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欢乐颂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增刊发行

    徐皓峰在家里用过早饭,便出了门。

    对于他这样一个全职作家来说,平常无事一般都是在家写稿子。如不是重要的事儿,例作协开会、小说出版,他通常都不怎么出门。

    只不过今天是新一期《武侠故事》发售的日子,他这个武侠小说作家兼武侠迷是一定要买的。

    出门就当是锻炼了。

    最近的报亭离他家有一公里的路程,徐皓峰慢慢悠悠的往那儿走去。

    他不着急,因他是老主顾,基本期期不落的买,如果当期杂志销售火爆,报亭老板还会先把他那份杂志收起来,等他去取。

    《武侠故事》和《今古传奇·武侠版》一样,都是大陆专门连载武侠小说的杂志,系由《热风》杂志改版而来,2002年10月创刊,2005年改为半月刊,2006年是大陆新武侠盛世江湖年,也和《今古传奇·武侠版》一样改为旬刊,增加了长篇专号。

    不过两家杂志社很有默契,《武侠故事》通常会比《今古传奇·武侠版》晚个三天发行,而且价格更便宜,一本才3.8元。

    徐皓峰走了大约二十分钟,走到报亭前,打招呼道:“老秦,书到了没?呦,你先看上了!”

    看到报亭老板正戴着个老花镜,翻看手里的书册,徐皓峰见状乐了:“呦,看来这期的小说质量不错啊,你老小子可少有看的劲劲儿的时候!”

    “自从刘建粮的《美女江山一锅煮》结局后,最近《武侠故事》连载的小说质量可谓是直线下降,也就王青川的《雁飞残月天》还能期待,”报亭老板秦师傅冷哼一声,“你看清楚,我看的是最新一期的《今古传奇·武侠版》!”

    “嚯,这是出增刊了?!”徐皓峰大喜。

    三天前《今古传奇·武侠版》7月中旬那期刚刚发售,如今又有新一期,一定是增刊。

    虽说都是武侠小说连载杂志,不过相比之下,确实是《今古传奇·武侠版》连载的小说质量更胜一筹。

    “嗯,一个新作者,写了一个系列的小说,叫《暗江湖》,增刊里载了四个故事。”老秦头也不抬的回道,“书在桌上,自己拿。”

    “故事背景是古代,还是现代?”

    “古代的。”

    “架空历史,还是贴合历史的?”

    “贴合历史,主要是讲明朝的故事。”

    “喔,那我得多看看。”徐皓峰来了兴趣,自己从报亭前的桌子上拿了本杂志。

    他都算是这家报亭的VIP,基本回回都是拿完杂志不给钱,因为是一个月统一结一次账。

    翻开杂志,越过广告,徐皓峰直接看的作者简介。

    这部分是凤歌亲自写的。

    这单生意,他们杂志社可没少赚,而何佳烨也不是章远那个容易被忽悠的,所以可劲儿薅凤歌的羊毛。

    凤歌的文笔自不必多说,言简意赅介绍了作者的简历——讲作者从小就喜欢读历史书,尤其喜欢《明史》,上学后接触武侠小说,大学后又在香江游学多年,深受香江那边武侠文化的洗礼,因而奋而拾笔创作了《暗江湖》系列,将江湖与庙堂结合,因两者从来不是不相交的平行线,而是深入混合。

    同时,凤歌还对《暗江湖》系列极尽赞美,讲作者把目光对准那些大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他们不是局势里的弄潮儿,反而是被命运裹挟的可怜虫,这种写法是历来武侠小说里十分少有的。

    “啧啧,凤歌这是被塞了多少啊?这么肉麻!”徐皓峰默默吐槽,缓缓读出作者笔名:“北溟浩?”

    《庄子·内篇·逍遥游》云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北冥,本亦作‘溟’,北海也。

    指传说中阳光照射不到的大海,在世界最北端。其浩大无边,所以才能养育硕大无比的鲲。

    苏浩毫无疑问是南华真人庄子的小迷弟,所以将自己的笔名起为北溟浩。

    徐皓峰做为作协成员,自己就是一个小说作家,知识积累足够,一眼就看出作者笔名由来。

    “有意思,那就照亮照亮你是什么成色?”徐皓峰心中暗道,随即审视般的看起小说来。

    第一篇就是《龙门飞甲》,只见扉页写着“鸣谢胡金荃导演、徐尅导演,李惠珉导演”。

    “滑头!”徐皓峰笑骂一声,心中已明白这《龙门飞甲》应是电影《新龙门客栈》的续作。

    早年间这种手段真不稀奇,金镛好几部作品在大陆都有续作或是前传。不过这还算讲究的,在扉页写上“鸣谢语”,摆明了自己是同人续作,这样原作者也没法深究。

    有不讲究的,比如作者名“金镛新”,封面印上金镛新作,新和作中间缝隙不够明显,让大众以为这真是金镛先生的新作。

    知晓这是《新龙门客栈》的续作,徐皓峰心中期待值降低了些。

    同人续作和原创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若是灵感强文笔好,为何不自己原创?

    只是开始阅览后,徐皓峰便惊讶了。

    这《龙门飞甲》实际故事内核跟《新龙门客栈》差别极大。

    1992年上映的《新龙门客栈》改编自胡金荃导演、1967年上映的的《龙门客栈》,电影背景基于明朝景泰年间,讲述了武林侠士救助忠良之后,跟东厂高手在大漠龙门客栈发生尔虞我诈的遭遇战故事。

    然原版《龙门飞甲》讲的是明朝宪宗年间,宦官弄权,滥杀贤臣。侠客赵怀安在营救忠良行动中,将恶贯满盈的东厂督主万喻楼一剑毙命,引来西厂督主雨化田,祭出天下格杀令。赵怀安等人一路亡命到嘉峪关的龙门,消失于铺天盖地的黑沙暴中。尘消风散后,西厂密探、鞑靼商队等江湖各路人马,再度投宿于龙门客栈这家大漠黑店。

    而在背景介绍里,《龙门飞甲》故事发生在《新龙门客栈》故事的三年后。

    这就太扯淡了!

    多说一句哈,香江那边的编剧历史课八成都不及格!

    尼玛,景泰年间过后就是明宪宗了?!

    景泰那是明代宗的年号,后是明英宗复辟,改元天顺过了八年,再之后才是明宪宗继位,改元成化,这中间至少也有个十来年的,直接就没了?!

    也难怪原版电影里饰演雨化田的陈昆与其他人格格不入了。

    陈昆为了演好雨化田这个角色,熟读《明史》,可看完《明史》回来再看这部电影的剧本,自是能发现这剧本从头到尾都是bug!

    演这部片,昆哥确实遭大罪了。

    而苏浩为了合理性,自然会把原故事中的漏洞一一弥补。

    第一个就是时间线的问题,苏浩版《龙门飞甲》故事发生在明成化十四年,因雨化田的原型是明成化年间提督西厂的宦官汪直,历史上在这一年其巡抚辽东。小说虚构其名义上是巡抚辽东,暗中却是往西域而来。

    如此,小说里时间就是在《新龙门客栈》故事的二十五年后,当年意气风发的周淮安已是知天命的老人了,所以才成了那个一身暮气、英雄气短的赵怀安。

    而昔年那个性感泼辣、风骚多情的龙门客栈黑心老板娘金镶玉,也在执着追寻赵怀安、进而闯荡江湖多年后,成了书中那历经风霜而痴心不改的凌雁秋。

    还有那个番邦公主(鞑靼人)布噜嘟(原名常小文),改为昔年龙门客栈屠夫刁不遇后人,真实身份是昔年蒙古瓦剌部丞相也先的血脉后人,原版故事中西夏王朝宝藏也改成是蒙古瓦剌部的宝藏。

    提到这些,就不得不提到明英宗正统十四年的那场“土木堡之变”。

    苏浩版《龙门飞甲》故事的源头,隐隐就是那场让明朝历史发生转弯的重大变故。

    故事隐约写的很讽刺,借着赵怀安的口,讲述这几十年的社会变换:

    景泰年间,在历史上评价不低的明代宗,在位期间却是故事里宦官弄权、民不聊生的乱世;

    而明英宗复辟后的天顺年间和明宪宗继位后的成化年间,却是吏治逐步清明、百姓安居的太平年景。

    尤其是对外战略,景泰年间,塞北防线全面收缩,瓦剌、鞑靼连年寇边,甚至东北的女真也死灰复燃!

    而到了成化朝,瓦剌部被迫西迁,鞑靼部也被痛击,三次成化犁庭更是差点让建州女真灭族!留下个犁庭扫穴的成语。

    所以赵怀安非常迷茫,他怀疑起自己一路走来的坚持究竟是对还是错。

    救助贤臣,扫平阉贼。

    景泰年间他是这么做的,可到了天顺、成化年间,他还如此做!

    到头来,发现自己好似才是助纣为孽的一方。

    最终在一切事件尘埃落定后,赵怀安选择与凌雁秋一起,在这大漠深处隐居,并重建龙门客栈。

    看完这个故事,徐皓峰只感觉这不是什么武侠小说,而是一部历史纪实!

    历史功底深厚者,自然会看明白作者究竟想讲的是什么。

    很多武侠小说,都片面的描绘朝廷昏庸、贪官污吏横行、百姓浑浑噩噩,而唯有那些侠客敢站出来反抗。

    却很少会探究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

    《龙门飞甲》小说却隐隐提到,引发问题的根源在于皇权与臣权的斗争!

    皇权要唯吾独尊,臣权要“君与士大夫共天下”,两者争权夺利,却都忘了他们的权力基础皆来源于民!

    口口声声说是为民请命,却忽略了底层小民的命。

    最终结果不过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无论皇帝与臣下,皆难逃厄运。

    古今中外,皆如是。

    看到感兴趣的点儿,徐皓峰相当满意,拍了拍站久了有些发酸的腿,向秦老板喊了声:“老秦,先回了啊!”

    不等秦老板回话,徐皓峰便带着那期增刊和随手拿的《武侠故事》最新一期匆匆往家走。

    回到家,直接去了书房,还把书架上的《明史》也拿了下来。

    今天他要好好阅览这部系列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