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他们正年轻!
繁体版

第九章 魂断欧洲!

    1921年3月,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让所有人感到耻辱的月份,因为军阀之间的相互掣肘,外蒙古被彻底独立了出去!而无人去解决这件事情!

    中国地图原本是秋叶海棠,经过清末和民初的这次外蒙古独立,变成了“雄鸡”

    1921年1月,协约国在巴黎开会,就德国赔偿问题吵得不可开交,而中国作为这次战胜国,却没有得到任何赔偿。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北洋政府为了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做出了一件人神共愤的事情——往欧洲是输送14万中国劳工,承担协约国的后勤问题,他们在异国他乡,感受不到故国的温暖,遭受着来自法兰克和英格兰人的白眼和侮辱,饥一顿饱一顿,在战争中死去的不计其数。

    是的,故国抛弃了他们。后来出去战争死去的大量劳工,一小部分则留在了当地娶妻生子,至此,故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十四万劳工至此魂断欧洲!

    3月外蒙古独立出去之时,社会各界表示了谴责,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也不例外,这儿里面当然包括向前和李中华。

    李中华情绪最为激动,他痛哭流涕,对外蒙古的独立,无可奈何,却又深感痛心。更为那14万劳工,感到悲哀!

    中国积贫积弱,难道老百姓就低贱吗?那是我们的同胞啊,就这样留在了欧洲!

    此时,李中华对北洋军阀的失望和不满以及到达了极点!;老百姓和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北洋军阀的不满到达了极点!

    向前,虽然也眼眶湿润,但是重重的拍了一些李中华想要安慰一些他,并且说到:“为逝者哀伤,为生者奋战!振作起来!

    李中华,点了点头。

    为逝者哀伤,为生者奋战!!!

    7月,第一批共产党主要代表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现改兴业路76号

    )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然而此时原本秘密进行的大会,却因为一个人的闯入而打破,只见此人慌慌张张的闯了进来,随后看了一眼众人,说走错了房间,随即快速离开。

    众人察觉到了不对劲,有人提议先行离开,随后大会再开。

    果不其然,不一会法兰克的士兵便包围了这里,因为之前众人的先见之明,而扑了个空。

    之后,由于建党初期人数较少,也是为了保密进行,所以选取了主要代表在浙江嘉兴南湖一艘船(红船)上进行—————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大会选举陈仲甫为第一任中央政治局总书记。

    随后的时间里,共产党人开始大力发展优秀党员,同时发动工人群众抗议粤汉铁路对工人的压榨。

    同时,地方军警开始了对抗议的血腥镇压,武汉向全国寻求援助,最终在全国罢工的压力下,工人抗议成功,这次也为党的阶级斗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向前,李中华,这时已经毕业,俩人也发动了工人进行了几次抗议。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结束后,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非常生气——因为陈仲甫没有去。

    其实,那是陈仲甫正在广东一所学校当校长,为了筹集经费修理学校便没有去,而是派了一位代表代自己去参加会议,这让马林非常不满,并且马林非常不解,一个共产党员怎么能在资产阶级政府里的担任职务?

    从这就可以看出俩国文化的区别。

    中国有诸子百家,有佛教,儒教,道教等众多精神思想,然而却没有固定死板的相信其中任何一种宗教的习惯。而是灵活的选择,在什么时期,遇到什么事情,需要用到那个宗教来开释自己的心情。这是外国人所不理解的。

    在这里,陈仲甫的做法也是同样的道理,尽管在北洋资产阶级政府,而他的心却是共产党的心,只不过现在毕竟资产阶级政府掌握着权力,所以只能通过在其内部任职,才能为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学校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是否加入共产国际的问题上,马林非常急切的想要改变中国民众被压迫的现状。然而,苏联社会主义老大哥的思想行为在马林的思想上挥之不去,导致他在和中共谈话时高高在上,趾高气昂,这让我方人员对共产国际的印象大打折扣!

    此时,双方还没有明确规定俩国共产党的关系,经费等也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在加入共产国际的问题上,陈仲甫一口回绝!,并且拒绝共产国际的援助。

    实际上在后期在一些事情上,马林经常擅自做主,决定我们党一些人事职务调整,简直没有把中共放在眼里!

    不久向前和李中华被陈仲甫派去北方一些省份去发展工人运动,既是让俩人对各地情况有个了解,也是扩大和提高工人们反抗压迫的的思想意识。

    而他们的第一站便是山西!

    山西,历朝历代都是名人和人才辈出的省份。

    你可以说他默默无闻,那是因为清朝以来,晋商闻名天下,讲究以和为贵,而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地域晋商文化,让此地之人,逐渐养成了低调内敛的性格,而黄土高原的气候影响,让山西人也具有有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先秦的后圣荀子

    汉朝的卫青,霍去病,

    三国的武圣关羽,曹操的爱将张辽,

    唐朝的尉迟恭,一代女皇武则天,神探狄仁杰,诗人王昌龄,王维

    后唐的李存勖

    辽代的萧太后

    宋朝的司马光等都是山西人。

    山西大同更是有“皇后之乡”的美誉!

    抗日战争时期的山西文水县女英雄——刘胡兰等!

    新中国之后的华国锋等老前辈们都是山西人。

    而这些名人,无不有一个共同特点:低调内敛,爱憎分明,忠君爱国!

    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更是激励着无数山西人的爱国情怀!

    是的,这就是山西人的精神谱系和文化传承!

    向前和李中华二人选择来到山西,是因为这里有一位著名校友——高君宇!

    高君宇,山西静乐人,SX省的第一位共产党员,早在高中时期就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被学校师生冠以“十八学士等瀛洲”的美誉,曾考入了北大理科预科班学习,更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就已经在太原开始创建——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而这青年团更是后来成为了我党红色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向前和李中华在来太原之前就已经致电了高君宇。

    中午时分,向前二人刚到太原下了火车,便受到了高君宇的热情接待,尽管初次见面,三人却像许久未尽的朋友一般,热情相拥。

    高君宇说到:“向兄和李兄二人的光辉事迹我可是听说过呀,真解气,对曹汝霖那么一下重击,让这位所谓的外交大臣吓破了胆!”

    向前,李中华苦笑着摇了摇头。

    李中华说到:“说起来,让高兄见笑了,当时只可惜晚了一步,让曹汝霖跑了。”

    高君宇说到:“嗨,这位外交大臣签那丧权辱国的字是一把好手,脚底抹油跑路更是一把好手,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向前说到:“高兄,你在太原创建了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可以和我们说一下过程吗?我俩积累一下经验。”

    高君宇说到:“没问题呀,不过现在不太方便,先去我的住处吧,正好中午了,咱们先吃了饭再说。”

    于是,三人来到了高君宇的住处,这是位于太原城的偏北的地方,地方偏郊外,倒是也安静。

    房间,和普通人家住的无二,只不过房间内家具不多,却有许多的书籍,其中包括关于共产主义的一些著作,书桌上也有许多文稿,或许那是高君宇自己写的。

    高君宇把二人安顿好之后,把袖子弄了一下便开始做饭,不到一会便做好了,食物倒也简单,窝窝头,咸菜,三碗清的见底的粥。

    高君宇,略表歉意的说到:“向兄,李兄你们二位千里迢迢的赶来,而我这里实在简陋没有好的招待,深感歉意,你们将就着吃一下吧。”

    向前和李中华说到:“这可是人间美味呀,有窝窝头和粥裹腹,已经满足至极了。”

    三人一边吃着,一边聊着。

    原来,早在1919年5月4日之后,这种团结的抗议精神,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就已经开始浸润山西大地,对于人民来说,这是一种新颖的思想,却也是唯一为人民做主的思想。从这开始,一些人的思想得到了第一次启蒙!

    后来,高君宇回到自己母校——SX省第一中学创办了《平民》周刊,在山西思想上,首次打开了阵地,刊物以“为人民奋斗”为宗旨,“不断地以山西实况报告世人,代人民呼号,且不断地将世界思潮输入娘子关内,供给晋民以奋斗有效的途径”。刊物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在省城引起很大反响。——————史料援引《山西晚报》

    1920年,高君宇参与组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参与组建BJ共产主义小组。经过一年多反帝国主义运动洗礼及思想发动和理论探索,1921年5月,在省立第一中学,高君宇与王振翼、贺昌等进步青年正式成立了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小组。——————史料援引《山西晚报》

    原来如此,向前,李中华二人心生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