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他们正年轻!
繁体版

第十章 传教士万尔恩

    虽然“五四”思潮的涟漪拨动了一下山西人民思想的琴弦,但是封闭还是有的。

    土皇帝阎锡山为了巩固自己的封建专制,经济封锁不仅非常严重,思想压制更甚!高君宇剑眉微皱的说到。

    如何解决思想封锁,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新思想,成了当务之急。

    高君宇说到:“你们来了正好,帮助我发行一些刊物,我们最好在更多的学校建立一些团组织,逐步小规模影响进步学生,进而拉点成面影响更多人,要不断向封建思想的山头发起冲锋!”

    向前和李中华和高君宇握手说到:“那我们齐心协力,打破阎老西的思想压制!”

    接下来的几天,高君宇三人分开行动。高君宇负责马克思主义相关内容的起草,李中华负责筹资建立相关刊物起名《人民周刊》,而向前负责到相关学校去讲演。前期,高君宇建立的社会主义青年团这时候起了作用,为向前做了很好的辅助。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一些中学,高中的学生和老师开始大量订购《人民周刊》。一些老师因为对其中的内容不了解,居然主动前来寻找三人来答疑解惑!

    事情在积极的向前发展!

    9月底,由于太原已经大部分中学校已经普及了《人民周刊》,很多学校由于老师和领导的带头,基本上已经建立了基层团组织,并且选举了自己的团书记。

    社会主义青年团进一步壮大。

    此时三人决定,应该去开拓其他区域。

    向前说到:“要小心谨慎了,这段时间不断对中学进行红色思想渗透,已经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确实,那天晚上我从那个中学回来的路上,就看见有人鬼鬼祟祟的在后面跟着我。李中华也说到。

    高君宇笑道:“动了某些人的利益,跟踪是很正常的。这几天要是离开的话,就半夜悄悄走吧,白天太明显。”

    三人决定,高君宇仍在太原坐镇,负责提供支援人手和刊物内容。向前去朔县,大同方向继续发展团组织,而李中华则前往山西南部。

    临行前,三人做了一下简单的告别,在子夜时分便各自分开,去往了各自的目的地。

    经过半天的时间,向前到达了朔县(今SX省SZ市)。

    向前到达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去了解当地风土人情,而是去学校应聘老师。

    然而,此时朔县非常落后,并没有一定规模的学校,由于鸦片的毒害,倾家荡产者不在少数,更别谈教育。

    但是向前并没有气馁。通过走访,向前得知,此地有一位瑞典籍的女传教士名叫万尔恩,她1909年来到朔县,是第一位来传输基督教的人,在这之后的时间里,她参与抵御卢占魁匪兵围攻朔县城的防守。1918年,朔县发生鼠疫,参与防疫工作,得到了当地居民和政府的高度赞扬和信任。

    于是,向前打算去寻找万尔恩,通过万尔恩的影响力,从而让红色思想传播开来。

    通过向路人打听,向前得知了万尔恩教堂所在地,此时万尔恩并不在教堂内,但是里面仍然有教民在念着《圣经》,并且作者祈祷状。待这个教民念完之后,向前也学着祈祷手势,和这个教民打着招呼,以此来增加俩人的亲进度。

    向前问到:”你好老乡,我是BJ那边来的,听闻万尔恩牧师的善名,想要前来看一看真人,但是很可惜没有找到,您可以告诉我万尔恩牧师在哪吗?”

    教民先是做着祷告手势,然后回复到:“是的,我们万尔恩牧师,是我们这一片的大善人,她救助了很多看不起病的老百姓,很多老百姓被她的善举感动到了,于是选择加入到基督教中来,一块传播善举。前不久,山西旱灾救济委员会委托万尔恩牧师负责神池,朔县一带的救灾工作,现在她人在神池,过几天才回来!”

    从教民的表情中可以看出,在她说到万尔恩的时候,脸色就非常尊敬!

    向前很聪明,他立马做着祷告的手势说到:“愿我们的主,保佑我们朔县老百姓可以平平安安度过这个灾年,愿主保佑尊敬的万尔恩牧师健健康康的!阿门!”

    教民回复道:“是的,主会保佑他们的,阿门!”

    向前说到:“您可以给我一本《圣经》吗?我也想净化一下自己的心灵!”

    教民说到:“把我的拿去吧!愿主永远保佑你!”说完又做了一个祈祷的手势!

    向前回礼。

    说罢,向前拜别了教民,前往神池。

    路上,向前休息的时候就会翻看一下《圣经》,稍微了解一下《圣经》中的内容,这样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从而为后面共产主义精神的传播铺路。

    经过一天的赶路,向前终于到达了万尔恩赈灾的地点,通过不断的打听,向前找到了万尔恩,不过此时,向前并没有直接说自己来的目的,而是诚恳的说是受到万尔恩的感召而来的,想要加入到赈灾队伍当中,万尔恩做着祷告的手势说到:“愿我们万能的主,保佑你这样的好心人!阿门!”

    向前手里拿着《圣经》,也做着祷告状说到:“万能的主会保佑我们所有人的,灾难总会过去,主一定会把好运降临给这些苦难的人的。”

    一番操作下来,向前成功得到了万尔恩的信任,加入到忙碌的赈灾工作当中!

    另一边的李中华,则比向前幸运得多。

    当时的北大,因为蔡校长的一系列举措,已经成为全国的学术和新思潮的中心,朱自清等人先后来这里任,一时名声大噪!

    因此,当李中华说明自己来历的时候,学校校长直接聘用李中华为高中学校的语文老师。

    李中华这边也成功找到了传播共产主义的阵地!

    李中华刚来并没有暴露自己的目的,而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教书,摸一下学校的成分,看看老师学生们对于新思想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