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世文(节选)
诛心而不改其志,
扼魂而不折其节,
是士也!
闻惰者而盗其物,
乃谓之耻也!
言贫者而生以盗,
因观其行矣!
其心向善者,乃小恶而大善也。
其心向恶者,乃终恶也!
谓之古人云:“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谓士者,知耻而明志也!
知小恶而更其行,识小善而力行之!
译文:
即使是诛灭我的心,我也不会更改我的意志。
即使是扼杀我的魂,我也不会降低我的气节!
这样的人,我敬畏的称之为“士”。
听闻生性懒惰的人,干起了小偷小摸的行为,那是为人若不耻的。
而听说那些贫困的人,做起了小偷小摸的行为,我们应该理性的看他为何要这么做?
如果他是心存善良的,那他这种行为是能够被原谅的!因为他希望通过窃取食物(小恶),来拯救亲人或弱势的人(大善)。
如果他想不劳而获,那他这种行为跟那些懒惰而偷盗的人又什么不同呢?终究都是可耻的!
所谓古人们说过:“玉宁愿破碎,也不会改变他的色泽(清白),竹卷宁愿被烧毁,也不愿丢失他的节气!”
所谓“士”,应该是知道羞耻和明白志气的人。
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对他人有害,就应该纠正过来。知道什么事情对别人有帮助,就应该尽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