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冰河十四年
繁体版

第36章 堑壕争夺(一)

    在右翼友军陷入白刃苦战的同时,马含章排正面的日军已经遭受了巨大的伤亡。

    为了摆脱困境,他们也试图发动一次万岁冲锋,然而马含章排的火力密度不是其他守军部队可以比拟的。为了对付万岁冲锋,原本支援右翼友军的那挺轻机枪再次调转枪口,对着冲锋的日军连连点射。

    在步枪、轻机枪、驳壳枪和掷弹筒的联合打击下,试图冲锋的一百多个鬼子如同被收割的麦子一般纷纷倒在路上。

    而后续的鬼子看见前面的火力密度比日军一个小队还要强,也赶紧熄了继续万岁冲锋的心思,老老实实趴在地上挖起散兵坑准备进行对峙。

    只是马含章这个排战斗力再强也只是一个排而已。一旦两翼阵地被日军突破,马含章他们也绝对没有守住阵地的可能。

    作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留学生,马含章对这一点心知肚明。他也很清楚日军突破防线后肯定会一部分继续向下一道防线进攻或者向其他守军侧后迂回攻击,以求分割中国守军战线。

    他同样很清楚日军的另一部分会努力向突破口的两翼进行卷击,以求尽可能扩大突破口宽度,让更多日军从突破口通过。

    想要避免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对明显顶不住的右翼友军进行支援,而且一定要快,争分夺秒的那种快。

    马含章见正面的鬼子暂时失去了突击的力量和意图,便赶紧命令二班长冯希山带着他们一个班的战士去支援右翼友军的防线。

    二班长冯希山也知道现在是危急时刻,没有再去询问具体的支援战术,点了点头就带着二班的战士沿着战壕向右翼友军阵地跑去。在前往右翼的路上又顺道借了侯登科那支奉造十响驳壳枪来加强火力。

    冯希山一边小跑一边进行战斗部署。他让机枪组先去占据两个部队结合部的观察哨位作为临时射击阵地,以便从侧翼对己方进行火力支援并阻断敌军后续部队。

    同时,他又命令剩余的士兵全体上刺刀、准备好手榴弹、做好突击肉搏的准备,然后把这些人分成两组。

    其中一组由副班长率领,沿着战壕从己方一侧向突破口位置清扫攻击前进。侯登科的奉造十响驳壳枪也被加强给了副班长。

    另一组由冯希山自己率领,他们要离开战壕,通过低姿匍匐利用地形地物的遮蔽,从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之间的空白地带迂回到突破口附近日军的侧后进行突然袭击。

    安排完毕后,两个小组随即各自行动起来。由于左侧哨位上轻机枪的压制,日军部分后续援军已经被暂时阻断在防线之外,这大大减轻了守军的压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日军目前还未能突破这里的守军防线。不过所有人都能看出来,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援,这段防线的失守只是时间问题。

    好在因为缺乏相应经验,导致日军的渡江进攻行动组织的十分混乱,各个攻击点严重脱节,攻击进展相差极大。这就让攻击较为顺利的日军不能及时得到其他攻击点日军的支援,迟迟不能巩固和扩大现有突破口。

    冯希山敏锐抓住了这个绝佳的机会,由副班长带领的小组及时帮助友军稳住了阵脚,使得日军无法继续扩大突破口。

    这个小组利用己方手榴弹较多使用也较便利的优势,通过连续投掷手榴弹以及副班长驳壳枪的火力压制,大大减少了我方不如鬼子的白刃战,并开始将突破口这一侧的鬼子向中心逐步挤压。

    一连串的反击也振奋了原本守军的士气,让他们从慌乱中冷静了下来,配合这个小组一点点反攻日军已经占领的阵地。

    而此时,冯希山悄悄带领另外一组人绕开了那些正在激烈交火的地段,利用草地、灌木丛和弹坑的掩护,无声无息地接近了日军突破口的中央位置。

    他们在距离战壕三十米开外的一个土包后面隐蔽了起来。由于日军几乎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堑壕争夺上,没人想到他们竟敢冒险从开阔地的位置上匍匐到如此近的距离上来。加上爆炸产生的大量硝烟,才让他们的渗透如此顺利。

    冯希山从土包的一侧悄悄探出头来进行观察。虽然从土包上方探头能获得更好的视野,但是那样轮廓太过清晰,同样很容易被敌人发现。

    由于胸墙的土方和沙袋都堆在面向日军进攻方向的一侧,从二线阵地这一侧看去,战壕其实是没那么深的。这让冯希山能够在视野不算很好的情况下也清楚观察到日军的部署和行动。

    突破口中央负责守卫的日军数量不多,因为他们大部分兵力都前往两翼参与进攻试图扩大突破口去了。此时突破口中央只有十几个鬼子分散在多段战壕里进行防御。

    在冯希山的左侧,副班长那一组和原本的守军配合,正在将日军朝中间挤压,尽管速度不算快但推进的十分坚定。

    而在冯希山的右侧,情况则正好相反。这一侧的日军正在逐步清扫战壕,残余的守军节节败退,突破口正在不断扩大。

    冯希山立即决定,他们要用最短的时间肃清中央位置的敌人。然后少部分兵力负责防御右侧敌人的回援,大部分兵力去左侧和副班长那一组形成前后夹击。要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歼灭一侧的敌人,然后再视情况增援另外一侧。

    下定决心后,冯希山示意战士们准备进行手榴弹攻击。由于距离稍微远了一点,卧姿投弹很难把手榴弹扔到战壕里去,他们只能冒险选择起身跪姿投弹。好在有前面那个土包的掩护,倒也不至于太过危险。

    在确认全部战士都已经做好了投弹准备后,冯希山点了点头,竖起三根手指开始计数。

    三、二、一。随着冯希山手势计数完毕,所有人突然起身,用跪姿将手榴弹向日军占领的堑壕投掷了出去。

    正在专心防御侧面的鬼子们对于冯希山等人突如其来的投弹没有丝毫准备,甚至在手榴弹落到附近时都没有反应过来,几个鬼子还奇怪地转头去看。

    当他们发现落下的是一枚枚手榴弹时,才满脸惊恐地试图寻找地方卧倒,然而这时已经太晚了。

    “轰——轰——轰——”爆炸顿时覆盖了这段堑壕,第一轮爆炸就直接消灭了五个鬼子,还有三个在爆炸中受了伤。

    冯希山没有一点手下留情的意思,他们马不停蹄地扔出了第二轮手榴弹。

    由于鬼子已经有了准备,这一次的爆炸只炸死了一个鬼子,另有一个鬼子受了点轻伤。但所有鬼子都被这两轮手榴弹的爆炸震的七荤八素,战斗力已经跌进了谷底。

    冯希山抓住这个有利的战机,带领战士们立即发起了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