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部落之东夷崛起
繁体版

第9章

    自议事结束,已过去十日。

    晨曦微露,薄雾缭绕,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远处传来的鸟鸣声,是如此的与天地自然相合,风虫锻炼完了身体,浑身蒸腾着热气,仿若立于仙境一般。

    制陶的人选终于确立下来,留下了八个心灵手巧的妇人,加上两老人共十人。风虫将之分成了两组,分别由两个老头领队;风芦的组,负责挖粘土、筛选粘土、泡制粘土、摔打粘土、成品土坯。风伯的组,负责制造陶坯、塑形、修饰、阴干、最后烧制入库。

    一大早,风伯就来到了露天厨房,走至因烧陶熄灭的灰烬里扒拉出四件轮子一样的东西。小心翼翼的搬至一座空置的茅屋里。至于灰烬里的其它陶器,他都暂时顾不上了,这时他还记得,风虫昨日对他说的话,‘这四个圆盘,可以把制陶速度提高很多倍’。让他今天把这四个轮子搬进,事前准备好的空屋中。以后制陶都会在这间茅屋里制作。说是外面人多,乱糟糟,搬运陶坯也容易有损耗。风伯深以为然。这才一大早就遛去把烧了半夜,烘烤了一夜的,还不知名的陶轮,搬至茅屋里,后也不管外面的陶器咋样就席地而卧的打起鼾来。

    风虫来到广场,见露天厨房已有族里的妇人开始煮早餐,妇人们也习惯少族长每天早早的来到厨房,于是习惯的问了句:“少族长,早食还是兽肝叶子汤?”

    风虫“嗯”了声。道:“劳烦婶婶了。”

    妇人听到确认后,拿过一个干净的碗,捞了一片肝,几根烫熟的菜叶子。取过一个小号的汤勺,轻声嘱咐道:“少族长,小心烫,”说着就将汤碗,放在青石上,继而转身继续忙碌去。

    快速喝完汤的风虫,离开了露天厨房。来到了,日后制陶的茅屋工坊中,“吱嘎”一声的打开茅草制作的门,见风伯靠在草垫子上轻轻的打着鼾声,本想转身就此离去,让老人好好休息会。只是开门的吱嘎声,还是把人惊醒,能怎么办?只能打扰道:“伯翁,你再睡会儿,我等会儿再过来。”

    风伯仔细瞅了瞅门口来人,发现是风虫,听其要离开,急忙大声叫道:“少族长莫走!老朽早已睡醒,不必再睡。少族长快进来。”声音苍老而中气十足。

    风虫见此只得进屋,屋内光线有些昏暗,环视了一圈,看到了摆在地上的陶轮,陶轮散开,并未组装,开口道:“伯翁,是否吃了早食?”

    风伯听此回道:“早食不急,来我们先试试,你说的这个陶轮。”

    风虫摇头坚定道:“伯翁,先吃了早食我们再试也不迟。”

    风伯见风虫坚持只好无奈道:“罢了,罢了,这就去吃早食。”说完起身往外走。临近门口回头问:“少族长可食否?”

    风虫摆摆手回道:“我早已用过早食,伯翁速速去,我在此等候。”

    风伯闻此不在墨迹,快步离开。

    风虫此时也没闲着,而是吃力的移动着轮盘,一点点的挪移,把轮盘组装好。

    “唉~年幼真是硬伤啊!”稚嫩般的瓷娃娃说着这么老气横秋的话,如若外人见了定是颇觉喜感。

    装好轮盘后,用手拨弄着,轮盘在手的推动下。发出“沙沙”的转动声。把两个陶轮都检查一遍后。一手按停一只陶轮,从边上的草垫上抱起一块粘土坯,将土坯放置在陶轮中间用水打湿,双手粘上水,一手用力推动陶轮,陶轮飞速旋转后,一手扶着土坯,一手快速在土坯中间下压,粘土随着手的抚弄,快速的变换着形状,很快随着陶轮的动力,自上手,不足十分钟,一个直径约二十公分、深度也二十公分的陶锅,就这么成型了。外形圆润自然,厚薄均匀,有着别样的美感。用陶轮辅助制作的陶器比之前手搓制作的陶器无论是速度,外观,都不可同日而语。一个人工痕迹太太重,一个更像个艺术品。锅的主体被塑形好后,风虫欣赏了下,用绳子从底部切割分离小心翼翼的放置一旁阴干,继续做起了碗来,目前部落的陶锅约有六十一口,基本够用了。缺口大的是碗勺,勺子没啥技术含量,只需搓条,搓成一头大、一头小。大拇指按压粗的一边,一个勺坯就差不多完成,更简单点直接用土坯做成勺子模具。不过现在有了陶轮还是多做些碗坯,把粘土搓条后,分成一块块大小差不多土坯,将粘土抹上水,放置陶轮上,带动起陶轮旋转,双手快速的塑形,一个大海碗快速成型,这次制作的大碗都是带有底座。以前手搓陶碗是能用就行,不在乎美观,也不在乎烫不烫手,能盛水不漏就行。现在有了陶轮制作起来不麻烦,自然要把碗底做出,也只是顺带手的事。现在制作一个碗坯只要两分钟左右。要是熟练起来,这个时间还会缩短。制作好后切割好,放到一边,继续制作,十多分钟后身边多了七八个,等风伯吃过早食,领着制陶工坊的四个妇人,回到工坊时,风虫已经制作好了一个锅坯十来个碗坯,前后用时不足半个小时,风伯进屋后,目瞪口呆得看着眼前众多制好的陶坯,一时结结巴巴道:“少族长,这,这,这,”一时不知道说啥。

    风虫抬头看到伯翁领着四人,呆站在门口,其他妇人见风伯变成这样语无伦次,不知什么情况。

    “伯翁,勿要吃惊,这就是陶轮带来的效率,伯翁且看吾操作一个。”风虫提醒风伯道。

    “啊?好!好!好!”风伯连连道。同时挥手让众人围坐一圈学习。

    只见风虫动作不停,拿起一块粘土打湿,放至陶轮中间,推动陶轮旋转,两手快速的塑形,一分多钟后一个海碗成型。切割底部,放置一边,风虫手不停歇,又拿了一大块粘土,同样打湿,放置轮盘,驱动轮盘,快速塑形,等轮盘慢下来,继续推动,五分钟后一个陶锅外形基本成型,再过约两分钟一个带着边的陶锅就这么的成型了。前后七八分钟完成一个锅坯。虽还可以更加完善,但在这种年代,那还不是能用就行。围观的五人震惊的都有些口吃了,一个个都结巴到“好,好,好快!”

    “这!这!这!”

    五人平复了好久,才缓过来。风伯有些癫狂的手舞足蹈道:“少族长,这陶轮真是好东西啊,了不得,了不得啊!”

    风虫没想到,众人会是如此神态,一时也有些被搞得懵了,随即回神,想到他们之前塑造一个陶坯,短则以小时计算,长则要半天之久。她们这几人还是在部落一百妇人中挑选出的手巧者。看到陶轮的制作效率不吃惊才是问题。听得风伯的夸耀,也就不在奇怪。

    “都莫要呆站着了,一个个来试试,伯翁你先来,”风虫说道。

    “好,好,好,老朽先来试试。”风伯说完,来到陶轮前,盘坐下来,先打湿双手,再接过一块打湿的粘土,放置陶轮上一手扶粘土,一手转动轮盘,等轮盘转起来后,因不够协调而失败,老脸有些红,风虫安抚并鼓励道:“第一次正常,继续,继续”

    “哎~好好。”说着继续塑形,风虫见又要出错,一双小手搭在了风伯粗糙的大手上引导着风伯,很快一个陶罐坯便制作而成,花了约么五分钟,风伯因太过激动苍老黝黑的脸上泛起阵阵红光。后有独立完成了一次海碗,这才恋恋不舍的作罢。接着其她四人轮番上前学习操作,因都有基础,失败几次后,都能独立做出碗罐等小型的陶坯。

    众人都能上手后,两台陶轮,一台由风伯长期使用,另一台其余四人轮番使用,风伯主要制作部落紧缺的陶锅,用于部落下次集会交易。其她四人则轮番制作部落缺少的碗勺。有了陶轮的制作效率,另一队加工粘土的工作量骤然增加。此为后话。

    见众人进入正轨,专注的忙碌,风虫悄然的离开。

    出了茅屋,风虫来到广场,视察了一圈制盐组,没发现啥问题。一切井井有序。便一个人在部落中悠闲的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