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田亩间
繁体版

第二十章:大笔入账

    到家后,吴母已经做好了饭,辣椒炒火腿、辣椒炒茄子、炖甲鱼、红烧黄丫头、清炒苦瓜,简简单单五个菜,早早就开始吃晚饭,还去吴佑福家打了点米酒让老大陪着吴静平喝,吴父和老二都不喝酒,也就老大能稍微喝点,也就一点!

    吴佑福除了在木板厂上班外,还酿一些米酒卖,不太多,一般就是附近的一些熟人过来买。

    这年头物资不那么丰富,菜再多也就那么些花样,吴之武家又都是话少的人,一顿饭吃下来不过半小时,这还是招待客人,平时一家人吃饭三两口就扒拉完了,连老四都能十分钟内解决战斗。

    饭桌上吴静平也问起来了吴之武抓鱼的事,下午见到竹排问过,听吴之武说是最近撑着去河里抓鱼还没什么想法,到吴之武家看到了养着的甲鱼,又听他说甲鱼价格还不错,还有黄鳝也能卖时就有点心动了。他不会水也不会做竹排,下河撒网搞不来,在岸边放些甲鱼钩还是可以的。

    吴之武也没藏着掖着,跟他说了各种鱼大致的价钱,甲鱼钩也拿给他看了,还跟他说了要怎么做。

    虽然市场并不大,特别是甲鱼这种偏贵一点的,但也不介意堂叔学着他干,他不干也会有其他人跟着干,今天上午早上村里人都看到抓回来的甲鱼,估计很快就会有人学。这也不是什么有技术含量的东西,看一遍也就能学会了,村里人本身也有人会做甲鱼钩。

    其实他们这种农村人很多就是有认知屏障,没有见到身边人做的事情他们是不会想到去做的,就比如说这个鱼虾之类的,你说他们没人会抓吗?并不是,还是有几家人喜欢吃鱼也会抓鱼的,不过呢,就算在以前最困难的时候都从来没有人想过抓鱼去卖或者换东西的主意,但现在看到身边有人这么干了,隐约还能感觉到他赚到钱了,那么就立马急了,很快就会有人跟风做。

    吴之武很清楚,这只是一项副业,做为赚第一桶金的起点是不错的,以后做为主业的补充也可以,所以他看得的挺开。

    教会怎么做甲鱼钩,又拿了几个给他做为参考,吴之武跟老大将吴静平送出了村,然后就赶紧去拿东西准备放甲鱼钩。

    这时候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回到家将中午老大帮忙带回来的猪肝切好,两兄弟就推着车冲向码头。

    两人放完钩回来已经八九点,寂静的村子看不到一点灯光,村口镇上人的田里响起连成片的呱呱蛙叫,间歇会突然停顿几秒,那可能是有蛇在捕食;草丛菜地里还有清脆的虫鸣,那应该是蟋蟀以及求偶的蝉;树上的布谷鸟、猫头鹰、麻雀之类的飞禽也争先恐后的发出富有节奏的叫声;时而还有鸡鸭打架的叫声、猫抓到老鼠后炫耀的喵呜声,衬的村子越发的安静。

    吴之武心血来潮的觉得这幅场景让人很舒适,听的浑身舒坦;而老大却觉得吵闹的很,恨不得把那些青蛙全都消灭,同样的场景给两人带来的是完全不同的感受,不过再不同的感觉在瞌睡面前都一视同仁,洗涮过后的两兄弟,一个没来得及欣赏、一个顾不上抱怨,很快就被瞌睡虫打败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大早收完钩子,还是老大帮着拉车去卖鱼,这次郑壮国还是要了八只甲鱼,相对于吴之武带来的两大篮子还不到四分之一,不过另外带来个好消息,县宾馆那边他找人搭线联系到了负责采购的人,他们对甲鱼也是有需求的,一天收个十只没问题,价钱就按给郑壮国的价格收。

    得知这一消息的吴之武笑开了花,跟着郑壮国去找人的路上两兄弟不停歇的感谢着他。

    县宾馆就在车站往西三百米,到门口后,郑壮国让两兄弟在门口等下,他进去没一会儿带过来一个穿短袖衬衣的眼睛中年男人,介绍说吴之武是他表弟,又让吴之武喊中年男人余干事。

    也没多寒暄,余干事看过货后挑了十只大小均匀的甲鱼,又要了五条乌鱼和十条黄鳝,吴之武和老大帮忙把货搬进去后拿着一沓钱出来,老大经不住感慨到:“还是你聪明啊,这赚钱也太快了,刚刚这就六十多了,加上老郑那里的四十来块,这就一百多了!我两个月才能赚这么多!”

    吴之武嘿嘿一笑:“这个不长久的,还是得有稳定的行当才行,你修手表就很好啊,到时候搞个店面,修表带卖表。”

    老大带着向往的说:“店面哪里搞的来啊,私人能租吗?能租应该也租不起,再说我也不会做生意!”

    “别说租了,以后还能买呢!不会做生意不怕的,慢慢学就是了!”

    吴之武早就想过了,老大要避免梦里的早逝就得离开种田这个行业,手表是他最熟悉的,到时候买一个店面让他专职修手表,顺便进一些表来卖,怎么都比种田好。梦里他那个修表摊摆了一辈子还是一张小书桌,既没魄力也没本钱,更没远见做大做强,到最后那个摊子成了他家里干完活后过来休息的地方。

    回到板车旁拉着板车往市场赶,领走时又塞了两只甲鱼让郑壮国帮忙送给余干事,刚才当庭广众的也没法给他,去之前郑壮国还说了不用搞那些,不过呢,说是那么说,吴之武再憨憨,这点事还是懂的,自己不好送,让郑壮国送正好,这样大家都方便,郑壮国也能捞点人情。这不最后走的时候又告诉吴之武,招待所那边也有点眉目,这几天应该也能联系上。

    到市场后张来贵还问他怎么昨天没来,吴之武跟他说昨天村里有点事走不开。张来贵也没追问,现在大家都熟了,事情就比较好办了,今天张来贵的老婆没来也没影响交易,他让吴之文过来帮他看着摊子,他跟着吴之武去称鱼,反正钱他都是随身携带的,摊子上的鱼就没啥好担心的了,吴之文总不至于拉着鱼跑吧!这就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大雨过后收获本来就多,加上又是两天的,剩下的在张来贵这又卖了一百二十三块,这一趟一共赚了二百三十一块,抵得上吴之武家种田一年收入的一半了。

    分开后的老大是不断感叹吴之武脑袋灵光,随便搞搞就能赚这么多钱。

    买完猪肝又买了些鱼线就直接回家的吴之武并不在知道老大发出的感慨,知道了也不会在意,老大修手表的活计是肯定不能丢的,不可能让他来跟他搞这些抓鱼摸虾的歪门邪道。

    一家人给他帮忙他也不会亏待了自己家人,上交一部分贴补家用是肯定的,老三老四他是准备定期一人发点零花钱,然后他还想着等他们开学了给他们多买点学习资料,以后尽可能的让他们多读点书特别是老四,梦里他就很可惜只读到中专,后来工作后才函授了个本科,主要还是因为家里条件比较差给不了什么帮助,所以迫切的需要工作赚钱。而老大这边吴之武是想着想办法帮他搞个店面,不管是租还是买。

    思绪万千的回到家,放下东西又开始削竹片了,尝到了甲鱼的高价甜头,现在他已经不想去放网了,还是多搞点甲鱼钩去放,北岸那边田地附近的水坑还没去试过呢。

    北岸的田原里很多大大小小的水坑,最大那个水坑有差不多十来亩,水深有一米多两米左右,里面鱼虾不少。一方面是长期有水自然繁殖的,另一方面因为北岸整体地势偏低,涨大水的时候能直接淹到接近山脚的位置,退水的时候河里的鱼很多会留在这些水坑里。

    涨水也是导致他们村穷的主要原因之一,淹一次大半年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