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归来之兄弟情深
繁体版

第十一章 皇位更迭

    庆功宴后,大中军、吐蕃军告辞而去,大宋军各归其位,江湖群雄也各自归家。

    萧峰、虚竹、段誉等告别章楶元帅及群雄后,踏上归途。这一日,众人来到延安府,入住迎客来客栈,三兄弟推杯换盏之际,萧峰问:“二弟、三弟,接下来有何打算?”

    虚竹道:“大哥,西夏大败,我是罪魁祸首,我的反间计,西夏梁太后等人估计早已识破,我怕他们对梦姑不利,所以想回西夏看看,看能不能带走梦姑。”

    萧峰道:“二弟回去,最好乔装打扮一番,不要被识破身份,否则可能会陷入重围,将自己置于险地。”

    虚竹道:“大哥放心,我早有准备,喝完这顿酒,就向大哥、三弟辞行了。”

    段誉道:“大哥、二哥,我也要辞行,巴天石带领军队临阵反戈,还杀了高泰然、高泰平,我怕他回去后,高氏不会放过他,我要回大中看看,看能不能救下这些有功的将领。”

    萧峰道:“三弟,你此去更加危险,要是事不可为,就赶紧派人通知大哥,大哥就在镜湖小筑,定会赶去祝你一臂之力。”

    三兄弟喝完最后一碗酒,就分道扬镳。萧峰单枪匹马回镜湖小筑去陪伴阿朱、阿紫,路遇丐帮帮主杨渊,杨渊邀请萧峰道:“乔帮主,现在丐帮人才凋零,可否请乔帮主回去做丐帮的太上长老?”

    萧峰对丐帮这个新任帮主还是比较有好感,便客气道:“在下已改姓萧,再也不是丐帮中人,只愿陪伴亡妻,了此残生,不愿再涉足江湖中事。”

    杨渊也不做勉强,抱拳道:“既如此,那萧大侠,后会有期。”

    萧峰拍马,扬长而去。

    虚竹与萧峰、段誉分别后,令符敏仪、程青霜、四剑侍带领灵鹫宫众人回了缥缈峰。自己则乔装打扮成一名西夏兵,骑马向西而去,沿途没有受到过多阻拦,便来到西夏都城灵州,一打听之下,虚竹大惊,因为西夏战败后,朝廷发生了惊天变故。

    原来,西夏败军退回都城后,梁太后就一病不起,没几日就病逝了。皇帝李乾顺终于得以亲政,于是在皇族嵬名阿吴和仁多保忠的支持下,杀了宰相梁乙逋及其满门。自此之后,西夏梁氏掌权的时代过去了。而李清露受虚竹影响也被打入天牢。

    虚竹听到消息后大急,就想方设法营救李清露。当天深夜时分,虚竹趁守卫天牢的士兵松懈时,打倒了一众士兵,来到了关押李清露的牢房。

    虚竹打开牢门,呼唤道:“梦姑,你在里面吗?”

    李清露还是公主装束,并未受到虐待,她从床上坐起,下到地面,流着泪道:“梦郎,你终于来了。”

    虚竹道:“梦姑,我带你离开。”说着,就带着李清露一路狂奔,出了灵州城。

    在一片宽阔处,两人停下,大口喘着粗气,虚竹道:“这下我们安全了,梦姑,我带你离开这里吧?”

    李清露道:“梦郎,母后、皇弟他们都告诉我,是你出卖了西夏,才导致西夏大败,你告诉我,他们说的都是假的,对吗?”

    虚竹无言以对,道:“梦姑,你知道我是迫不得已,一旦西夏军攻破大宋屏障,必定是血流成河,百姓流离失所,我不能看着大宋百姓遭此大难,我必须阻止。”

    李清露流着泪道:“那么说,母后、皇弟他们说的都是真的,是你使用奸计害他们被伏击,是你导致了西夏军大败,你可知道,五十万西夏好儿郎出征,只有二万多人回来,你是西夏的大罪人,我要杀了你。”说着,她竟从头上取下金钗向虚竹胸口插去。

    虚竹赶紧躲过,连声道:“梦姑,你听我解释,西夏战败并非都是我之过,而是用兵不当导致。”

    只见梦姑痴痴呆呆地道:“我才是西夏的大罪人,我杀不了你,唯有以死谢罪。”说着,她竟用手上金钗直刺自己咽喉。

    虚竹想要来救,却已来不及,李清露已经瘫软在虚竹怀里,虚竹急得大喊:“梦姑,梦姑,你怎么这么傻?”

    李清露断断续续地说道:“愿……从未……见过……你。”说完,李清露便香消玉殒。

    虚竹抱着李清露的尸体,连连呼喊:“梦姑,梦姑,是我对不起你啊,是我害了你,你为什么不听我说完?啊……”。

    虚竹抱着李清露的尸体狂奔,不知不觉竟来到天山脚下。灵鹫宫守山弟子看到一个西夏兵抱着一个人逛奔而来,大喊:“什么人?敢来我灵鹫宫闹事。”

    虚竹这才缓过神来,他摘下帽子,守山弟子一看,竟是宫主,赶紧拜道:“宫主,请恕弟子冒犯之罪。”

    虚竹道:“无罪”。说着便抱着李清露的尸体来到了缥缈峰最高的一处崖壁处。众人见宫主穿着西夏兵兵服,一脸悲愤,神情凄然,便不敢打扰,在后面悄悄地跟着。只见,虚竹用剑在崖壁前挖了一个深坑,将李清露葬在了里面,在崖壁上用剑刻下了“爱妻梦姑之墓”六个大字。

    梅剑上前道:“宫主,这是怎么回事?”

    虚竹道:“梦姑死了,因我而死。”然后,陷入深深的悲痛与自责。

    众人道:“宫主节哀。”

    虚竹道:“你们先回去吧,让我一个人待会。”众人离去,虚竹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再说段誉,段誉与萧峰、虚竹分别后,带着王语嫣、木婉清、傅思归、朱丹臣、方一舟等向大中方向进发,还有钟灵也跟在段誉身边,钟灵是在万劫谷收到少林、丐帮发的英雄帖,前去平夏城援助大宋,抗击西夏,在平夏城见到段誉后,便一直跟在段誉身边。

    众人一路南行,路上有钟灵在,大家不再寂寞,钟灵古灵精怪,一会儿讲她遇到的趣事,一会儿又拉着人问东问西,本来紧张的氛围,被钟灵一搅和反而变得轻松许多。

    这一天,段誉一行来到成都府,眼看已是傍晚时分,此地山川林立,道路崎岖,天黑无法赶路。众人只能找客栈投宿,最后选择了天府客栈,天府客栈是整个成都府最大的客栈,客栈宽敞明亮,内部装饰富丽堂皇,客栈里还搭有戏台、乐坊,既可以看戏,也可以听乐曲,满足客人的不同需求,当然房费也很贵。

    段誉一行找了几间上房,放好行李,便在二楼找了一个单间用餐,众人坐定,钟灵突然问:“段哥哥,你说我、婉姐姐、王姑娘三个人,谁最好看?”

    段誉一愣,道:“你们三个都好看,都翩翩似仙子,楚楚似娇娃。”

    钟灵道:“那假如我们三个人都喜欢你,你会选谁?”

    段誉看了看大家,几人都摆出看好戏的样子,三女更是想知道答案。

    段誉不禁多看了王语嫣一眼。

    钟灵道:“王姑娘?”

    段誉又看了看木婉清。

    钟灵道:“婉姐姐?”

    段誉又转向钟灵。

    钟灵大叫着,笑道:“天哪,不会是我吧!”

    段誉道:“灵儿,你不要胡闹了,我们此去大理城生死难料,你还有心思在这里寻我开心。”

    钟灵道:“段哥哥,正是因为生死难料,所以才要搞个明白,要不然死了也只能做个稀里糊涂的冤死鬼,那多划不来。”

    段誉沉默不语,不再理他。

    钟灵道:“奥,我知道了,段哥哥是想把我们三个都娶了,将来还要娶第四个、第五个是吧,你们男人真花心。”

    傅思归、朱丹臣、方一舟听后大笑,段誉却像炸了毛的公鸡,生气地道:“灵儿,你闹够了没有?”

    钟灵道:“段哥哥,你不要生气嘛,我只是跟你开个玩笑而已。”

    朱丹臣道:“陛下,钟姑娘并无恶意,还请陛下息怒。”

    钟灵还在一边小声道:“这有什么呀,段哥哥要是肯娶我,我不介意段哥哥把婉姐姐和王姑娘一起娶了。”

    正在这时,楼下却传来了“轰”地一声,原来是店小二被人一拳打飞,砸断了桌子。众人纷纷指责那人下手狠辣,无缘无故闹事,那人及其同伙却非常霸道,谁出言指责,他们就打谁,不一会儿,整个一楼已经哀鸿遍野。

    段誉一行下楼一看,原来打人者正是西北三狼。西北三狼看到是段誉,就要退走,傅思归、朱丹臣、方一舟截住了他们退走的方向。

    西北三狼的老大田怀理道:“段公子,我们三人已经脱离西夏一品堂,此前恩怨一笔勾销,还请高抬贵手,放我兄弟离去。”

    傅思归道:“打完人就想走,哪有这种道理?店小二,到底怎么回事?说来听听。”

    店小二擦去嘴角的鲜血,颤巍巍地道:“这位爷想要楼上唱曲的姑娘陪酒,我说,楼上的姑娘只是唱曲,没有陪酒这一说,他就一掌把我打成重伤,众人看不惯,说了几句,他们就出手把大家都打了,这是何道理啊?”

    段誉道:“田老大,这就是你们的不对了,你们说怎么解决吧?”

    田怀理拿出一包银子,足有几十辆,扔在地上道:“今天遇到段公子,算我们栽了,我们自认倒霉,这些银两足够这些人的医药费了,告辞。”说着,展开功夫,极速而去。

    众人拿了银子,纷纷感谢段誉一行主持公道。段誉一行被这件事打扰,也没了继续吃饭的兴致,索性各自回房休息。

    深夜,众人都已经睡去,段誉一个人带了壶酒轻轻地飞到房顶,躺在瓦片上,看着皎洁的月光,边喝酒边沉思。他想:我是喜欢王姑娘,王姑娘看起来也对我有意,但是,我又不想伤害婉妹和灵儿,婉妹心事极重,对我一往情深,肯定是非我不嫁,灵儿还好,看起来大大咧咧,但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对我也是爱慕已久,怎么办?难道就没有两全的方法吗?难道真要三个都娶了?都娶了就没有伤害了吗?都娶了是不是对三个人都是伤害?算了,今朝有酒今朝醉,只有美酒沁人心,还是喝酒最爽快。

    怎么回事?月亮上怎么有个人?长得好像婉妹。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段誉在半醉半醒之间,看到了木婉清的身影,是因为木婉清真的来到了他的身边。

    “段郎,何必大半夜的在此喝闷酒,有什么心事,你讲出来,我依你便是。”木婉清说着,搀扶着段誉回到了房间。

    没想到,房间里,王语嫣正坐在桌边等段誉,看到木婉清搀扶段誉回来,吃惊道:“你们两个……段公子怎么了?”

    木婉清看到王语嫣也很吃惊,道:“段郎喝醉了,王姑娘还是早点回房休息吧。”

    王语嫣道:“木姑娘不回吗?”两人看起来都没有想让的意思。这时,段誉抓住木婉清的手道:“王姑娘,你别走。”

    木婉清甩开段誉的手,道:“谁是你的王姑娘?找你的王姑娘去吧。”说着,便出了房间。

    这时,王语嫣走到床前,看了看段誉,帮段誉紧了紧被子,段誉又拉着王语嫣的手道:“婉妹,是你啊,你对我真好。”

    王语嫣也甩开段誉的手,道:“她对你好,你去找她吧。”说着,便出了房间。

    这时,钟灵却偷偷从窗户进入了段誉的房间,道:“段哥哥,她们凶巴巴的,有什么好,灵儿最温柔了,还是灵儿来照顾段哥哥吧。”说着,便睡在了段誉的一侧。

    第二天,段誉从睡梦中醒来,睁开惺忪的双眼,看到钟灵竟躺在自己身边,大叫:“灵儿,你怎么在这里?”

    钟灵也醒了,睁开水汪汪的大眼睛道:“段哥哥,你昨天喝醉了,我来照顾你呀。”

    段誉急道:“你照顾就照顾,干嘛跑我床上去呢?”

    钟灵无辜的道:“人家困了吗,总不能睡在地上。”

    这时,傅思归、朱丹臣、方一舟都被声音吵醒,笑嘻嘻的站在门口看热闹,段誉瞅了他们一眼,生气地道:“都很闲吗?不用做事?”

    三人赶紧逃跑似的走了。这时,王语嫣、木婉清来到,看到段誉发这么大的脾气,连问:“段公子/段郎,怎么回事?”

    段誉道:“没事,赶紧收拾收拾,准备出发。”

    众人收拾停当,继续向南进发,路上,钟灵一个劲的道歉道:“段哥哥,你不要生气,我下次不这样了。”

    段誉生气道:“还有下次?”

    木婉清忍不住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钟灵无辜地道:“就是昨天晚上,我不小心跟段哥哥睡了。”

    众人一听,差点惊掉下巴,段誉连忙解释道:“不是,不是,我昨天喝醉了,灵儿照顾我,不小心趴在我床边睡着了,你们不要多想。”

    王语嫣和木婉清交流了一下目光,好像再说,昨天不是我们两个照顾的吗?怎么又冒出一个钟灵?

    段誉道:“我们赶紧赶路吧,再有半日路程,我们就到大理城了,前面危险重重,我们还是收起其他心思,想想怎么应对危局吧。”

    众人不再多说,拍马向前赶去,到正午十分,大理城已经近在眼前。

    突然,大理城城门大开,两列士兵从里面冲出来分列两旁,一队士兵排成方阵,吹着大喇叭,“嗡嗡”的响彻天地。高泰明双手捧着诏书和玉玺,后面跟着华赫艮、范骅、巴天石等文武大臣缓步走来,来到段誉面前,众人一起跪拜。

    高泰明道:“欢迎陛下回朝,陛下宽宏大量,请饶恕高氏的罪行。”说着,将诏书和玉玺高高举起,就要交给段誉。

    段誉一行一直处于懵逼状态,原先设想的危险场面没有出现,但是这种朝拜的场面也确实让人匪夷所思。段誉面对递过来的诏书和玉玺是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段誉最终还是没有接诏书和玉玺,道:“诸位请起,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高升泰自从当皇帝后,就一直惴惴不安、惶恐不已,生怕哪天忠于段氏的武者就带兵杀进宫来,可以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听到西夏战败,派去的五万大军临阵倒戈,高泰然、高泰平等一众高氏子弟在军中被清洗。

    高升泰直接吓得一病不起,临终前他摒退左右,对太子高泰明说:“皇儿,在朕死后,朕令你主动将皇位还给段氏,并向段氏请罪,任凭发落,这样段氏念在旧情,或许可以给我们高氏留一些子嗣。”

    高泰明道:“父皇,现在还未到绝望之时,何不奋起一搏,先下手为强,将段氏一脉和忠于段氏的旧臣全部杀掉。”

    高升泰怒道:“不肖子孙,我高氏乃大理世代望族,岂可做如此灭绝人伦之事,那样只会自掘坟墓,高氏也将不存矣!皇儿,你一定要答应父皇,为高氏留点骨血吧。”说着,高升泰就急的喘着粗气,眼看不行了。

    高泰明道:“父皇,你不要着急,儿臣答应你就是了。”

    高升泰拉着高泰明的手,眼角流出几滴泪水,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接下来,高泰明召集群臣,在朝堂上宣读了高升泰的退位诏书,决定把皇位还给段誉,然后就发生了群臣迎接的一幕。

    现在段誉问及此事经过,高泰明肯定不能全盘托出,于是道:“父亲即位后,每日殚精竭虑、诚惶诚恐,深感对不起段氏先皇,临终之际,父亲决定退还皇位于陛下,望陛下垂怜,赦免高氏之罪。”

    段誉无奈地道:“既如此,众卿先随我回朝吧。”回到朝堂上,众大臣都劝段誉赶紧复位,举行登基大典,昭告天下。段誉非常不愿意当皇帝,一时又想不出好的理由拒绝,于是道:“今日众卿都劳累一天了,朕也累了,登基事宜明日朝堂上再议,今日就到这里吧,退朝。”

    段誉来到住处,赶紧召集王语嫣、木婉清、钟灵、傅思归、朱丹臣、方一舟等商议对策。

    段誉道:“怎么会这样?怎么突然就把皇位还给我了?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能让我不当这个皇帝吗?”

    钟灵道:“段哥哥,当皇帝有什么不好?当皇帝可以把我、婉姐姐、王姑娘全娶了,还可以娶好多好多皇妃,这不正是你们男人梦寐以求的吗?”

    段誉道:“灵儿,你可以回房休息了,现在讨论的是我怎么能够不当这个皇帝。”

    钟灵撇撇嘴,没有说话,木婉清道:“段郎,现在你最大,他们都听你的,你就是不当这个皇帝,他们能拿你怎么样?”

    段誉道:“总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总要给群臣一个合理的交代,否则那些老古董会不依不饶的,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我下半辈子将不得安生了。”

    王语嫣道:“可否在段氏子弟中,根据心性、学识、才能选拔出一位年轻英武的人做皇帝,而段公子你就可以逍遥自在、无拘无束了。”

    段誉拍手道:“此计甚妙,我马上下旨,召集所有段氏子弟前来测试,一定要替我大理国选一个称心如意的皇帝。”

    王语嫣道:“段公子不可,如果现在发布诏令,在段氏子孙中遴选皇帝,一是会举国哗然,造成很大的动乱,二是会给不良之人制造耍手段的机会。”

    段誉道:“那如何是好?”

    王语嫣道:“段公子可以先登基,恢复帝位,然后以皇帝的身份考教所有段氏年轻子弟的学问,将最优秀者认作御弟,然后择机禅位给御弟,段公子就可以自由了。这样既不引起非议,也合情合理。”

    段誉听了不住点头,道:“王姑娘,这真是妙计,明天就按照这个计策实施。”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好,木婉清却道:“计策好是好,但要是段氏子弟中没有可选之人或是选出来的人善于伪装,日后却露出丑恶的面孔,怎么办?”

    段誉道:“这个婉妹不用担心,我段氏子弟不下千人,怎么也有一些可造之材,若他善于伪装,日后做出伤天害理之事,我们再行惩治就是。”

    商议已毕,众人退走,一夜无话。第二天,大理国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段誉继续担任大理国皇帝,将“大中”改回为“大理”,大赦天下,也没有追究高氏的罪行。

    下午,段誉在皇宫举行家宴,要求所有段氏子弟必须参加。家宴前,段誉下旨举办了两场比试,分别是文试和武试,文试主要写策论,题目就是:假如你是大理国皇帝,你如何治理这个国家?武试主要比刀马弓箭等。

    最终,华赫艮、范骅、巴天石等大臣们选出了最好的十份策论,段誉看完给定了名次,最终,文试中段正严名列第一,而且段正严还在武试中名列第三,说明这个段正严是个文武全才。段誉很是高兴,连忙召见了段正严,只见这段正严风流儒雅、一表人才,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公子哥。段誉一问之下,段正严竟还与自己同辈,算是段誉的旁支堂弟。

    段誉当即下旨,封段正严为御弟,平时在皇宫中伴读。经过半个多月的试探和考验,段誉觉得段正严心性不错,能文能武,谋略过人,每问及政事国事,他必能侃侃而谈,且能说中要害,是个不可多得的治国之才。

    段誉放下心来,赶紧拟定禅位诏书,在半个月后的朝会上,下旨禅位于御弟段正严,并封自己为逍遥王。在众臣惊愕之际,段誉将诏书和玉玺放到段正严手里,扬长而去。巴天石等大臣想要阻拦,奈何段誉施展凌波微步,眨眼之间已不见踪影,空中只传来“遵从圣旨,保境安民”八个大字。

    段誉离开后,直奔大理城外,此时王语嫣、木婉清、钟灵、傅思归、朱丹臣、方一舟等人已等候多时。

    段誉离开皇宫犹如蛟龙入海、雄鹰展翅,顿时觉得天地变宽广了,天空变蓝了,太阳光变得柔和了,鸟儿的叫声变得悦耳了,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的舒服,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广阔天地任我驰骋,锦绣山河听我号令,世间万物随我撷取。

    段誉与众人汇合后,策马疾行,好不自在,身后朱丹臣问道:“陛下,我们接下来去哪里?”

    段誉道:“以后不要叫我陛下,叫我王爷,我现在是逍遥王,我欲仗剑走天涯,披云斩月任逍遥。”

    众人见段誉意气风发,豪情万丈,也不禁受到感染,全都笑逐颜开。

    方一舟道:“王爷,你今天这么高兴,是遇到了什么好事吗?”

    段誉道:“当然有好事,半个多月一直在皇宫里处理政事,可把我憋坏了,现在终于脱身出来,感觉浑身一身轻。走,去镜湖小筑找我大哥。”说着,便当先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