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风之后
繁体版

第十四章 去留之间

    九六年春天大姑和姑父已经去了澳洲,我也提前搬到厂里住了。临走之前,大姑给我准备进驻厂舍得行李,铺盖蚊帐盆碗一应俱全都带去厂里,办公室老周安排给我一个女生宿舍和手绘工人同住,靠门下铺,带个床头柜做衣柜。空间逼仄却也方便,隔壁就是浴室,周末有热水洗澡,上班只要几分钟,还有食堂就在另一头,伙食不好吃的人少,宿舍有不少人用电磁炉做饭。

    从开始时天天下班回大姑家,常常是我先去夜校上完课,八点半结束后回到家,大姑在灶头上留着热饭菜,边吃边感叹学习充实,工作再累生活仍然美好。从上班开始,姑父帮我在附近的工行开个账户存折,每个月拿到工资让我去存起来,上班前大姑给我二百块钱,说是姑父叫我去买两件新衣服,这之后我一直不舍得用工资。九六年春节回老家,哥哥家新装了电话,我给了他六百块钱,那时攒起来的几个月工资,回来后大姑说我,留在上海生活他们都不用我的工资,家里怎么会要我的钱,我无言以对。在上海我的工资实在不算什么,对家里来说用处很大,不管是家里还是大姑需要,我都会心甘情愿给出去,因为大家对我的帮助都无以回报。

    大姑姑父走后,我失去了家庭的有力支持,整个人像被抽空了陷在工厂,面对吴小姐时更没了说话的底气,更害怕随时会被清退出去。李总和秦总斗争时期,我住在工厂里经常被安排加班,为了赶外贸订单常常要耗在车间熬到半夜。干活多少本来不是大事,但夹在领导左右为难中我筋疲力尽,犹豫中我第一次心生去意。有一次在下班时间给哥哥打电话,说着竟然哽咽着抽泣起来,另一头一直沉默,过了很久问我,回去了怎么办。擦干眼泪,身边的舅妈小钱看到了安慰我几句,平时在工厂为了避嫌,她不提亲戚关系。

    后来我想自己为什么情绪那么差奔溃了一样,可能实在是不想和一群工人混在一起,虽然他们中有文化有修养的人很多,但更多的是忙于上班挣钱下班玩乐吃喝,无所事事又三两成群搞小活动。我经常在下班后简单吃好就钻进自己的床铺,放下蚊帐,听随身听,那是我攒了好久的工资买的。周末我一个人乘车去市区逛福州路,买了一本女作家作品集,坐在人民公园看书,天黑前再乘车回到厂里。

    我发现自己没有了退路,又开始硬着头皮自找出路。我和手绘工仲继梅成了朋友,在宿舍是上下铺,我羡慕她会画画。她的男朋友张海涛是装配工,会烧菜,偶尔吃到他烧的鸡爪烧毛豆,很好吃。我们周末一起去逛附近的洋泾镇,买一些磁带和生活用品,路上一起报名学商务英语,是建平中学的夜校班。我像抓救命稻草一样,抓住机会充实自己,却没想明白到底怎样做。晚上我们一起去上课,班级里多是附近的学生,教课老师倒也对我们这种社会青年很包容,那个阶段到处是夜校各种考证,大家多有种多学技能装备自己的功利想法。后来考试是安排在民生路的海运学院考场,拿到一张初级证书,为我的众多证书增加一点厚度。

    仲继梅有没有考到证书,已经不记得了,后半程她就偶尔旷课,而我也有了新的活动。在一个暑气未消的周末,舅妈小钱陪我去虹口公园相亲,同事老周介绍的。开始没什么感觉,只记得自己一身白衣白裙,对方除了个高没有深刻印象,后来他却成了我先生,一路磕磕绊绊相互扶持至今。先生家和老周岳母家是楼上下的邻居,以前的老邻居来往多,楼上搓麻将三缺一时他俩就凑到了一起,公公退休了还在居委工作。老周自从将我招进工厂,工作中也多有照顾,在我住进工厂后,可能通过小钱对我的情况了解更多。就在我彷徨踌躇于前途时,他借力推我一把,让我的人生之路更进了一步。和先生确定关系之后,他经常来工厂找我,等我下班,接我下课,陪我一起考试。有一天我拿着苹果当早饭在办公室吃,老周笑说,现在条件不一样吗,水果当饭吃了。

    九六年的十一,连着周末一共有五天假期,工厂照例扣了两天。生产部在交出管理权后,我也随之被解除管理配角,文员工作之余不再染指生产安排。我和先生两人搭车去南京玩了两天,车是运生猪的冷藏车,开车的是小姨爹的侄女婿小余。大姑姑父去了澳洲后,我有空就会去凉城新村的小姨奶家,他们俩都年纪大了,家里只有一个小姨叔,每次带点水果去家里看望他们,小姨奶总是很开心,炒蛋炒饭热红烧肉。小姨叔是小钱老公最小的弟弟,早年有过精神病史,失去工作能力一直病休在家,除了工资他们还有一个小店卖日杂品维持生计。

    小余的卡车就停在小姨奶家的小店边上,我们吃好晚饭不久就出发,沿着沪宁公路开过苏州无锡,驾驶室里聊到半夜,我终于睡过去。凌晨时分进了南京城,小余带我们在玄武湖附近住进一家招待所。登记的时候先生犹豫不定中拿出身份证,我发现老周和我少说他两岁的年龄,却和他多说两岁我的年龄。这天我们一起去玄武湖公园,假期中公园装饰得很漂亮,我们在花坛前拍照,买的拍立得照片,马上就拿到照片一人分一张。先生也带一部照相机,用的富士胶卷,白天拍了很多照片,晚上我们去加急洗照片,拿到后站在马路牙上边看边笑。三人照片里,小余被拍飞了,成了一团影子。接下来两天我们俩自己出发去中山陵明孝陵总统府长江大桥,还去了雨花台夫子庙,拍了更多照片,俩人都笑意融融,还买了两套运动套装一起穿。那是我第一次去南京,后来还去过好多次,总觉得南京比上海更有文化底蕴,南京人更质朴。回程路上小余关照我们,别睡了陪我聊天不然危险的,我们在无锡停车,吃碗馄饨,在一个地标前拍照。

    回来后我和先生基本确定关系交往,再开会李总长篇大论挨着抨击每个人,我已经不太在乎,突然就发现世界变大了。有个晚上,我在先生家玩,突然觉得应该和家里也说一下。父母亲家没有电话,有急事才会打到学校找母亲。我拨给哥哥家,和他说了一下情况,仍然是沉默一会说,不等大姑回来再确定吗?我说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你能来趟上海吗?元旦假期,哥哥来上海和卫东表哥住一起,我们一起约在虹口公园见面,又一起去宝山陈健表姐家吃顿饭,第二天在虹口体育场送走哥哥,这里有大巴班车回去。一直到上车,我们去超市买点零食给哥哥带在路上吃,他什么都没说,客气地和先生招呼告别。很久以后听父亲说,卫东表哥层问过哥哥,你们家里都同意这个婚事吗?哥哥回答,只要他们自己愿意的话,家里就支持。我想从哥哥接到电话,他就知道我已经想好了,只是请他来一趟大家都能放心。

    没过多久就是春节假期,在婆婆催促下,先生也第一次开始往返我的老家。又是夜班车,哥哥半夜去市区的长途车站接先生,我已经在假期开始就回父母老宅。就在这次,我们确定了结婚时间,也真正实现留在上海这个理想又现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