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书香国色
繁体版

第34章 考试开始

    11月5日,晴空带着一丝风沙,是个好天气。

    全国青少年书法大赛的总决赛在燕师大图书馆正式打响。

    第一场是理论考,108名考生,信心满满,摩拳擦掌,都期望能获得一个好名次。

    今天的燕师大图书馆封馆了,外面用红线拉了起来,被征用为比赛场地。

    整个自习区都是考场,近二十个考官,在区域里巡视,边上还有录影机和摄像机跟拍。

    考试从早上八点开始,十点结束。

    试卷一下发,陆岩快速浏览一番,看完后,总算松了口气。

    题目和他记忆中的一模一样。

    理论考,稳了。

    考完出来,陆岩心情很不错,薛兰却闷闷不乐。

    “没考好,里面有三分之一的题目不会。”

    小姑娘很伤心,来之前说要做陪衬,临考了,又开始急了。

    “放松,后面还有两场,别影响心情,还有希望。”凌育辉小声安慰。

    小胖子安慰道:“这次题目确实难,要不是我爷爷给我列了考题大纲,我肯定得挂。”

    还有你这么安慰人的?陆岩白了他一眼。

    下午一点的临摹考,考场还在图书馆,只是进行了特殊布置。

    试题下发后,陆岩迅速瞄了眼,考题果然是颜真卿的《自书太子少师告》。

    看到这,他整个人放松下来,镇定自如,渐入佳境。

    全篇255个字,他却写得极其认真,把颜体的韵味模仿得入木三分。

    写完,已过了一个多小时,陆岩从头到尾欣赏了一遍,越看越满意。

    这是他临摹练习上百遍,写得最满意的一次。

    下午三点,创作考正式开考。

    考题正是王维的《桃源行》,要求在一张四尺三开的宣纸上书写完。

    监考官给每个学生发了五张四尺三开的宣纸,想要在四尺三开的宣纸上写两百多个字,字就不能写得太大,这也是一个很大考验。

    如若对写的字不满意或写错字,可换一张重写,但一共就五张纸。

    陆岩犹豫着拿什么字体书写,想了半天,看着空白的五张纸,他脑海突然浮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的书法字体风格多变,涉猎很广,很多书法家一辈子只钻研一种字体,但他五种字体都会,而且功底不浅。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人刻意为之,五张空白宣纸,正好对应书法五大字体:楷书,行书体,草书体,隶书体,篆书体。

    陆岩十分意动,想写,可考试时间只给了90分钟,怕来不及,不写,又感觉浪费了一次大好的表现机会。

    写还是不写?

    写!

    他咬了咬牙,拉出一张纸铺在正中间。

    第一张纸就写楷书。

    楷体,他选择了宋徽宗所创的瘦金体书写,很冷门的一种字体,但却自成一体,有曲铁断金、锋芒毕露、瘦挺刚力之美。

    写瘦金体,在于精准把握力度、速度和节奏。

    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书写,防止写错字,因为写错一个字,就得重写,浪费一张纸。

    第一张写完,没有出现太大瑕疵,比较完美,陆岩放到一边晾干,迅速开始写第二张。

    第二张纸,他写行书,行书是他最擅长的一种字体,已隐隐打磨出了属于自己的行笔风格,虽称不上自成一派,但也独具一格。

    他以自己的风格入手书写,全篇写得十分流畅,写完就用了十五分钟,可谓一气呵成,行云流水。

    第三张纸,他写的是殷老的殷体狂草,殷体书法的特点在于一笔到底,不是一个字一笔,而是全篇一笔,中级没有丝毫截断或停顿。殷体书法的字形如游龙戏珠,凝而不散,虽是狂草,但辨识度却很高,介于狂草和行书之间,这就是殷体书法的特点。

    第四张纸,写隶书,陆岩模仿的是郑板桥的隶书笔法,其笔法被称作“汉八分”,又称“板桥体”,这一书法的特点是错落穿插,跳跃灵动,有节奏感。

    最后一张,篆书,又称碑体字,最久远最传统的字体,也是最难写的一种书法字体,篆体书法讲究“书从印出,印从书出”,他前世模仿的多是邓老先生的篆书笔法。

    邓石如,在清代被时人称为“国朝第一”。

    以一己之力改变了篆体几百年来的颓势,他的出现,标志着碑学派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的成熟,碑学通过广泛地吸收传统营养,融会贯通,已经创造出自己的碑派面目。

    前世陆岩有很长一段时间痴迷于他的字体。

    写完最后一张,时间还剩五分钟,他吐了口浊气。

    考试结束铃声打响,收卷时,收卷老师只收一张,可走到他身旁时,陆岩却将五张纸一并递了过去。

    收卷的老师愣了下,刚要开口劝说,让陆岩挑一张最好的出来,可目光瞥了眼,惊呆了,五张宣纸,用了五种笔法书写,而且一看就功力不浅。

    他倒抽了一口冷气,僵着脸,犹豫片刻,还是将五张纸小心收了起来,而后惊异的目光深深看了陆岩一眼。

    这次大赛,出一个妖孽啊!

    考完,凌育辉说要请客,去了附近一家羊蝎子馆,请三人吃了一顿铜火锅。

    ……

    次日,一整天无事,陆岩窝在酒店里继续写小说。

    昨晚他熬夜将《暗算》的最后一部分写完,至此,这本小说已全部完稿。

    可接下去写什么?

    按照他的预估,第一不敢说,但前三应该问题不大。

    也就是说,他有很大概率会去东桑随访交流。

    漫画,原本是他计划中的一环,他背包里就有《柯南》前五卷的漫画稿。

    前五卷分别是:【工藤新一】、【毛利岚】、【毛利小五郎】、【目暮十三】、【阿笠博士】。

    对照改编的动画片,大概是前七十五集的内容。

    想了想,他掏出一本空白画本,拿出绘画工具,开始画第六卷【吉田步美】。

    陆岩安静地窝在酒店,可书协总会的评审室,却因为他闹翻了天。

    理论考没什么好审评的,只要标准答案对,就给分。

    审评室审评的主要还是临摹考和创作考的书法作品。

    整个审评室足足有一个篮球场大小,中间横着四根横杠,每根横杠上都挂满了书法作品。

    此刻,10名书法界的大咖评委聚集在一起,盯着六幅字怔怔出神。

    “竟然是同一个编号,这考生把四张草稿纸也写了字,一并交上来了。”

    “他的《自书太子少师告》写得几乎和真迹一模一样。”

    “《自书太子少师告》的书法特点是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较近,行与行之间的距离略宽。纵列细看并不是严格垂直,有几行下端略微向右偏离中线,紧接着的一行又利用文字的排列重新将倾斜的势头拉回来。同一列上的字也左右参差,力图让字看起来整齐又不僵硬。每个字的大小不一,显得错落有致。这些他都做到了,了不起。”

    “全帖端庄朴厚,苍劲有力,把颜真卿的高古气象和庙堂之气完全刻画了出来,我给满分。”

    “我也给满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