆在了茶几上,并笑道:“季伦兄想必你们家一定没有这样的奇珍异宝吧?”

    哪知石崇并不以为意,拿起铁如意一锤,就把珊瑚树击成了数段。石崇反过来从容笑道:“就这也来显摆,什么东西啊?”遂命家僮取出家藏的珊瑚树,约数十株,最高大的大约三四尺,次的约二三尺,王恺的珊瑚树,要算是最次的,便指示恺道:“你要是想赔偿,就自己挑吧!”王恺被弄的是哑口无言,连击碎的珊瑚树,也不愿求赔偿了,一溜烟的走了。

    司隶校尉刘毅,是一位鲠直敢言的官员,曾经弹劾羊琇受贿违法,罪应处死,但是好几日不见复诏。刘毅于是直接带人把羊琇抓了,一番拷问,事情确凿,赃证明显,再一次上奏弹劾,据实说明。武帝不得已罢免了羊琇官。然而过了不久,羊琇又官复原职了。贪腐遍地,正直的人都灰心丧气,就一班蝇营狗苟的官僚,拿着金银,四处贿赂,托门子走关系,大家弹冠相庆,哪管什么廉耻两字?

    到了太康三年的元旦,武帝亲至到南郊祭天,百官相从,祭礼结束。校尉刘毅在武帝身边,武帝顾问道:“朕可比汉朝哪个皇帝?”

    刘毅应声道:“可比桓灵。”这语说出,满朝骇愕。刘毅却神色自若。

    武帝不禁失容道:“朕虽然没什么德行,那至于像桓灵两个皇帝?”

    刘毅又答道:“桓灵卖官,钱入了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两相比较,恐怕陛下还比不上桓灵呢!”再加数语,也可谓一身是胆。

    武帝忽然大笑道:“桓灵的时候听不到这话,今天朕却得到了一位正直的大臣,终究是高出桓灵了。”受责不怒,不过是强装大度罢了。说完,武帝就回宫了,百官散朝后还一身冷汗。但是,这刘毅却不慌不忙,从容自去。

    尚书张华,十分受宠,唯独贾充、荀勖、冯紞等,因为伐吴的时候未与同谋,经常记恨张华。一天,武帝问张华,谁可以托后事?张华朗声道:“明德至亲,没有比得上齐王的。”武帝一听,半晌说不出一句话。张华也自知道忤旨,不敢多说了。

    原来这齐王司马攸被武帝所忌,此次由张华突然推荐,更不觉触景生情,开始对齐王产生了疑心。荀勖、冯紞,听说了事情,就捕风捉影,诬蔑张华。张华竟被外调,出任幽州军事兼安北将军。张华一上任就对胡人进行了怀柔政策,胡人无不悦服的。凡东夷各个国,历代未附的,听说张华的威名,都派使者向晋朝进贡。武帝又器重张华的才干,想让他回朝任职。议尚未定,却被冯紞看破,趁着机会,与晋武帝讲起了魏晋故事。冯紞怃然道:“我听说钟会造反,是因为太祖(司马昭)。”

    司马炎脸色一变,说道:“这个怎么说呢?”

    冯紞免冠叩谢道:“臣罪该万死,但是惩前毖后,但又不敢不直说。钟会才智有限,但是太祖经常夸奖他,也就使得钟会常常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功劳高,却得不到赏赐,因此就造反了!假如太祖偶尔计一些他的小过,让他规矩点,他就不会造反了!”武帝听了连连点头。

    冯紞接着说:“陛下既然采纳我的建议,应该知道这鞋子上的坚冰是慢慢形成的,千万别再出一个钟会了!”

    “现在还有像钟会一样的人吗?”

    “我也不知道啊?我也不敢乱说,怕说多了不好。”

    武帝就让身边的内侍都退下,让他尽管说。

    冯紞又说道:“现在有个人建立了大功,盛名海内外,现在在边疆戍守,而且这个人经常被皇上夸奖,这个人不得不防呀!”

    武帝叹了一口气说道:“朕知道了!”于是不再召张华回朝了。

    话说这贾充这一年突然病逝了,又发生一新鲜事。只说当初贾充生了个儿子,叫黎民,年仅三岁,一天这奶妈抱着孩子玩,可也是巧,让贾充看见,这小孩就向贾充憨笑,贾充一看当然开心,就去摸了下儿子的头,不料却被他老婆郭槐看见了,这郭槐以为贾充和奶妈有染。第二天,趁贾充上朝就将奶妈活活打死,可怜的小孩因惊吓也死了。不久这贾充又生了个儿子,结局也一样。就这样贾充绝了后。郁郁寡欢的贾充不久就一气呜呼哀哉了!

    且说齐王司马攸德望一日比一日高,中外属望,唯独荀勖、冯紞,天天想把齐王弄死,以及卫将军杨珧,也和司马攸有仇,巴不得将他砍了。三人互相给齐王上眼药水,但是效果不佳,冯紞最擅长进谗言,又跑去找晋武帝,说道:“陛下让各诸侯回诸侯国,把他们分成五等,应该从最亲的开始。最亲应该是齐王,为什么不让他回去呢?”武帝竟然把话听进去了,于是任命司马攸为大司马,都督青州军事。命令一下,朝议哗然。尚书左仆射王浑,首先谏阻,略言:“司马攸是至亲,而且品德高尚,对朝政有帮助,不应该出就外藩呀。”武帝不听。不久光禄大夫李熹,中护军羊琇,侍中王济、甄德,纷纷上书劝谏,又不从。王济曾经娶了常山公主,甄德娶了京兆长公主,两人因谏阻无效,不得已乞求入宫见皇上,就让两公主一同入宫,希望晋武帝留下司马攸。两公主受了丈夫的嘱托力劝武帝,也是碰了一鼻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