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故事
繁体版

第十四章 杨骏跋扈

    却说杨骏见武帝已死,就入居太极殿,主持国政,让太子司马衷即位,颁布诏书大赦天下,改太熙元年为永熙元年。尊皇后杨氏为皇太后,立贾妃南风为皇后。出葬的时候,杨骏带领着虎贲百人,环卫在殿门周围,一面促促汝南王司马亮马上离开洛阳。司马亮不敢去出殡,只是在大司马门外,北向嚎啕大哭。杨骏怕司马亮有企图,就向杨太后,诬告司马亮谋反,就让司马衷下令出兵捉拿司马亮。幸亏司空石鉴,从中劝阻,不致使事情发生变故。司马亮已经微听到点风声,就和廷尉何勖商量,说道:“现在我在这里太危险了,那个杨骏随时都有可能要了我的命!”

    何勖笑说道:“现在朝野皆唯公是从,公不去抓别人,却怕别人抓吗?”

    司马亮素来胆小,惭愧的说道:“这里是他杨骏的地盘,我能怎样?不行我要先回去避一避。”

    于是司马亮夤夜离开了洛阳,驰赴许昌。杨骏的弟弟杨济和杨骏的外甥李斌,都劝杨骏留下司马亮,杨骏没答应。杨济对尚书左丞傅咸道:“家兄若召还大司马,让大司马主持朝政,自己急流勇退,我们杨家或许可以保全。”

    傅咸答道:“即使召回了大司马,共同辅佐朝政,使天下太平,又如何避祸呢?况且这宗室外戚,就像唇齿,唇亡齿寒,恐非吉兆。”

    杨济听后有点害怕说道:“事到如今我该怎么办?”

    傅咸答道:“不如你现在就去劝劝杨骏,让他收敛一点,别太露锋芒。若是他不听,日后要是追责,刑罚应该也会轻一点。再不行也可以直接逃跑避难。”杨济点点头。

    杨济又去问了侍中石崇,石崇回答的和傅咸说的一样。杨济于是托石崇去劝谏杨骏,杨骏现在正是得志的时候,这些话当然就听不进去了!现在宫廷内外,没有人敢跟杨骏相抗衡的。杨骏此时那是作威作福,任意横行。

    杨骏知道自己平时没什么威望,怕人议论,因此想大加封官爵,笼络人心。左军将军傅祗,向杨骏说道:“从古以来,没有在帝王刚死的时候,臣下却在讨论加官进爵的,还请三思!”

    杨骏一脸不屑的说道:“傅大人是不是因为我没给你加官才这么说的吧?”

    傳咸说道:“简直是竖子不可教!”于是拂袖而去。

    杨骏洋洋自得的说道:“老不死的东西,还想来教育我,我呸!”于是逼司马衷下诏,凡是中外群臣,皆增爵位一等,预丧各官,得增爵位二等,二千石以上,统统封关内侯。散骑侍郎何攀,上奏道:“这赏赐,超过了开国功臣和平吴诸将帅,他日将如何是好?请收回成命!”没有回复。不久又下诏,授杨骏为太傅大都督,假黄钺,辅佐朝政,百官都要听自己的。尚书左丞傅咸,入朝语骏道:“现在圣上想把政事交给你,让他守丧自居,这是谦让。然而天下人却认为你不合适。这原因是,天子若是听命太宰,就怕你一手遮天。以前周公都不能避免毁谤。你是什么东西呀!”

    杨骏忿然,脸色大变,说道:“老东西,你是不是不想在朝堂里呆了,你要是不想干,你的这个位置我找人替你干。”

    傅咸被气得说不出一句话来就走了。杨骏恨傅咸多嘴,就把他贬到外地去了!

    话说这晋主司马衷继位以后,蠢顽如故,外事都委托杨骏,内政全给贾南风,自己就像木偶一样,毫无帝王气质。

    杨骏虽然独揽朝政,却也害怕贾南风阴险狡诈,时时防备。(这贾南风母女可也是厉害,生生把当时两大权臣弄得死去活来!也算是虎母无犬女了!)特令外甥段广为散骑常侍,执掌机密,私党张劭为中护军,统领禁军,所有命令,先请示惠帝,再告诉白杨太后,才可以颁行,其实统统都是杨骏一人主裁,告诉太后和皇帝不过是走个过场。朝廷上下官员,由于杨骏的独断独行,专制独裁,基本不敢吭声。少府蒯钦,是杨骏姑姑的儿子,常常进谏规劝,杨骏嫌他烦就让他滚犊子去了。不少人都怕蒯钦引火上身,蒯钦慨然说道:“杨骏虽然无能,但是他知道对没有大罪的人,不能随便杀害。我说的话他不听,没关系,日后若是他获了大罪,我家应该可以避免大祸了!”

    不久杨骏选匈奴东部人王彰为司马,王彰逃避不接受,有人问王彰为什么,王彰答道:“古往今来,一家出两个太后的,很少不灭亡的。看看那个杨骏,天天和一般歪瓜裂枣的人在一起,专权跋扈,以后只怕性命不保。我哪怕航海去塞外,远避千里,都怕这祸引到我身上,怎能自投罗网呢?况且武帝没选好继承人,这司马衷只怕难堪大用,很快天下就要大乱了,你们就看着把,别去想什么功名?到时连命都没了。”说完,友人都佩服王彰。

    当初侍中和峤,曾经启奏武帝,说:“太子朴实,颇有古风,但乱世多伪诈,质朴像太子这样的,恐怕不能继承陛下家业。”武帝默然。

    等和峤和荀勖一同入侍武帝时,武帝对他们说道:“太子今日,有不少长进,卿等可以去一探虚实。”

    和峤与荀勖就奉旨前往查验,过了会就来复命,荀勖满口奉承,单独和峤却直说道:“太子和以前一样。”武帝脸一下就变了,拂袖而去。这话传到了入贾南风耳中,未免记在心里,隐含恨意。

    等到惠帝继位,过了半年,立广陵王司马遹为太子,进中书监何劭为太子太师,吏部尚书王戎为太子太傅,卫将军杨济为太子太保,任少师裴楷,张华为少傅,和峤任少保,六人与司马遹一同入宫,拜见贾后,贾后看见和峤在座,想起了旧事,这脸一会青一会黑的,不由的露出愤怒的面容。和峤神色却不变,当做没看见,拜见太子完毕后,贾后就进了卧室。过了会惠帝出来就问和峤,说道:“爱卿以前说我难堪大用,今天你觉得怎么样?”

    和峤从容答道:“臣以前是和先帝说过,若是臣说错了,那便是国家的福气。”惠帝被和峤这么一说,反弄得哑口无言。说完,和峤与众大臣徐徐引退,太子司马遹也回东宫了。

    这贾后生性阴险,素来是个不安本分的泼妇,此时统领六宫,内权在手,又想干预外政,可是这上有太后,下又有杨骏,每事受他们牵掣,不能为所欲为,因此积怨成仇,恨不得速速除去二人。再加上武帝在的时候,杨太后暗地里为她调停,明着却训诫于自己,贾后不知太后暗地里维护他,一直以为太后是在拨弄是非,所以处心积虑,图谋报复。自从统领中宫后,天天想着报仇雪恨,可巧这时,殿中中郎孟观、李肇,为杨骏所憎恨,常常被杨骏痛骂,平时对杨骏恨的咬牙切齿。因而贾南风就收买他们作为耳目,为自己效劳,就随便编了些罪名,说杨骏危害国家社稷,应当除掉。负责联络皇后的叫做董猛,是东宫的太监,贾后心腹,专门负责联络李肇,密谋除掉杨骏,和废掉太后。又下令李肇前往唆使汝南王司马亮,让司马亮入朝廷清君侧,司马亮却害怕不敢答应,李肇因而把这事转告给楚王司马玮。司马玮少年气盛,性格又狠毒,便满口应允,上表请求入朝。杨骏本就怕司马玮,曾经想征召司马玮,但是因为司马玮勇悍难以控制,因而就不了了之了。现在听说他自请入朝,喜出望外,因此就让惠帝下诏请司马玮入朝。

    这时刚好是春天,春光和煦,最便行人。司马玮与淮南王司马允,一同入朝,贾后听说司马玮已经来了,就立刻行动。叮嘱孟观、李肇,等晚上去禀报惠帝,就说杨骏谋反了。惠帝哪里分的清真假,也就随了贾南风他们的意,令杨骏以列侯的身份呆在家里。孟观与李肇认为还不行,就请发兵讨伐杨骏。惠帝又命东安公司马繇,率领宫中兵四百人,去围住杨骏的家。楚王司马玮也带领亲随士兵,驻扎司马门,而且令淮南相刘颁为三公尚书,入卫皇宫宫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