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典当铺
繁体版

他们织了一张大网,等待女子跳下

    大理寺的人直接来把陈庚带走,也不管场合是否合适。

    一场好好的成亲宴变成了捉拿犯人的现场,荊案屏退百姓,带着一家人去往碧春堂。还没等荊案坐下,就有太监传话,叫荊案和陈知青进宫。是一点儿空隙都不给他们,荊案对着手下说了一句,就跟着太监走了。

    荊老夫人知晓此事早就已经昏死过去,于氏也抱着荊印一直哭。根本就没人管荊忆,荊忆也乐的自在,就带着银铃和月浓回了自己屋里。

    到了屋中的三人都笑了起来,真是太快人心。早就打听到陈庚仗着自己的身份抢占了许多女子,不但如此还欺骗她们。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工部尚书庶女也在被陈庚欺骗行列当中,真的是个傻子,竟以为陈庚会娶自己。

    便满心欢喜的等着,却不知道自己早就已经被骗。那女子虽说是工部尚书的庶女,但是其生母可是受工部尚书疼爱,又为工部尚书诞下两个儿子。他作为宠妾的女儿,份量自然不小。

    也是陈庚胆子大,主意打到她的身上,现在这事怕是不会轻易就能了的。

    五日又过去了,荊府自那场闹剧后早就已经乱成一团。宫中一直没放荊案回来,老夫人身体本来就每况愈下,又经历了好几次的打击,这一次一病竟也好不起来了。

    这样荊忆倒是乐意见着,一直待在院里日子也过的潇洒。

    只是那高内侍说好了要来教她礼仪,自上次回去,皇后娘娘赏赐许多东西后。再也没来过,不过这样她的日子就更好了。

    这五日除了喝茶聊天、晒太阳,她还派人去把陈知许为何选择下嫁荊家,后来又莫名其妙的死了的消息传出去。让京城又大肆宣传起来,把这幕后的疑点都透露出去。

    就这样京城大街小巷讨论的都是那位当初惊才绝艳的陈大小姐却下嫁荊府的事,事情传的沸沸扬扬,也传的生动形象。

    经过了五日,皇上对于陈府的事也有了定夺。

    圣旨赐下:陈府陈庚欺男霸女,违背国训,且私底下更是行荒诞之举,本来是要赐死刑的,奈何户部尚书只有一个嫡孙,为了承陈尚书一个人情,将赐死改为流放西北之地,终身不得回京。

    更搞笑的还有,赖氏上书说竟然自家儿子已与荊家女成亲,虽礼没成,但早已有肌肤之亲,西北之地苦寒遥远,那就让荊家女荊印陪夫君一同前去吧。

    皇帝感念赖氏所说有理,便也答应了,即日就启程赴西北吧。

    本来众人都以为此事就这样了结了,结果陈家女儿陈知许的事又闹得沸沸扬扬,又被皇家查出了陈府与荊府勾结,在军事上做文章的事。

    当即皇帝震怒,把陈尚书的职位停了,本来还有希望可以恢复原职,结果工部尚书参了陈尚书一本。皇帝就说陈尚书年事已高,早已不适合朝堂,那便告老还乡吧。

    至于荊案,皇帝念在他为大庆守卫边疆多年,又刚刚回京任职。就只将荊案权力分出去,又罚俸禄两年以示惩戒。

    荊忆听了这些消息,就差没有大笑了。皇上这招借力打力用的真不错,不但离间了两家关系,还借此打压了那些蠢蠢欲动的不轨之心。

    皇帝的圣旨一下,容不得人不听从。这样的安排,荊府与陈府早已不能再一条船上,只是关于陈知许的事两府人都默契的不谈。

    于氏不管怎么做,也阻止不了荊印要去西北的事实。赖氏也是个机灵的怕荊印自杀,早早的派人将荊印看管起来,只待第二日跟随儿子一起上路。

    荊印以为跟着陈庚去西北,自己就会有好下场吗?陈庚可不是一个善茬。

    银铃,在派人传信给工部尚书的女儿。确定就要这样放过陈庚,让他去西北。户部尚书在京城多年,根基深重,以为陈庚此去就会是受罪的嘛?如果她想下手路上就是最好的选择,除非她对陈庚还有感情。

    荊忆摆弄着茶杯,浅浅一笑。

    就在荊案派人查线索的时候,有人传来消息。说陈庚与荊印双双死在了客栈,死的时候荊印赤身裸体,身上没有一点遮挡物。而陈庚的下体被割,身上好几个窟窿。

    陈尚书知晓此事派人去查,结果查出了是工部尚书派人做的,当即拼着自己的一些荣耀上告皇帝。皇帝知晓此事只回了四个字:自作自受。

    主要是这荊府不知怎地,就像是受到了诅咒一般,男丁凋零,不管陈知青纳多少女子,都只有陈庚一个儿子。经过无数名医查探又道身体根本没有毛病,可以生育。

    但就是无所出,便对陈庚大肆的纵容,他闯祸,自然有陈府替他收拾。久而久之,陈庚也就被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什么人都敢碰。

    月浓把听到的事一一讲给荊忆听,又很疑惑的说到。这个陈庚这么多年在外胡闹,但却没有一个女子怀孕,还真是奇怪。

    荊忆冷笑,可能是坏事做多了,老天爷他看不过去,便想让陈府无后吧。

    一个月过去,京城经过上次陈府的事终于迎来了一桩喜事,那就是睿王与荊府的亲事。

    由于荊府经过了一场场的打击,早就没有了昔日的风光。面对睿王的亲事也不敢含糊,但也看不出荊府对荊忆的爱惜。

    荊忆也没管荊府人的态度,只是带着银铃和月浓。也有人起疑心为什么一直没见见雪,荊忆只说见雪本是京城人回家省亲去了。然后用了一个莺儿伺候不当,不便跟着去睿王府的理由把莺儿留在了荊府。

    睿王牵过荊忆的手,将她扶上花轿。睿王本来身体不好,皇帝不要他亲自来,但他说让荊忆嫁给自己本来就是委屈了,成亲当日又不来,荊忆肯定会被编排的。

    两个月来两场婚宴,完全不同。

    睿王虽然身体不适,但也依常礼同宾客一起,只是没喝酒。

    荊忆则等到房间里,突然门口响起了声音。是见雪回来了,荊忆早已吩咐过自己还有一个丫鬟没来,如果她来了一定要让她进来。王府的人会看脸色,知道自家王爷很是看重王妃,竟然是王妃的人也没有不让进来的道理,所以见雪一路都很顺利。

    月浓打开门,回来的不止见雪一人,还有一个村妇打扮的人以及边城回信。

    荊忆站起身,示意见雪喝口茶,不要着急。见雪喝了几口茶,立马开口,小姐这就是夫人当年贴身伺候的丫鬟,奴婢给你带回来了。

    荊忆对她道谢,又问到村妇打扮的人。你叫什么名字,是我母亲的人?

    只见那个村妇跪在地上,朝荊忆磕了一头。眼泪流着,你是小姐的女儿,真好,我们小姐还有个女儿。

    荊忆扶起她,让她坐下。又问她:当年发生了什么,怎么你们没有同我母亲一起嫁去边城?

    眼前的村妇拉着荊忆的手,小姐,小姐。她根本就不是自愿的,是老爷和夫人联合荊案设计的小姐。

    小姐自小聪慧,深受姑小姐的喜爱。姑小姐又是太后的好姐妹。姑小姐为了保护太后而死,太后则对小姐痛爱有加。还开玩笑让小姐嫁给当今皇上做皇后,只是小姐像姑小姐一样是个爱自由的性子,不想入后宫深宅。就拒绝了太后,但是太后把姑小姐当初留下的陈义军给了小姐。

    说以后小姐可以随意支配陈义军,老爷他多次向小姐要陈义军,小姐不肯。因为陈义军是姑小姐留给小姐的,小姐一定要守着军权。小姐知道老爷是个怎样的人,所以断不会给他。

    本来小姐是可以像她想的那样,办个学府,完成姑小姐的梦想,教天下孤苦无依的女子学问。没想到,没想到,她的亲生父亲为了那军权与当时还是个初出茅庐将军的荊案联合。

    起初荊案时不时送信到陈府邀小姐出去游玩,小姐知道荊案的目的,不管荊案怎么送信,送礼小姐都不出门。

    后面陈老夫人以参加睿王五岁生辰宴为由,带小姐赴宴。就是在那日小姐救了失足落水的睿王,要是那日小姐跟着睿王走就好了,不是独自去凉亭。如果我跟着就好了,好恨,为什么自己没有跟着。

    荊忆听到妇人的话眼泪也早已流了出来,她拿出手绢替妇人擦着眼泪。妇人受宠若惊一般,连忙推辞。见荊忆不肯放手,便又由着荊忆给她擦眼泪。

    就在那日,老夫人派人说在宴席上贪杯多喝了几杯酒有点头疼,让小姐去凉亭找她。小姐去的时候等待她的不是她的母亲而是荊案,荊案用卑鄙的手段强了小姐。

    等到众人寻到小姐的时候已经是晚了,一切都晚了。但是小姐并没有哭闹,我至今还记得那个场面。

    陈知许:发生今日之事,不是我陈知许所做的,但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也不会推辞,不就是嫁人嘛,我陈知许愿嫁给荊案将军。只是陈义军在在我手里已经不合适了,陈义军是我姑姑留给我的,但归根到底还是属于皇家。

    太后娘娘既然交给我全权做主,那从今日起陈义军交给睿王殿下,以后陈义军就是睿王殿下的府兵,只听从睿王殿下的安排。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惊住了。后面老爷大骂小姐为什么不把陈义军给她,而是交给睿王。小姐说:父亲一个文官,要军权干什么?还是说父亲想要谋反?姑姑陪先皇打下的江山,可不是拿给父亲挥霍的。

    老爷听了小姐的话,把小姐关起来打了好几次。奴婢们拦都拦不住,小姐反过来还安慰我们。当时太后娘娘还在,派人来问小姐是不是有苦衷,自己可以帮她。但是小姐没有告诉太后娘娘,而只是说自己自小在京城,还是比较向往当年姑姑那样陪太后走南闯北。

    太后娘娘信了小姐的话,深知小姐是个有主意的,便也没在管。

    我问过小姐为什么不让太后娘娘帮忙,小姐她说,即使老爷在怎么做事,终究是她的父亲。何况如果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了,荊府根本活不了。小姐她呀,至始至终都是个好性子的人,为什么她不能狠心,为什么。

    老爷怕小姐说出去事情背后的真相,便秘密处理了小姐身边的丫鬟,我是小姐买通了刑行的人保下来的,小姐让我回到老家跟表哥结婚,给我一大笔钱让我安稳过下半辈子。

    可是她自己却嫁去边城,嫁入狼窝。

    荊忆听着妇人的话,早就已经不能镇定了。原来他们织了一张大网,就是为了等她跳下。一切的目的只是为了她手里的军权,只是没想到母亲却把军权给了睿王。

    所以等母亲嫁到了荊府,那段日子她肯定过得不好。那什么原因,没让母亲离开荊府的。照理来说,母亲这样的身份,背后的陈义军不可能不会帮母亲,到底什么原因让她就在荊府。

    妇人只知道陈知许嫁去荊府之前的事,之后的事她并不知道。便让见雪带着她下去安顿好,自己则打开回信。

    荊忆看完两封信后大笑,笑得接近癫狂。眼泪一直从眼里掉出,月浓不知道信里写了什么,但有直觉肯定是不好的事。

    荊忆倒在地上,拉着月浓的手说:月浓我刚才还在想是什么让母亲留下来的,原来是因为我啊,她本来是打算走的,结果有了我。我是让她就在荊府的理由,是我害了她一生。以至于让她以那样的结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是我害了她。

    两封回信说的都是同一件事,信里说:最开始荊案还做做样子,做出很疼爱陈知许的样子。待陈知许诞下荊忆后,荊案突然要娶于氏,不是纳妾,而是以平妻娶之。陈知许更是气得大骂荊案,但是荊案却以荊忆为要挟,逼着陈知许答应于氏进府。

    荊忆就是陈知许的盼头,本来带着荊忆在“思云苑”好好生活。结果因为于氏设计让荊忆被歹人所抓,那个时候陈知许也没有要死的念头,而是写信回京,让京城人帮忙找寻荊忆的下落。

    就是在那时,陈知许救了难产的齐夫人。京城人一直没有回信,荊府又说一直没有荊忆的下落。对于陈知许来说在强大也在被一点点蚕食掉,于氏开始对陈知许的饭菜动手脚。联合她身边的人,下毒慢慢一点点消磨陈知许的意志。

    陈知许在那样的情况下还保住了见雪,只是自己落下了那样的结局。

    后于氏又怀孕,还是怀的龙凤胎。又把荊案准备让于氏掌权的消息告诉陈知许,陈知许哪是普通女子,她对于掌权一事根本不感兴趣。

    真正击垮她的是,于氏告诉她京城来信。荊忆是被自己的父亲让人带走的,让陈知许一辈子见不到自己的女儿,就是因为没把军权给他。等陈知许哪次写信回京收回军权,才把荊忆给送回来。

    陈知许听了此事后已经精神恍惚了,但她坚决不写信回京拿军权。因为姑姑跟她说过,阿云啊,这天下打了太久的仗了,百姓们不能安居乐业,我们的陈义军就是为了保护她们的。鸢阿姐他们为了天下能太平付出太多了,我们一定要替他们守好这江山。

    陈知许是绝对不会帮助陈尚书的野心,后来就是诗意说在玉楼书院有了荊忆的消息。待陈知许去的时候,等待的却是她偷情。

    荊忆还活着,陈知许的信念就还或者。根本不会自杀,但荊案为了有个好名声,亲手杀了陈知许,把陈知许扔在了井里。又传出话说陈知许是自杀的,这样又全了荊府的名声。

    陈知许死的时候,穆氏是看见了的。陈知许还有一口气的时候对穆氏说,一定不要让荊忆回到荊家,让她平安的活着就好。穆氏她不能做什么,什么也不能做。在那样的情况,她只恨自己是个胆小的,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什么都做不了。

    所以在生下荊瑶后,与荊家人早就已经貌合神离。也连带着对荊二爷疏离了不少,荊二爷也知晓一些只是知道的不多。他只是可惜嫂子是那么好的一个人,却死在了阴谋里。

    原来所谓的真相既然是那么的残酷,他们不惜一切只是为了设计一个女子。看着她,并且促使着她走向一个悲惨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