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巴黎
繁体版

6—10章

    6、父亲蒙冤入狱

    上午九点半,“光乾药庄”的大门口,来了一小队荷枪实弹的警察,小队长向柜台上的伙计喊话:

    “喂!叫你们老板出来!”

    马碧明父子,闻声从后面出来:

    “不知老总驾到,有失远迎。请多多原谅!”马碧明一边作揖,一边寒暄。

    “有人举报,‘光乾药庄’非法走私、贩卖违禁物品。兄弟奉命搜查!”小队长说。

    “误会!误会!”马碧明立即解释道:

    “本药庄依法经营中药材、加工中成药,不可能有违禁物品。”

    “兄弟也是奉命行事,请马会长打开库房!”小队长用命令的口吻说。

    马碧明掏出钥匙,交给儿子马德顺,说道:

    “去,把库房打开。”然后,转过头来,对小队长笑着说:“老总,请便。”

    小队长把手一挥:

    “弟兄们,搜!”十名荷枪实弹的警察,一窝蜂冲进屋里。

    库房里,乌烟瘴气,堆积如山的中药材,被翻得乱七八糟。突然,有人大叫起来:

    “这里有东西!这里有东西!”

    在一大堆中药材的夹缝里,发现了一个方方正正的白色包裹。小队长拿起这个包裹,问道:

    “马会长,这是什么?”

    “这?不是我们药庄的东西,请让我看一看。”马碧明伸手想去拿包裹。

    小队长把手一缩,厉声喊道:

    “走!到警察所去说清楚!”立刻掏出一副手铐,不由分说,把马碧明的双手铐上。

    儿子马德顺急了,连忙上前讲理:

    “这东西是什么?从哪儿来的?还没有搞清楚,凭什么抓人?”

    “马小子,这儿没你说话的份儿!”小队长一边说,一边指挥众警察:

    “走!”

    押着马碧明走出“光乾药庄”,正巧碰见周掌柜,从码头上回来,见此情景,周文华大惊失色!

    白沙鱼市口的“春秋茶馆”里,依然像往日一样热闹,白沙的“爆炸性”新闻,立即在茶客们中间传开了。

    有人说:“真没有想到,商会会长马碧明,公然走私、贩卖毒品!”

    也有人说:“听说,毒品是在‘光乾药庄’的库房里,当场查获的!”

    又有人说:“违抗政府的禁毒令!可是要坐牢的呀!”

    还有人说:“他贩卖的是什么海…海洛因,比鸦片厉害多啦!”

    在白沙镇警察所的审讯室里,钟所长正在审讯马碧明。

    “在你的库房里,为什么会有‘海洛因’?”所长问。

    “那不是我的东西,一定是有人栽赃陷害!”马碧明回答。

    “政府会调查的,在没有最后结论之前,不得不委屈你啦!”

    “我是无辜的,快放我出去!”马碧明说。

    第二天早上,一小队荷枪实弹的警察包围了“光乾药庄”,将员工们驱赶到大门口,小队长拿着“布告”,装腔作势地训斥道:

    “‘光乾药庄’库房里发现毒品,老板马碧明罪责难逃,根据‘中华民国禁毒法’,卑职奉命依法查封‘光乾药庄’,全体员工不得离开白沙,随时接受调查,听候发落!”

    随后,小队长指挥众警察,张贴“布告”,将大门、后门,统统贴上封条!

    7、秘密追杀

    第二天,周文华既没有去“康泰大药房”报到,也不敢回“光乾药庄”上班,而是躲在地处白沙“凤鸣街”的家里,心中“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惶惶不可终日。他深知,王浪如心狠手辣,自己一旦卷入了他的漩涡,就会有躲不过的灾难。

    他把妻子朱玉秀叫到面前,小声地说:

    “玉秀,现在外面情况不妙!任何人找我,都不要开门,就说我不在家。”

    “好的。”妻子小声地回答。

    “白沙袍哥会”的王家大院里,毛三正在向王浪如汇报事件的最新的动态:

    “大爷,周文华没有到‘康泰大药房’去报到,也没有去‘光乾药庄’上班。”

    “天黑之前,如果他再不露面,你就到他家里去。”王浪如说着,用手比划出“杀头”的动作,然后,又补充了一句:

    “手脚一定要干净、利索!不留后患!”

    “白沙警察所”的探视室里,马德顺陪伴着母亲,正在探视父亲马碧明。母亲一边搽眼泪,一边说:“碧明,我知道您是冤枉的。您一定要挺住!”

    “爸,肯定是有人栽赃陷害,我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为您报仇!”

    “别害怕,‘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我心里有数,事情的真相,一定会大白于天下。”马碧明从容不迫地安慰妻子和儿子。

    值班警察,在门口大声地叫喊:“探视的时间到了!时间到了!”

    马德顺和母亲,不得不与父亲依依惜别。

    夜深了,白沙闹市区鱼市口,依然灯火通明,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偏远的凤鸣街,早已熄灯瞎火,关门闭户。一个黑影,从鱼市口串到凤鸣街,摸到了周文华掌柜的家门口,敲门三下:

    “咚!咚!咚!”

    “周掌柜,请开门!”黑影轻声说。

    “谁呀?他不在家!”一个女人的声音,在屋里回答。

    “我有急事,快点开门!”黑影提高了嗓门,显得有些不耐烦。

    “他真的不在家!”还是那个女人的声音。

    黑影“砰”的一脚,把门踹开,跨进堂屋,嘴里还骂骂咧咧:

    “真他妈的活见鬼,老子叫门,谁敢不开?”

    那个女人被撞倒在地上,死死抱住黑影的一只脚,拼命叫喊:

    “当家的!快跑!”

    黑影拼命挣扎,无法脱身,突然弯腰,用力掐住女人的喉咙,几秒钟以后,女人松开了双手,瘫痪在地上。

    黑影冲进内屋,只见两扇窗户大开,周文华早已不见踪影。黑影赶紧跑到窗前,向外张望,黑压压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只听到不远处,长江的哗哗流水声。

    黑影返回堂屋,摸摸那个女人,见她还在昏迷之中,立刻关上大门,将她拖进内屋,抱到床上,把上下衣裤扒得精光;那黑影迫不及待地脱掉衣裤,像饿狼一样扑向女人的身体……

    王家大院,夜深人静。王浪如在家里,等待毛三回来复命,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他开始坐立不安,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嘴里还自言自语地唠叨:

    “这…这个毛三,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怎么还没有消息呢?”

    “报告!毛三求见!”大管家前来通报。

    “快!快!快!快叫他进来!”

    毛三爬进门,哭丧着脸,跪在王浪如的面前:

    “不…不好了!周文华跑啦!”

    “笨蛋!你怎么搞的?”

    王浪如狠狠的一记耳光,打在毛三的脸上,随即重重的一脚,将毛三踹倒在地。破口大骂:

    “狗东西!你坏了我的大事!”稍停片刻,他又问:

    “这…这事还有谁知道?”

    “他老婆。我…我把她…她…”毛三上气不接下气,说话不成句子。

    “你把她怎么啦?”王浪如迫不及待地问。

    “我把她…她,掐死,扔到长江里去啦!”毛三说完,就瘫倒在地上。

    王浪如,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如释重负!等他缓过神来,立刻抓起毛三,咬牙切齿地说:

    “马上安排弟兄们,全力秘密追杀周文华!”

    第二天,有人在白沙“东海沱”的长江水面上,发现一具裸体女尸,浑身上下,一丝不挂,据说是被人奸杀之后,抛尸长江的。

    8、聚奎书院求恩师

    白沙鱼市口的“春秋茶馆”里,顾客盈门,座无虚席;茶馆的伙计,提着长嘴茶壶,在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茶客中间,前后左右,忙碌穿梭。

    茶馆,成了白沙镇各种信息的汇总交换站,其中,最火爆的信息,莫过于“商会会长马碧明的贩毒大案”。

    “最新消息,光乾药庄已经被查封!马碧明被正式逮捕啦!”一位较年轻的茶客说。

    “马碧明的案子搞大啦!涉及‘海洛因’好几斤,大大超过了判处死刑的最低限额,江津县法院不敢受理,转到SC省高等法院去啦!”一位上了年纪的茶客说。

    另一位茶客马上接过了话题:“听说,马碧明的案子,是国民政府颁布《禁毒法》以来,在白沙发生的,最大的一起毒品案;上峰非常重视,决定‘杀一儆百’。”

    “根据可靠消息,SC省高等法院,决定在白沙设立‘地方审判庭’,派法官来审判马碧明的案子。据说,川东禁烟督察处的张处长都到白沙来啦!”下一位茶客接着说:

    “这一下,小小的白沙,可要大大地出名啦!”

    在白沙“望江台”家中,儿子马德顺,正在安慰以泪洗面的母亲刘卿治:

    “妈,别哭了。爸的案子,一定会圆满解决的。”

    “听说,案卷已经转到省高等法院去了,要想打赢官司,难啦!”母亲依然泪流满面。

    “他们证据不足。在库房发现毒品,并不等于我爸贩卖毒品。”儿子还在宽慰母亲。

    “不好办啦!库房的钥匙,只有你爸和周掌柜两个人有。现在,周掌柜已经失踪两个多月,听说已经死在外面啦。死无对证,你爸就是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啦!”母亲还在痛苦地叹息。

    “现在是国民政府,孙中山先生推行‘三民主义’,我就不相信没有讲理的地方?”马德顺稍停了一下,想起了一件事,对母亲说:

    “妈,我在黑石山‘聚奎书院’上学的时候,有几位老师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他们见多识广,懂得的法律知识比较多,我想去请教他们,下一步应当怎么办?”

    “好的,快上黑石山,去找‘聚奎书院’的老师请教!快去快回!”母亲同意了儿子的想法。

    风光迷人的黑石山,坐落在白沙镇南郊三公里处,因山上布满了巨大的黑石而得名。山间奇石盘错,岩谷深幽,草木葱绿,古树参天,花香鸟语,鹭鹤翩翩。

    清朝末年,由前清秀才出资,在这里创办了“聚奎书院”。当年,在该校的师生中,人才济济,桃李芬芳,既有晚清秀才、贡士,也有民国文豪、达人,还有多名出国留学归来的洋博士。书院按照西方的教学模式,讲新学、上新课,把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带进了校园,很快名声鹊起,吸引了川东地区的名门子弟,纷纷前来就读,马德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马德顺匆匆行走在黑石山上,古树林中。只见展翅飞舞的白鹭,陪伴着在古色幽香的校园中发奋读书的学弟、学妹们:“九曲池”畔、“夜雨亭”里,到处有吟诗作画的身影;“函谷石”边、“罗汉松”下,一片朗朗读书声。马德顺触景生情,多么留念昔日无忧无虑的学习生活啊!

    可是如今,父亲身陷囹圄,必须尽快找到恩师,设法解救父亲于危难之中!马德顺加快了沉重的步伐,穿过“九曲池”上的一座“镜桥”,来到“聚奎书院”的教导处,找到从法国留学回来的“教导主任”杨剑琴老师,含着热泪,向他倾诉了父亲的不幸遭遇……。

    听过马德顺的哭诉,杨剑琴老师表示非常同情,他说:

    “德顺,我相信您的父亲是无辜的。您是我们‘聚奎书院’培养出来的高材生,从您的身上,就能看到您父亲的为人。但是,法律是一门复杂的学问,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请法律方面的专家来处理。”停顿了一下,杨主任接着说:

    “我有一位同学,和我一起在法国留学,是学习法律的。现在,他在重庆开办了一家‘律师事务所’。我写封信,您秘密带信去找他,他一定会帮助您的。”说着,打开抽屉,取出信纸,写了一封亲笔信,交给马德顺。信封上写着:

    “重庆朝天门,101号,重庆法理律师事务所

    袁金强律师亲收

    内详”

    马德顺喜出望外,立即跪拜恩师,回家告别母亲,连夜化妆,秘密踏上去重庆的征途!

    9、秘密的重庆之行

    第二天,从白沙开来的小轮船,到达重庆“朝天门码头”,船上有一位身穿长衫、头戴礼帽、脚蹬皮鞋,带着墨镜,蓄着小胡子“老板”,这人正是乔装打扮的马德顺!

    当他提着皮箱,从船舷边走上跳板时,突然发现岸上有几个行迹可疑的身影,“白沙袍哥会”舵把子王浪如的打手“毛三”也在其中!原来,为了秘密追杀“周文华”,毛三带领三个杀手,已经提前追到了重庆,在码头上蹲守!

    马德顺镇静地戴好礼帽,扶一扶墨镜,昂首挺胸,目不斜视,俨然一派学者风度!随着下船的人流,从“毛三”等人的身边擦肩而过,走向“朝天门码头”高高的石板阶梯。

    这时,毛三好像突然察觉到了什么,自言自语地说:

    “刚才那个戴墨镜的人,好面熟!”

    他转过头去,看见那个戴墨镜的人,快到码头出口,立刻大声命令道:

    “快追!那个戴墨镜的男人!”

    毛三等四人,立刻冲上台阶!那个戴墨镜的男人,拔腿就跑!

    穿过了几条街巷,确信甩掉了尾巴,马德顺才辗转来到“重庆朝天门,101号”。

    “重庆法理律师事务所”的招牌,非常醒目地挂在墙上。

    马德顺走进律师事务所的门厅,有一位漂亮的前台秘书小姐,微笑着问他:

    “先生,您好!请问您找谁?”

    “找袁金强律师。”马德顺回答。

    “有预约吗?”女秘书又问。

    “没有。但是,我带了一封亲笔信。”说着,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了那封写好的信。

    秘书小姐看过信封以后,拿起了电话:

    “所长,有一位先生,带着一封写给您的亲笔信,找您。现在方便让他进来吗?”

    放下电话,秘书小姐对马德顺说:

    “右手向前,第一个门。请吧,他在等您。”

    袁金强律师,正在伏案处理“卷宗”,听见敲门声,他仍然低着头,说了一声:

    “请进!”

    当他抬起头来,看见一位学者模样的先生,已经站在他的面前。

    马德顺摘下礼帽,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

    “拜见袁大律师!”立即把亲笔信递了上去。

    袁律师说了一声;

    “先生,请坐!”同时,倒了一杯白开水递过来。

    看完信之后,袁律师迷惑不解地望着来人,问道:

    “信上介绍的人,是您吗?”

    “是的!”马德顺回答。

    “为什么这身打扮?信上介绍说是一位年轻人?”

    马德顺取下墨镜,撕下胡须,露出一位英俊潇洒的年轻人!说道:

    “我是秘密化妆,前来求助袁大律师的!刚才,码头上还有人在追杀我!”

    袁律师会意地点点头,按了一下桌上的按钮,那位漂亮的女秘书走进来。袁律师严肃地对她说:

    “一小时之内,拒绝接待其它来访者。所有电话,也不要接进来。”

    “好的。”女秘书说完,立即退出了办公室。

    袁金强律师转过头来,对马德顺说:“请把您父亲的情况,详细说一下吧。”

    “我的父亲,名叫马碧明,在白沙镇上,开办了一家‘光乾药庄’,……。”

    马德顺确信,遇见了救命恩人,立刻迫不及待地,将他看到的、听到的,发生在父亲身边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从“袍哥会舵把子”王浪如上门“借”钱,要求“干股”分红;警察所接到举报,派人搜查药庄的库房,发现白色包裹;父亲被抓到警察所;药庄的周掌柜神秘失踪:周掌柜的妻子被害,抛尸长;一直讲到:“光乾药庄”被查封,父亲被正式逮捕,案卷转到SC省高等法院,等等。讲到最后,马德顺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我父亲是被冤枉的,被人栽赃陷害!恳求袁大律师,伸张正义,仗义执言,为我父亲讨回公道!”

    听完马德顺声泪俱下的控诉,袁金强律师也感动得泪花闪闪。冷静片刻,他对马德顺说:“年轻人,我也相信你的父亲是无辜的。但是,法律是要讲证据的,现在,证据抓在别人的手里;您又没任何证据,能证明别人栽赃陷害你的父亲。即使我完全相信你的话,那法律就未必。法律不能凭感情用事,也不能根据想象定罪。所以,必须要通过法律程序,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才有可能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停顿了一下,袁律师果断地说:

    “我同意承接您父亲的案子,担任他的代理律师,在法庭上为他辩护!”

    10、第一次审判

    一个月以后,“SC省高等法院白沙地方审判庭”,将开庭审理“马碧明涉毒案”。

    小小的白沙镇,第一次执行如此高级别的审判,这是白沙有史以来“破天荒的大事”,惊动了省、市、县三级的法律界人士。他们早早就提前来到白沙,密锣紧鼓,积极活动,进行各种相关的准备工作。

    开庭那天,偌大的“审判庭”,座无虚席。白沙政界、商界、教育界的头面人物,都出现在旁听席上。王浪如满面春风,得意忘形,与邻座的商客们,谈笑风生,握手寒暄。“聚奎书院”的院长、教导主任和几位老师,以及“光乾药庄”的部分员工,也出现在旁听席上。

    马德顺和他的两个姐姐、姐夫,陪伴着母亲,坐在旁听席的前排;紧挨着坐在旁边的,是马家的“娃娃亲家”、“绸缎商店”的老板张家良夫妇,和他们的宝贝女儿、马家未来的媳妇张金凤,还有街坊邻居“豆腐作坊”的杨万年和杨正福父子,他们都以万分焦急的心情,等待着开庭时刻的到来。

    高高的审判台上,安排了三个席位:中间是“审判长”,左边是“审判官”,右边是“川东禁烟督察处”,下面是“书记官”席。审判台两侧,左边是“公诉人”席,右边是“被告律师”席。“被告”席和“证人”席,设立在面对法官的正面和右侧。

    上午九时,书记官高声宣布:“全体起立!请审判官员入庭!”

    审判长和审判官,身着法袍;川东禁烟督察处张处长,身着上校军装,从左侧门鱼贯进入审判席。审判长拿起“法槌”,高声宣布:

    “SC省高等法院白沙地方审判庭,现在开庭!”法槌“啪”的一声,重重地敲在审判台上。

    “请全体坐下!”审判长最后说。

    待众人坐定,全场安静之后,审判长命令:“提被告马碧明到庭!”

    在众目睽睽之下,马碧明身穿囚服,由两名法警押送,从正门步入法庭,走上“被告”席。看上去,马碧明消瘦了许多,但是,两眼仍然炯炯有神,充满了智慧;当他的目光,与“被告律师”席上的袁金强律师,碰撞一下之后,两眼更是充满了自信和力量。

    “被告人姓名?”审判长问。

    “马碧明。”马碧明回答。

    “年龄?”

    “五十二岁。”

    “职业?”

    “光乾药庄老板。”

    “为何犯罪?”

    “我没有罪!”全场发出一片笑声和嘘声。

    审判长拿起“法槌”,在桌上敲了两下,接着说:“肃静!肃静!请大家肃静!”

    待大家安静下来之后,审判长说:“请公诉人提起公诉。”

    一位衣冠楚楚的男子,从“公诉人”席上站了起来,首先,向审判长鞠了一躬,然后大声说: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官,川东禁烟督察处长官:我代表公诉机关,对马碧明涉毒案件,提起公诉。”公诉人趾高气昂地开始发言:

    “马碧明身为‘白沙商会’的会长,知法犯法,涉毒数量巨大,可以归纳为‘八大罪状’。第一,……”公诉人滔滔不绝地罗列了马碧明的八大罪状之后,接着说:

    “根据《中华民国禁毒法》,第六十二条第二款之规定,提请法庭,给予严惩!”公诉人话音未落,马碧明大声喊冤:

    “冤枉啊!冤枉!我没有罪!所谓的‘八大罪状’,完全是‘无中生有,栽赃陷害’!”

    旁听席上,引起了一片骚动。审判长又一次敲响了“法槌”,提醒大家:

    “肃静!肃静!请大家肃静!”稍停片刻,审判长转向马碧明:

    “被告,不许你咆哮公堂!这样,将加重你的罪责!”审判长为了控制住法庭的局面,见机行事,立即改变了话题:

    “现在进行‘法庭调查’。传控方证人:冯五,出庭作证!”审判长宣布进入新的法律程序。

    冯五从法庭右侧门进入,走上“证人”席。

    “证人姓名?”审判长问。

    “冯五。”冯五回答。

    “年龄?”

    “二十二岁。”

    “职业?”

    “袍哥会学徒。”

    “为何作证?”

    “证明马碧明贩卖毒品!”冯五的话还没有说完,马碧明又一次在法庭上,大声喊冤:

    “冤枉啊!冤枉!我没有贩卖毒品!”

    审判长站起来,手握法槌,指着马碧明,大声训斥:

    “你藐视法庭!咆哮公堂!我以审判长的名义,剥脱你的说话权!”说着,将话锋一转:

    “法警!”

    “到!”两个法警,上前一步,立正敬礼。

    “控制住被告!堵上嘴!不准说话!”审判长恶狠狠地,向法警下达了命令,同时再一次“啪”的一声,敲响了“法槌”。

    “是!”两个法警立即分别抓住马碧明的两只手,给他带上手铐,同时把一条毛巾,塞进他的嘴里。

    坐在旁听席前排的儿子马德顺,不忍心看见父亲遭此虐待,立即冲上前去,为父亲解围,被另外两个法警挡住,法庭上一片混乱!

    证人冯五,见势不妙,趁机偷偷溜出了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