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服软的慕容超
东晋士兵推着楼车上的张纲,沿着城墙绕行几周,关于后秦无力救援的消息,在南燕守军中疯狂传播,以至于有不少士卒,趁着夜色爬出城墙,投降晋军,亦或直接逃亡。
士卒离心,困守孤城,如今援兵又已断绝,慕容超独自一人坐在宫室内,想起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没有采纳公孙五楼和桂林王的计策,以至于落到如今这个下场。
他不由得悲从中来,放声大笑,声音疯狂而又凄凉。
“城内士卒百姓依然效忠皇室,官员将领无不奋勇,蝼蚁尚有偷生之念,陛下何故做此状?旧京沦丧,先帝率领慕容一氏,栉风沐雨,亲冒箭矢,方才取得立足之地,陛下就这样放弃祖先的基业吗?”慕容超的宠姬魏夫人,自门口缓缓走来,行参拜大礼,语气坚定的开口劝谏道。
望着下方盛装打扮的美人,慕容超回想起自己登基不过短短五年,国事败坏到如此地步,俨然到了存亡之际,直到现在方才醒悟过来,或许已经迟了。
魏夫人接着说道:“昔日汉高祖被围困在白登山,用重金贿赂,方才脱身。如今晋军久攻不克,士卒疲惫,若是陛下肯割土求和,想必他们也会满意而归,撤围离去。”
慕容超站起身来,整理仪容,仰头望着上方,喃喃自语道:“上天如果垂怜慕容氏,就让晋军撤围而去吧。”
第二日,慕容超派遣使者向刘裕求和。中军大帐内,刘裕召集诸将,接见南燕使臣。
“慕容超犯我边境,掳掠百姓,如今我大军兵临城下,他才想起求和,是不是太晚了。”刘裕望着站在营帐下方的南燕使臣,嗤笑着说道。
“将军虽然声威震天,兵锋强盛,可广固城内,我军仍有数万士卒,臣民一心,皆愿死战。若是长久僵持下去,西有姚秦、北有拓跋氏,最终受到损失的,只有你我两家,这不是削弱自己,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吗?以将军的谋略,想必不会如此不智。”
停顿片刻,使者继续说道:“掳掠贵国民众,乃是奸臣蛊惑君上,若是将军肯退兵,我国愿意诛杀首恶,返还人口,割让大砚山以西的土地,作为赔偿,从此之后,愿做贵国的附属,称臣纳贡。”
城下之盟,是何等的屈辱,周围全是嘲弄不屑的目光,南燕使臣一脸紧张的望向上首威严肃穆的刘裕,等着他的回答。
帐中的将校则是神色各异,毕竟南燕使臣的这番话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后秦、北魏两个庞然大物虎视眈眈,若是广固久攻不克,大军屯于坚城之下,士气消磨,将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况。
刘裕神情严肃,让人猜不透他的心思,过了一会,他才缓缓开口道:“冠军将军有何看法?”
位于左侧的刘义之愣了一下,心里暗自盘算道,父亲这是什么意思,军国大事应当由上位者决定,为何征求我的看法?
心思百转千回,不过刘义之还是起身答道:“城内守军士气沦丧,人心惶惶,落败只不过顷刻之间的事情,姚秦自己尚且不能安定,屡屡为赫连勃勃所败,如何能与我军为敌。北魏拓跋氏,内部纷争不断,外有柔然扰边,已是自顾不暇,又怎会再与我军为敌。”
一边组织语言输出,心中仍然思考着父亲的目的,刘义之忽然明悟,原来是让自己在众将面前树立威信。
威信从何而来,一是继承,比如现在的刘义之,就是借助父亲的威望,众人才听从他的号令。可毕竟是假借他人之势,终归不是自己的。一旦父亲不在,这些骄兵悍将还会听从自己的号令吗?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第二则是不断的成功、胜利,从而让跟随的士卒信服,威信也就一点点建立起来。比如当初京口举兵之时,其余几人相互串联,迟迟没有动手,最终还是等当刘裕答应之后,众人才下定决心。起事之后,更是推举刘裕为盟主,向四方发出檄文,讨伐桓楚。
带头大哥不是好当的,成功固然收获最大。若是失败,其他小弟可能保住一条性命,作为首恶,必定会被诛杀的。
身逢乱世,为什么很多世家大族,选择四处下注,而不是亲自下场。你搞投机,就算失败,胜利的一方也会因为你的家族势力而优待你,但若是亲自下场,一旦失败,那可是身死族灭的结局。
皇位只有一个,从龙功臣却有很多,不是每个人都有破釜沉舟,舍弃一切的勇气。
刘义之瞬间明白了,父亲询问自己的看法,就是让自己驳斥南燕使臣。一旦自己的看法与最终取得的结果一般无二,帐内的诸将就会明白,他刘义之不只是刘裕的子嗣,也有超前的眼光,可以带领众人取得胜利。
身为人主,自然要承担别人所不能承担的后果,做出别人不敢做出的决定。
此次北征南燕,若胜,刘家的威势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若败,桓大司马就是前车之鉴。
毕竟,将领士卒舍生忘死的追随你,是因为他们在你身上可以得到好处。倘若一败再败,士卒死伤,粮草靡费,大家看不到希望,自然会众叛亲离。
想清楚这一切,刘义之愈发的自信起来,声音激昂的说道:“若是投降,贵国为何不早来,我大军劳师远征,正是为了取慕容超的首级来建立功业,烦请转告他,沐浴更衣,参拜宗庙,国灭身亡,就在眼前。”
“哈哈,哈哈。”
刘裕猛的站起身来,放声大笑,语气威严的说道:“我引大兵而来,正是为了灭国。”
说完,帐内诸将无不放声大笑,热血沸腾,更有甚者,手握剑柄,青筋暴起。
南燕使臣,见军中诸将皆是这种态度,只好灰溜溜的返回城内,向慕容超复命。
大帐议事完毕,诸将纷纷离去,刘义之正好与檀韶骑马并行,随意闲谈。
对于檀韶、檀道济兄弟刘裕其实很是重视,当初京口举兵之时,他们兄弟就前来投奔,他们的叔父檀凭之更是在讨伐桓楚的时候力战而亡,他们两兄弟是属于根正苗红的北府嫡系。
正是这个原因,历史上的刘裕也把檀道济当成下一代的军中柱石来培养,刘义符被拜为豫章公世子,檀道济便是世子的司马,后来刘裕进位为宋公,檀道济被拜为世子中庶子,刘裕登基为帝,檀道济也跟着太子刘义符回到建康,成为掌管禁军的护军将军,妥妥的嫡系太子党。
结果这个家伙,在刘裕死后反手参与了徐羡之、傅亮、谢晦的废帝图谋,引兵居前,入守朝堂,蹦的比谁都欢,废掉刘义符,杀害刘义真,拥立刘义隆。
不过,刘义符稳固地位之后,反手清算了徐羡之、傅亮、谢晦三人,只有檀道济平安无事,直到十年后刘义隆病重,害怕这个反骨仔旧事重演,才动手杀了他。不过檀道济也非常硬气的喊出了那句名言,乃坏汝万里长城。
刘义之一边与檀韶交谈,心里却在嘀咕,以后自己有了子嗣,得防着点檀道济这个家伙,太不靠谱了。
身为刘义符的亲信,结果参与了废掉旧主的图谋,还跳的比谁都高,就算你不勤王救驾,好歹坐壁上观啊,檀家的富贵,不是照样可以保住吗?哪会沦落到最后身死被杀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