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汉再度伟大
繁体版

第88章 三人之选择

    洛阳城及周边布局

    -----------------

    刘备的问话没有得到刘贤与公孙瓒的立刻答复。

    三人陷入了沉默。

    在这数月时间里,三人并未从卢植处学得经天纬地之学。

    卢植整日忙于校订书籍、整理章目,能用在教学上的时间少之又少。

    两个月前,卢植门下学生已经陆陆续续走了不少。

    因为,京师重地,一行一言都要慎重,且洛阳物价实在惊人,谁家钱财也不是凭空得来,既然得不到卢植亲传,还不如回家来得逍遥自在。

    若非刘贤平日经营有方,常山纸又不愁销路,他们三人这会儿八成已经在幽州老家了。

    “我不打算回去。”

    公孙瓒率先开口。

    刘备、刘贤一同向公孙瓒看去,他俩还以为公孙瓒是最想反归乡里的那位。

    刘备好奇问道:“伯圭兄有何安排?”

    公孙瓒将自己心中打算合盘托出。

    卢植临走前明确告诉过公孙瓒等人,等他再回来肯定就不会继续教学事业。

    言外之意就是,你们趁早另谋出路吧,该回家的回家,该换老师的换老师。

    这让公孙瓒想起在常山时刘顺曾说过的一句话:“卢公非是寻常士人,早晚会飞黄腾达,教书育生不过一时之选耳。”

    没想到刘顺这么快便一语成谶。

    好在刘顺曾私下嘱咐过公孙瓒,可以通过刘洪搭桥,拿着真泉酿送给刘宽,先落个脸熟。

    等到卢植被朝廷委任后,公孙瓒便可去刘宽处求学。

    在当代,换老师的情况非常普遍。

    但唯有一点,换的老师必须是与前任齐名,或名声更响亮者。

    显然刘宽在大汉的名声要比卢植大得多,符合公孙瓒的要求。

    刘宽这会儿刚好赋闲在家,先前也已经通过真泉酿打通门路。

    公孙瓒只需登门造访,献上束脩,拜师之事,不成问题。

    刘备听完公孙瓒所言,心中很是羡慕。

    他不怪刘顺没有给他相同的安排,毕竟他自身背景就远不如公孙瓒,即便拿着真泉酿上门,刘宽也未必能接见一个“无名之辈”。

    刘备又看向刘贤,“兄长有何安排?也要继续求学吗?”

    刘贤摇摇头,面露羞愧之色道:“阿弟就莫要玩笑了,为兄打小就非好读书之人,这几月着实让为兄难受不已。但为兄并不想回涿郡,我想继续留在京城。”

    公孙瓒一歪脖颈,问道:“可是想留在此地卖纸?”

    刘备大惊失色,“兄长!你不会真想做那商贾之事吧?”

    刘备知道自己这个族兄最大的愿望就是汇聚南来北往的珍奇宝贝,叔父每次谈及此事都倍感焦虑。

    刘贤有些不悦地反驳道:“若无我在京城中操持卖纸,你们哪里来得好吃好喝又好住?”

    “额......”

    刘贤说的都是大实话,刘备与公孙瓒根本不懂“持家”。

    公孙瓒就不用说了,平日里有家族和老丈人儿供应,从来没为生计发愁过。

    刘备同样处于被“包养”状态,虽知柴米油盐贵,但却从未因此而发愁。

    刘贤若问二人洛阳各种物价几何,他们根本说不出个所以然。

    刘贤原本没想走商贾之路,但他在常山那些时日里,因好奇参与了几次刘顺口中的“商业洽谈会”,就此对“经商”二字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兴趣也被挑起。

    常山纸和真泉酿确实是刘顺主动提出让刘贤等人带着的,但刘贤却是那个要求多带数份之人。

    当时的刘贤就已经有了在京城经商的想法,刘顺也非常支持他,希望他保持耐心,不要盲目出手货物,必须抓住商机。

    这才有了常山纸与真泉酿的一炮而红。

    刘贤本人不好读书,更不好武艺。

    骑马、涉猎是游玩之好,并非其热衷所在。

    真正能让他获得快感的,还是那一块块金黄闪亮的大饼。

    刘备低头苦笑道:“兄长啊......这叫我如何回去与叔父交代......”

    刘贤似是早有准备,他从怀中取出一封漆叠章交给刘备。

    “阿弟将此信交给我阿父即可。”

    这种封漆叠章乃蔡邕首创,以多层缝在一起的蜀锦为前后底壳,内衬反复折叠的半尺宽,一尺长常山纸,通过拉伸前后底壳可将叠章展开阅读。

    一枚此类叠章,造价可达数万钱!

    镶嵌金箔的叠章造价更是可于京城外买上一处小宅院。

    这种叠章只会出现在京中名仕与天子案几之上,刘贤此时拿出叠章交给刘备,也是在告诉刘备——“我刘贤已经跻身上流社会了!”

    刘备也能明白兄长之意,徒然叹气道:“弟明白了......”

    刘备在这一刻心中颇感失落。

    刘贤可以率性而为,执意选择从商之路,正是因为有家族为其兜底,有刘顺为其供货。

    这种待遇,他刘备就不曾享受过。

    可转念一想,刘贤在京城中混得风生水起,还是因为其对上层人士交往分寸拿捏到位,对权贵阶层的心理需求把握准确,刘备只得自愧不如。

    刘贤这些日子里,用一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形容再合适不过。

    有一次刘贤喝的大醉被他人用马车送回,那车夫叫门时说的话,刘备听得极为刺耳——“吾乃袁氏司车,速速开门!”

    那日之后,刘贤的应酬宴席越发频繁,刘备也有幸跟着见到了不少京中名仕、往来之友,如南阳许攸、汝南淳于琼、洛阳北部尉沛国曹操,甚至是面如冠玉的袁绍袁本初。

    但刘备也被除了曹操之外的几人所深深刺痛,那些人眼神中似有似无的轻蔑之色,让刘备于席间如坐针毡。

    再之后,刘备便不再与刘贤同往,而是选择在租住院落中与公孙瓒对练习武,并下定决心走“武将”之路。

    就在卢植离京三日后,刘备也踏上了返乡之路。

    洛阳之行是短暂的,刘备的收获却是丰富的,至少他坚定了心中信念,不再对成为士人一份子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有了奋斗目标的刘备不再失落,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向往。

    刘贤与公孙瓒怀揣着同样的心境,三人也正式踏上各自的“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