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疑案
繁体版

第8章“何必为我改易姓名?”

    1645年,三月初八日,午门,临时公堂。

    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来了,官员们越聚越多。

    太子被带了上来。

    虽然多次会审,但看起来,太子依然轻松。面对群臣,也只是冷脸相对。

    “跪下。”衙吏喝道。

    太子并不理会,照样是蹲在地上,仍然是满不在乎的样子。

    “毋需下跪。”方拱乾走过来,制止住衙吏。

    “方先生也在啊?”看到方拱乾,太子问道,“你上次不是来过了吗?”

    “是的,可是……”

    “他们还认为我是假太子?”

    “是的。已有结论交于皇上,恐日后要交付法司了。”

    “方先生救我。他们不认我,你不能不认我啊?”

    方拱乾愣了愣。

    其实,让他辨认太子,从狱中被放出来之后,吏部尚书张捷就曾交待过他。

    “恭喜先生,贺喜先生。”

    “喜从何来?”

    “这次先生不仅可以无罪释放,还能得以提拔重用呢。”

    “全靠张大人扶持。”

    “哪能靠我啊,还得靠皇上。”

    “是,皇上。”

    “能否靠得上,全在先生今天的一句话。”

    “敢不承命?”

    第一次,他问了太子几个问题,以太子没有答对,他判定太子为假。

    今天,再看到太子时,方拱乾有些犹豫了。

    官员们看着他在那儿发呆,脸变得腊黄,没有血色,站在那儿不知说什么好。

    很快,他转过身去,跑到人群后面去了。

    “方先生怎么退回来了?前去认认太子啊。”

    方拱乾只是摇摇头,并不再向前。

    “那太子是真是假?”

    “我不知道。”

    “不知道?你可是太子的老师啊。”

    “老师怎么啦?我就是不知道。”

    干脆,他走到张捷面前,把他拉到一边,小声地说道:

    “张大人,你还是把我送回监狱吧?”

    “怎么,你也判断不出真假?”

    “不知。”

    “你不想出狱了,也不想提升了?”

    “可我不知道啊。”

    “说一句话就这么难吗?”

    “我怕说错了,一是对不起太子,一是对不起皇上。你再让别人辨别一下吧。”

    “这么好的机会,你都失去了。真为你惋惜。”

    方拱乾插了插头上豆大的汗珠。

    “来呀,把他送回监狱。”张捷脸沉下来,让锦衣卫把方拱乾带走。

    此时,御史张孙振走到太子面前,指着太子说:

    “别装了,你不是太子,你是王之明。”

    “我南来从不曾自己说是太子,你们不认也就罢了,何必为我改易姓名?”

    “你还是招了吧,以免皮肉之苦。”

    “招什么啊?又不是我自己想来南京的,是李继周拿着皇伯的谕贴召我,我才来的。”

    “王之明,你少狡辩。皇上召你,是因为你自称是太子。来之后,才发现你这个太子真实身份是王之明。是附马的侄孙。”

    “哈哈哈,真是笑话。是因为王之明与太子长得像,就说我是王之明吗?你们这是别有用心。”

    “我们有证据证明你就是王之明。”

    “那就拿来啊。”

    “杨大人还有戴大人的奏章上说你是王之明。”

    “哎,真乃可笑至极。罢了,罢了。”

    太子长叹一声,从地上站起来,看着眼前的众臣。众臣纷纷向后退去。

    “你……你……”太子用手指点着众臣,“你们不尝站在父皇的朝堂之上吗?为何眼瞎到了如此程度?罢了,罢了……”

    官员的表情有了变化,有的脸红了,似乎感到了羞愧。

    有的则咬牙切齿,握紧了拳头,不知在为什么发狠。

    众官员你瞅瞅我,我瞅瞅你,窃窃私语,指指点点。

    但没有人说太子是真,还是假。

    “你们这些人啊。”

    最后,王铎站了出来,看着众官员。

    “你们看不出真假来,还是我来问吧。”

    众官员都静了下来,看着王铎。

    只见王铎走到太子身边,俯下身去。

    “太子,还认得我吗?”

    太子连眼都没有抬。

    王铎大怒,“你这个假太子,还要伪将到何时。来呀。把这假太子绑起来,押赴法场,就地正法。”

    “遵命。”

    此时,过来几个锦衣卫,把太子从地上拖起来,双手反背身后,欲用绳子将其捆绑起来。

    “为什么要绑我?”太子挣扎着。

    “你快快交待,交待了,我可以保你不死。如不交待,马上将你凌迟处死。”

    “这是你逼我这样说的。”

    “快说吧。”

    “我就是你们说的王之明。”

    “既已承认,千假万假总是一假,是我一人承担,不必再审了。让其签字画押。”

    他又对衙吏说道,“将他送回监狱。”

    刑部尚书高倬与给事中戴英也齐声说:“既认王之明,何须再问?亦不必动刑,回奏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