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百年小帝师,吓坏朱元璋
繁体版

第22章:第一纨绔读书去,马皇后的驭人之道!

    孟端没有接话,只是点头附和一笑,就开始埋头吃饭。

    但他的余光还是忍不住的打量了一下,眼前的一家三口。

    看着平易近人的马皇后,他不是很慌!

    看着一副真把他当‘孟叔’样子的太子朱标,他有那么点慌!

    可他看着和他一样自顾吃早饭,全然不把旁边的圣旨当回事的朱元璋,他却是心慌无比!

    “都说鸿门宴难吃,可我却觉得你们家的饭更难吃!”

    “还吃烧鹅不分早晚?”

    “吃烧鹅怎么就不能不分早晚呢?”

    孟端看着那盘徐达才有资格享受的烧鹅,也是万万没想到,他居然也能享受一回。

    与此同时,他一下子就想起了徐达每次赴宴出来的表情,真就是一次比一次难看,一次比一次后悔。

    可徐达也是个记吃不记打的主,每次一听说朱元璋要请他吃饭,还有皇后娘娘亲手做的烧鹅,又积极无比的跑得飞快。

    想到这里,孟端也只是用余光看了一眼,边上这卷回家之后才能看的圣旨。

    “我可不希望有下次,只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吧!”

    “话说,这里面到底写着什么差事啊?”

    “......”

    孟端实在是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差事,能让他享受徐达的同等待遇,而且还非要回家之后再看?

    关键是他也不认为自己有多大的本事,他文不如朝中大儒,武不如徐达等朝中大将。

    其实皇帝和教书先生是一个道理,多年以后能记住最优秀的尖子,也能记住最调皮捣蛋的学生,但却不一定记得住中规中矩的学生。

    而他在朱元璋的这个班子里,就是这么一个容易被遗忘的存在。

    就这几年的经历来说,他也确实是那个最没存在感的人!

    他实在是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错,

    他的确希望朱元璋可以重用他,但也不能一下子就让他享受徐达的待遇啊!

    也就在孟端内心纠结不安之时,朱标又亲手夹起一条鹅腿,笑着道:“孟叔,这鹅腿可是个好东西。”

    “徐叔每次来的时候,我都给他夹一条鹅腿,现在也夹给孟叔!”

    孟端赶紧站起身来,笑着双手递碗,接下了这条鹅腿。

    “多谢太子殿下,臣荣幸之至。”

    只是他在说这话之时,却觉得这条鹅腿,像极了尖锐锋利的狼牙棒,还是带到倒刺的那种。

    很快,对孟端来说,这顿比鸿门宴还难吃的皇家早饭,就表面愉快的吃完了。

    孟端擦过嘴之后,赶忙起身拜谢,紧接着就准备告退开溜。

    “等等!”

    “吃完就走,圣旨不要了?”

    “标儿,去送送你孟叔!”

    孟端刚要开口婉拒,朱标就热情的跑来相送,以至于他实在是不好意思拒绝,只有道谢接受。

    朱元璋和马皇后在门口目送他们远去之后,也默契的双双变了脸。

    马皇后脸上的表情变化不大,只是和善微笑,取消了微笑,朱元璋却是一脸严肃的同时,还目光深邃无比。

    朱元璋背着手道:“咱说不能让孔克表一家独大,他一定会感到有愧圣恩。”

    “再加上咱突然对他这么好,他也一定会受宠若惊。”

    “当他打开这道圣旨,看到要让他负责火器制造之时,他必定想要竭尽全力,但却苦于没有这个本事。”

    紧接着,马皇后就看着孟端的背影补充道:“也因此,他只有在家里头悬梁,锥刺股,临时抱佛脚。”

    “孟浩看不得他爹受苦,如果真有其才,就自然会出手帮忙!”

    马皇后话音一落,朱元璋就得意的嘴角一扬道:“接下来的事情,就如标儿所说,如果他真有本事加强大炮的威力,提高大炮的射程,那就证明他所言非虚,不是吹牛说大话的人。”

    “接下来,我们就让李景隆、常升、徐增寿三人在二次北伐之中,当个先锋小将,并调拨新的火器给他们,看他孟浩的葫芦里,到底要卖什么狗皮膏药!”

    说着,朱元璋又看向马皇后,一副等着被夸的表情道:“妹子,咱这一手,还算高明吧?”

    马皇后淡笑着点头道:“自然是高明的!”

    “但是,驭人之道不仅仅只是玩弄人心,更应该让人发自内心的感受到你的好,发自肺腑的愿意为你效忠。”

    朱元璋听后,只是笑着点头道:“妹子说得对,权宜之计,权宜之计而已。”

    “只要他孟浩真有其才,还让咱感受到他的忠心,咱一定对他们父子俩好。”

    马皇后一听,直接就不乐意了。

    “不是,你就不能先跨出这一步?”

    “有时候,还真不怪朝臣们怕你多过敬你!”

    马皇后皱着眉头,似有责备的说道。

    朱元璋听到这话之后,只是不好意思的一笑,但也没有再继续正面回应。

    也就在二人准备转身回御书房之时,毛骧又赶紧跑了过来。

    “启奏陛下,我们的人回来禀报说,那孟浩一改往日常态,今天突然一早就穿着学服去了国子监。”

    “不仅是他,李景隆、徐增寿、常升三人,也早早就往国子监而去。”

    朱元璋和马皇后一听,也是看向彼此之时,目光之中有了那么一点诧异之色。

    李景隆三人就不说了,虽然贪玩好耍,但也不敢废弃功课。

    可那从来不去学堂的家伙,突然就变成了最积极的那一个,就有点不正常了。

    但转念一想,也觉得这没什么不正常的。

    因为就他仅凭一个小纸包,就能让李景隆三人心甘情愿的当小弟这事来看,他孟浩还真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

    尤其是自以为已经猜到真相,但却不想现在就说出真相的马皇后,更是肯定他孟浩真有本事。

    “既然不是不学无术之人,又为什么以前不去上学呢?”

    “难道他有什么难言之隐?”

    “可如果有难言之隐的话,又为什么突然决定去上学呢?”

    “......”

    想到这里,马皇后直接就看向朱元璋道:“陛下,你是不是也该去你创办的国子监看看了?”

    朱元璋也是直接点头道:“咱也觉得咱该去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