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部落之东夷崛起
繁体版

第10章

    无所事事的风虫,正漫无目地的在部落中闲逛。正打算回家的时候,远处传来了“少族长。”“少族长”“少族长你在哪?”

    听到是叫自己的,还是年轻的男性声音,有些疑惑,但还是大声回道:“我在这。”“我在这。”

    那边听到回应又大声道:“少族长,是族长,让我来送竹子。你快过来。”

    听闻是老爹叫人给送来的竹子,风虫才想起,几天前的晚上,他看到了部落的族人把宰杀的鹿,鹿筋扔在地上,便收集起来,想到以后制作弓箭需要大量的兽筋。便和父亲,说日后把兽筋都收集起来,会有大用。还顺带让其有空带回些竹子,原以为父亲给忘了,还想着晚上回来再提醒下,结果现在就送回来了。穿过几排茅屋,遇到了找他的那名青年,便开口道:“族叔好,我父亲没回来么?”

    青年被叫叔叔,黝黑的脸都红了,他其实也才十五岁,刚加入两年狩猎队,结巴道:“族长在狩猎路上没回,让吾等几人伐了些竹木,交于少族长手上,吾等交接后,还得速速追上队伍,请少族长接手。”

    风虫也只是随口问问父亲的事,并没纠缠这个话题,回道:“那劳烦族叔,帮小子,运至广场。”

    “少族长,切莫如此生分,且随我来”青年说完在前面带路,风虫跟随,来到主道上,发现还有两人,脚边地上放着捆着的三捆竹子,三捆竹子都是刚砍出来的,很多都有十几米长,有的细些的连根都挖回来了。那两人见队友回来了,身后还跟随个孩子,认出孩子,都神色认真的齐声道:“少族长。”

    风虫也是回道:“叔伯们,受累了。”

    两人急忙摆手并拍拍胸口道:“不累,不累”意思很明显的展示着他们强壮,一副真男人怎么能说累的架势。

    客套两句后,之前去找风虫的那个青年,跟她们说了两句,三人便提起绳子,将被捆的竹子,一头放在肩上,拖拽着往广场而去。风虫则紧跟在三人身后。

    待将竹子运送至广场时,三人纷纷告别而去,临走时,那个找过他的青年回头大声说了句:“少族长,我叫荆,或叫我风荆。”他只是不想太早的给人叫叔叔,少族长也不行。不管身旁两个伙伴的疑惑。大步离开。

    风虫也大声回道:“风荆,我记住你了。”

    看着眼前的一堆竹子,风虫即开心又有些无从下手。于是只能找到母亲诉说缘由。

    听此风鱼也有些犯了难,部落十一位老人,三位照顾众多孩子、两位编织绳索、两位织网补网、两位制陶、还剩两位打磨石刃,一时抽不出人手。而且风虫要的是长期人手。思索半天也想不到还有什么人选。便把情况告诉给了风虫。

    风虫思索道:“可以将芦翁给我,目前,芦翁负责的部分工艺比较简单,新人都能上手,可让其组并入伯翁的组,由伯翁代管。”

    风鱼听后也是眼前一亮赞同道:“此法可行!”随后又道:“我去将人给你领来。”

    见母亲离开,风虫急忙喊道:“与伯翁道明缘由。”

    正在制陶的风伯没来由的“阿嚏”一声。揉了揉鼻子,心想难道早上瞌睡时着凉了。

    却不知有人又给他加了加担子。

    思索间母亲领着风芦来到了风虫身前,风芦见是风虫找自己,开口问道:“少族长,找老朽有何事啊?”

    风虫看到一身粘土的风芦问自己,连忙开口道:“芦翁,目前我要做一件东西,需要劳烦到你。”

    风芦急忙道:“少族长何出此言,老朽随时听候差且!”苍老的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听闻此话,风虫便不再多言,与母亲打声招呼后,带着风芦进行挑选适用的竹子,风虫选好的竹子,风芦都会将之拿到一边,待选好了三根笔直的竹子后,便不在多选,随即拿过一根选中的竹子,脑海中想了下父亲的身高,开始丈量竹子要用到的尺寸,用石刃划好印记,等所有印记划好后,交由风芦“芦翁,自我标记的处,进行切割。”

    风芦不懂,但风虫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嗯”了声,便行动起来。见风芦在用石刃一点点打磨,他又去标记其余两根竹子,选出的竹子,约可以制作九把弓身,用石刃切割竹子是比较费时费力的,标记完成所有竹子后。

    风虫又去挑选适合做箭杆的竹子,选了一个多小时才选了二十根适用的箭杆,箭杆比较细,因此都是风虫自己切割下来的,累的满头满脸是汗,将二十根箭杆,抱至一旁青石处,开始打磨,将有节的部分,全部顺着箭杆磨平整,这是一个细致漫长的活,风芦那边切割出了九根相差无几的竹杆,见风虫在打磨箭杆,也要上前帮忙。

    风虫道:“我这边不用芦翁帮忙。”说完起身,拿起风芦切割好的竹杆,又在上面一一标记了记号,这回对着风芦嘱咐道:“芦翁这次只切割到我标记的这里,不可以多切,这样,芦翁我们先只切三个竹杆,切完再来找我。”叮嘱完,又回到青石旁打磨箭杆。

    不知不觉,空气中飘起了肉香味,风虫抬头一看太阳以至午时,这时风芦又将切割好的三根竹杆拿了过来:“少族长,切割好了。”

    风虫走过一看,可以。又拿起石刃画着剩余几处标记,看着风芦现场切割,这次切割的比较长,竖着切割,一直切割到,刚刚的刻痕处。另一边也是相同得切法,切割好后,风虫指着两道长长的划痕,让其修饰到那条线,风芦拿着石刃一点点的削着,一边修好后,修至另一边时石刃碎了,不得已,只能暂停制作。准备,吃完午饭,去找母亲领两块石刃,,风芦还想直接去领石刃回来接着制作,被风虫制止,坚持让风芦歇会儿,准备吃午饭,风芦闲不住,又开始忙着打磨箭杆,两人不时交流着,风虫与风芦说了接下来的要怎么制作,但具体做什么东西风虫却没说,没有见到实物前,怎么解释都听不懂。眼见为实,才能更好的了解所做的事物。

    这时母亲风鱼喊道:“可以喝汤了。”

    广场制盐小组的族人,帮着母亲四处叫出留守部落的人,来广场喝汤,大人小孩渐渐的都汇集到广场,由于是白天,人都外出,碗、勺子人手一个,每人一碗菜汤、半勺内脏煮的杂碎,汤管够。一轮后,剩下的都自己盛,大人小孩狼吞虎咽。陶锅的水,添加了两次,才把众人喂饱,小孩们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神情,个个捂着吃撑的肚子,风虫在吸了一根骨髓,几片叶子,半碗汤后,也是吃饱。与风芦说了声,便回家睡觉去了,同时也嘱咐风芦中午休息会儿,至于后者听不听就是后者的事了。

    这边风虫回到家,躺到草垫上,片刻,就打起了微微的鼾声。

    风鱼回家前被风芦找上,领走了两块石刃,这才匆忙回到了家,见儿子准时准点的在家午睡,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心安和踏实感。她给风虫肚子上盖好一块柔软的肉皮,也一同躺在风虫身旁休息,这种午休也是风虫带给她的习惯。

    时间在风鱼、风虫母子二人午休中度过,下午约一点多,风虫悠悠转醒,望着茅草编织成的屋顶圆锥形,充满了这个时代的原始风格。见母亲还在熟睡,便起身蹑手蹑脚的出了家门。

    来到广场后,果然,部落这帮老人是根本劝不动的,风芦吃过午食后,并没有休息,而是直接盘坐在树荫下修刮着竹杆,风伯如此、风芦亦是如此,他们勤劳,无私的默默为部落付出。

    风虫走至近前,看见的是九根竹杆,划好刻痕的都被按照线路劈开,风芦在那一根根打磨,叫停了打磨竹杆的风芦:“芦翁,你继续雕刻,沿着我标记的划痕雕刻。”

    风芦这时才发现风虫来了,忙道:“哎~哎~少族长来了,”又听到风虫说的话:“哎~好,少族长不在,老朽担心错刻,在此等待,这就去刻。”风芦解释了句。

    风虫嘱咐完,也盘坐在一边,继续打磨上午没打磨好的箭杆,两人就这么的默默干起活来,场中只有打磨箭杆的‘哗,哗,哗’声,还有风芦削制竹子‘噌噌’声,不远处还有煮水制盐小队,盐水煮沸的‘咕噜,咕噜’声,干柴烧制的‘噼啪噼啪’声,及她们的交谈声。待到风虫将所有箭杆表面,磨平、磨光滑后。拿起一旁被刻好的半成品弓身,打磨,见抬头看了看天,算了下时间。对着风芦开口道:“芦翁,剩下的先放放,我们先打磨刻好的竹身。”

    “哎~好。”风芦回道。

    一大一小蹲座在树荫下的青石上打磨工着弓身,终于一根竹弓毛刺,被打磨光滑,把成品弓身放在风芦身前道:“芦翁打磨至这般,即可。”

    风芦拿起弓身瞅了瞅,心中有数,随即耐心的打磨起来。风虫见弓身已经制成一把,随即离开。

    离开广场后,风虫先是去了,部落中的一个育婴茅屋,找到了里面的一个老妪,叫道:“阿媪,我的兽筋处理好了么?”

    老妪听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叫自己,伸头瞅了瞅发现是风虫来了,连起身道:“是少族长来了呀?兽筋只处理出了部分,”说着便从身上掏出一大把泛着些许黄的白色筋丝,“喏?你瞅瞅?”

    风虫上前接过,翻看了下,见挺不错,一根根如发丝般的,拉扯间有丝丝弹性,随即看着老妪道:“很不错,劳烦阿媪了,请阿媪以后继续制作。”

    “好,好,好,以后每天的兽筋继续交由,阿媪来处理。”老妪笑容慈祥的点头应道。这个时代的老人,被人需要,才是他们最大的价值所在。也是他们被得到认可的一种心理安慰。在寒冬时,很多部落缺衣少食时,有些老人就会主动走出部落,减少部落的食物消耗,把食物留给后辈,甘愿赴死。所以很多部落的老人都极少,风息部族三百多人才十一位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其余诸部落亦是差不多如此比例。

    风虫对老妪道:“阿媪可让育婴巢的,另外两位阿媪一起来处理兽筋。以后需要的量会比较多,阿媪一人忙不来的。”

    老人听后连连点头道:“好,阿媪会去与她们讲。”

    风虫拿了兽筋嘱咐几句后便道别离开,来到了另一处茅屋,这个茅屋门口有位老妪,坐在一张草垫子上,一双满是褶皱的手,不停的搓着一根灰褐色绳,风虫上前道打了声招呼:“阿媪好,”

    老妪抬头瞅了瞅,发现是个小孩,又仔细瞅了瞅发现是少族长惊讶道:“哎呀!少族长,你来找老身,有何事啊?”

    风虫笑道:“小子自然是有事劳烦到阿媪。”

    “有何事啊?老身能做到的定会尽力。”老妪严肃道。

    “来阿媪这,自然是为了绳索而来,”风虫道。

    “哦!绳索啊,那容易,要多少我给你取去,”说着就要起身去屋里拿。

    风虫忙制止道:“阿媪,我要的绳索需要加入兽筋。别的绳索不太适用。需现编制。”

    老妪听了点头“那好,那老身就现在编,只是这兽筋?”老妪迟疑道。

    风虫连忙举起手中的兽筋丝道:“阿媪,这是兽筋处理出的筋丝,需把这些筋丝编入绳中。”说完递给了老妪,老妪拿起一根看了眼,用双手拉了拉道“这个可以编入绳中,只是不知编什么样的粗细?还有长短?”

    风虫道:“阿媪,拿出些麻丝来,我来演示一下。”

    老妪回茅屋里,拿出几捆处理过的麻丝。风虫从中选出一捆最细的赤色麻丝,后让老妪三根为一组的搓绳,自己则将一根根兽筋系接起来,两人都行动起来,老人的搓绳速度很快,等风虫将所有十几公分到二十几公分的兽筋,系接成一根十二三米兽筋线时,老妪都搓了五六米,无事的风虫在一边枯等着。好一会老妪也搓到了十二三米时,风虫制止道:“阿媪,先就这样。我们开始下一步编制。”

    老妪听后这才罢手,递给风虫,拿过老妪手中的绳后,用石刃将之分割成两根一样长的绳子后,将兽筋也一分为二,后用两根麻绳交替缠绕两根兽筋,编制了十公分后,交给老妪,说道:“阿媪,下面由你来编织,编织好后,送去广场那,我与芦翁在一起。”

    老妪笑着说了声::“速去,速去。编织好,老身给你送去。”

    风虫这才离去,回家拿了仅有的几根漂亮羽毛后,回到广场,拿起箭杆,处理箭矢,箭矢做了两种,一种直接箭杆的一头削尖。另一种箭矢则用,之前风芦切割弓身时散落的一堆废料,寻到一块像箭头一样的竹片,稍加修饰后,一个带有倒三角的箭矢成型,后又一点点的的塞进空心的箭杆头部,在用麻丝捆绑固定,剩下的都是类似棱形箭头,每个都不一样,一个个的插进箭杆头部形成箭矢,在捆绑固定。

    箭杆的尾部,因没有胶水,都被敲了一道裂缝,把从家里搜集来的艳丽羽毛,分成一段段,放置在箭杆尾部裂缝中,形成了箭羽,把箭羽后面的杆捆绑固定好后,一根完整的箭矢成型。接下来速度就很快,二十根箭矢只有三根没有尾羽,不过这也难不倒风虫,直接用修饰过的竹叶代替箭羽,再捆绑固定好所有尾杆。

    …………

    “呼~”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弓与矢都已完成,只剩弦绳这股东风,力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