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大晋忠臣刘氏父子
“父亲,既然谣言是从孟公府中传出来的,我们只有遏制源头,方能安定人心。”
明白了怎么回事,刘义之开口说出自己的对策。
“孟公身为尚书仆射,我等自然无法阻止他与群臣联络,不如把这件事放到朝会上,商议出一个结果。”
“若是陛下同意坚守建康,抵御卢贼,那孟公自然无话可说。倘若有人再敢言移驾江北,便是妄议国策,扰乱军心。”
刘义之的方法很简单,索性把这件事拿到朝堂上讨论,一旦确定,谁要是再敢哔哔赖赖,那就是妄议国策,动摇军心。
要不然就像现在这样,大家意见不一,有的主张坚守,有的主张退避,搞得谣言四起,民众也不安心。
孟昶虽然是尚书仆射,可刘裕是录尚书事,掌握朝政大权。
正所谓,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朝廷事务由尚书台管理,而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当然,三公加上录尚书事的名头,便可顺理成章的管理尚书台,处理朝政。
比如,太傅袁隗,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便是由太傅袁隗和大将军何进两个人领导尚书台,处理政事。
刘备称帝后,以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刘巴为尚书令,诸葛亮便可以通过录尚书事,领导尚书台,统领刘巴等人。
王敦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从而掌握了政权、军权。
刘义之的意思就是让刘裕在朝堂上,依靠自身的权力和威望,强行通过坚守建康的决议。
“主公,不如就把此事放到朝议上由群臣商讨,彻底断绝孟尚书躲避江北的念头。”旁边的府僚也出口建议道。
“唔,此事确实应该有个说法了,否则人心难安。”刘裕思忖片刻,决定在朝议之时,正式提出来这件事。
这几日,他一直忙着招募民众,布置防御,反倒是没有来得及统一朝臣思想。
翌日,朝会。
晋安帝司马德宗如同一个纸片人,高居御座之上。
下方的大臣则是神态各异,如今内忧外患,国家重臣意见不一,谁知道这天下能撑到几时。
刘义之望着站在父亲身后的孟昶,心里暗自腹诽道,一会喷死你个小婢养的。
玛德,一个卢循就吓得你四处逃窜,要是把国家交到你这种人手中,那才是真的完了。
“陛下,卢贼势大,朝廷大军还未返回,为了宗庙社稷,请陛下移驾江北。”
孟昶没有说话,而是他的队友诸葛长民率先提出建议。
毕竟,孟昶出场之前,总要有个人先帮他热热场子。
果然,诸葛长民的一番话,引得朝臣交头接耳,反对者寥寥无几,反倒是不少人跟着附和。
孟昶望着刘裕的背影,想要看出他此刻的内心想法。
可惜的是,刘裕依旧稳如泰山,腰背挺直的立在那里。
气氛已经烘托起来,孟昶趁热打铁,站出来开口说道:“陛下身系国家安危,不应该处于危险的境地。如今妖贼逼近建康,形势万分危急,臣又岂能为了一己之私名,而至家国于不顾。”
卧槽,这是在指桑骂槐啊!
骂自己老爹死守建康,只是为了刘家的名誉,并没有考虑国家安危。
“请陛下移驾江北,忍一时之屈辱,待到大军平定叛乱,便可重返建康,统御万民。”
孟昶话一说完,他的党羽便跟着附和,声泪涕下的劝谏皇帝要保重自己,暂时忍耐。
总之一句话,谁要是主张坚守建康,就是不考虑陛下的安危,只顾及私利,罔顾国家大局。
我靠,孟昶果然有两把刷子,把皇帝拉出来当挡箭牌。
这样一来,还不能直接攻击孟昶贪生怕死,毕竟人家可是为了皇帝,为了大局。
你越骂他,人家的忠臣形象越立得住。
为了国家而忍受骂名,这不是忠臣是什么。
刘义之脑子疯狂运转,想着怎么反驳这种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
他给你输出情绪,那你就给他摆事实,讲道理。
“陛下,臣有话要说。”
刘义之站了出来,看了一眼御座上的纸片人,也不管皇帝同不同意,毕竟他不能说话,就当他同意了。
随后死死的盯着孟昶说道:“旧都沦丧,北地子民盼望陛下,如幼子盼望父母,时至今日,我朝依然不能收复失地。倘若今日移驾江北,旧事必将重演。”
“北地沦丧,退守江南,江南失陷,移驾江北,若是江北有失,诸位大臣要去往何地。”
“北有胡虏,南有贼寇,纵使苟安一时,又岂能长久?”
“诸位口口声声为了陛下,为了大晋的江山社稷,我看不过是因为畏惧妖贼,贪生怕死。”
刘义之一顿输出,就差把唾沫星子喷在孟昶脸上。
你踏马为了陛下,为了晋朝江山。
难道没有看明白如今什么情况,疆土就剩下一半了,还踏马想着逃跑。
还跑,连这剩下的一半都保不住,到时候还能跑到哪里?
孟昶没有想到刘义之这个年纪轻轻的家伙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把晋朝最丢人的事情甩他脸上。
这让他不好反驳了,逻辑上这个说法确实没有问题。
晋朝退守江南,时至今日还未收复失地。
要是这次跑到江北,旧事重演,江南之地彻底落到卢循手中,那晋朝可就真的寄了。
北面是拓跋氏、南面是卢贼妖人,依靠江北这点地方,又如何能抵挡得住。
孟昶还在考虑如何反驳,刘裕站了出来,他要一锤定音。
毕竟刘义之喊得再凶,作用也不大,江湖地位在那摆着呢。
“咳咳。”刘裕清了清嗓子。
原本有些乱哄哄的朝堂,也瞬间安静下来,聆听大哥讲话。
“护卫国家的两大重镇相继败亡,卢贼大军又不断逼迫进犯,天下臣民皆是惊骇莫名,意志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若是陛下的车驾轻易迁动,我们便会立时土崩瓦解,江北虽然近,又怎么能到达,只不过苟延残喘数月而已。”
“建康城内的兵士虽少,却足够与贼寇一战,若是得胜,大家自然相安无事。”
“倘若失败,我自当以死捍卫社稷,横尸在太庙之前,正好满足我以身报国的志向,决不愿意躲藏在草木之中求活。”
刘裕目光扫视百官,身姿挺拔,面容刚毅,加重语气说道:“这就是我的决议,诸位不必再说了。”
百官感受到刘裕的威势与杀气,皆是沉默不敢言语。
一时间,大殿内噤若寒蝉。
这恐怕是刘裕第一次说出如此决绝的话语。
以死捍卫社稷,横尸太庙之前。
刘义之则是听得热血沸腾,目光瞥向这群怯懦无言的大臣,平日里一个个风度翩翩,贼寇逼近,外敌入侵,腹中却无一策。
现在这个时候,权斗、阴谋有个屁用,卢循会和你玩这些吗?
刘裕之所以能上位,自然是因为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要是再往前推个几十年,他就算武力再高,再能打,也只不过是一介勇夫罢了。
“人活百年,终有一死,为了陛下,为了江山社稷,我父子二人愿战死疆场,誓不让卢贼踏入建康一步。”
刘义之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站出来高声说道。
上至司马宗室,下到朝廷百官,看到刘氏父子如此决绝的模样,心里不由得感慨道,这才是大晋的忠臣。
更有甚者联想道,若是曹魏有这样的忠臣,又岂能让司马家把江山给篡夺了。
琅琊王司马德文受到这大殿内的情绪影响,心里更加感到不好意思,瞧瞧人家刘氏父子,再一想到自家祖先干的龌龊事。
人与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
有这样的忠臣良将,我大晋江山无忧矣!
面对刘裕的威势,朝中大臣自然不敢出言反对。
不过,头铁的孟昶依旧不服,好歹成功预言过何无忌、刘毅兵败,他对自己很有信心。
“若是豫章郡公一定要死守建康,就把我杀了吧,我不愿意见到社稷覆灭。”
说完,孟昶闭上双眼,脖子一扬,就这样直挺挺的等着。
刘裕见到他这副模样,更是气的要死,高声斥责道:“你要是想死,就等我打败贼人之后再死吧。”
说完,一甩袖袍,不再搭理他。
朝会的决议,自然很快在建康城传开,刘裕凭借着自身的威望与权势,总算把朝中北逃的心思压了下去。
既然已经没有退路,众人只好整军备战,与卢贼一决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