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有酒吗
繁体版

第二十六篇:书信

    校园是自成一体的世界,将世俗的纷扰隔绝在院墙之外。人们谈论的话题以读书、考试、谁的成绩好、将来或能更进一步作为主调,地处偏远的“小院子”更是如此,简单而纯粹。打破宁静的往往是两类人:一是夏天镇上过来卖冰棍的小摊贩;一是每月风雨无阻按时过来的邮差。

    他们都是骑着自行车来的,每当听到“叮铃”“叮铃”清脆的自行车铃铛声,跑过去总不会教人失望。“冰棍、雪糕......”的吆喝声并不大,两个矩形的木头箱子左右架在自行车的后座位置,上面淡红的“冰糕1角”已经模糊的看不清晰。打开箱盖,掀开厚实的一层棉絮,一股冰冷的凉意就驱散了盛夏的酷热,接着淡淡的奶油甜香味就窜进了鼻腔.....

    邮差绿色的包裹十分巨大,鼓胀的拉不上拉链,露出分隔着各种不同种类的夹层:订阅的杂志、报刊、邮寄的包裹以及厚厚的盖着各式各样邮戳的书信。在七嘴八舌的询问声中,邮差一手撑开邮包,一手在一叠叠的信件中查找。“今天没有,下个月应该会到”“我看看......有,这封是你的”......

    当皮阳秋高举着父亲的书信冲进姑姑的寝室的时候,她正坐在窗前的书桌上,俯着身子用“铁笔”在钢板上“刻卷子”(那时候学生们平时的练习题、普通考试的试卷,都是老师们一笔一划用铁笔在蜡纸上刻好,然后用油墨手工一张一张印出来的。皮阳秋没刻过字,但用滚筒印过卷子)。听到皮阳秋的叫喊,她也不回头,又用力地在蜡纸上刻了几个字,才起身甩了甩胳膊,接过他手里的信拆开......

    皮阳秋既期待又忐忑地站在一旁,盯着姑姑手里的信,一边问她:“孃,我爸爸说啥了?他们过年回来不?”姑姑读完信,将信纸对折,指着末尾一段递给他:“你自己看吧,这段是写给你的。”

    “阳儿:

    来信已经收到,我跟你妈妈也很想你。最近你妈妈在一家兰州拉面馆上班,每天拉拉面,晚上累的胳膊都举不起来。她听说你期中考试成绩没什么进步,依然没有考过班上的王猛,又听你姑姑说你暑假作业写的十分敷衍潦草,很生气,几晚上没睡好觉。学校的‘蒸饭’不好吃,但你必须要坚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道理我不多说,你也懂得。听说你最近表现不错,期末考试加把劲,把数学成绩搞上去,超过王猛。一定要听你姑姑、姑父,爷爷、奶奶的话,不然过年回来,看我怎么收拾你......”

    “咋样?作何感想?”姑姑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皮阳秋嚅嚅地说:“他们要回来......”

    她用手指点点皮阳秋的鼻尖:“回来,回来收拾你,‘响鼓不用重锤’,离期末考试的时间不多了,自己用点心,闲书就暂时不要看了。”

    原本打算在书架上找几本读过的旧书“温习”下的皮阳秋,顿时偃旗息鼓,灰溜溜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