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返城知青开始
繁体版

第三十四章:深秋

    唐均从成都回家休息了两天,就去工会报到。

    公会主席姓邵,叫邵景茂,是一个五十出头的老头,外号邵舵爷,是机砖厂领导成员之一。

    之所以有了这么个匪号,并不是说老爷子在旧社会参加过封建会道门,他被人这么喊,全怪刘晓庆。

    就在今年年初,刘晓庆主演的武打电影《神秘的大佛》风靡全国。

    当初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电影厂去距离西关县六十公里的乐山大佛景区取景,很多人都去看,据说当时还有个老太太因为拥挤,掉进护城河摔死了。

    武打片是新鲜事物,电影一经播出,那跌宕起伏的情节,那精彩的打斗,看得人如痴如狂。

    虽然票价三毛一张不便宜,但厂里有青工还是连看五场。

    电影中最大的反派就是沙舵爷,因为跟厂公会邵主席有些像,于是就被年轻人取了个邵舵爷的外号。

    邵主席刚开始被人这么喊的时候很生气,还让厂里狠狠地处分了一个工人,但还是堵不了大家的嘴。

    每天这么被人喊,也疲了。

    渐渐接受,到现在,甚至还学着邵舵爷的样子,在手里搓起了保健球。

    邵舵爷是江南人士,以前在厂里是干工程师的,负责机械,说起话来带着浓重的苏州口音。

    邵舵爷书香门第出身,成分不好,和人说话都很客气,还带着旧社会的味道,见了女士就喊“太太”,比如看到唐均妈妈,就喊“唐踏踏好,唐塔塔吃过饭没有。”

    邵舵爷凡事都看得开了,无所谓了,上班就坐那里看书看报喝茶,什么事都不想管,这简直就是唐均梦寐以求的好领导。

    唐均同志新到一个部门,有心表现,腿脚麻利地扫地檫桌子。

    邵舵爷却搓着保健球道:“你搞卫生有什么意义,你不是作家吗,有时间搞搞创作,实在写不出来,就去图书室看看书,不比你瞎忙有意义?”

    工会有六个人,除了邵舵爷,其他全是唐均阿姨辈的,也都是厂领导的家属和关系户。

    平时的主要任务是管理管理图书室,厂领导开大会的时候布置一下会场,逢年过节联络一下县电影院,请他们过来放一场电影。

    其他时候,反正你按时来点卯就成,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既然大家都这样,唐均也就放心大胆地摸鱼。

    不过,啥事不做还是挺无聊的。

    在办公室坐到下午,跟几位阿姨把该摆的龙门阵摆完,邵舵爷终于派下活来,让唐均在工人俱乐部外面的黑板报上写板书。

    唐均接过稿子一看,顿时感觉法克。

    原来,这是一篇禁书名单。

    厂里很操心青年的精神文明建设,怕青年读这些不好的书,搞乱思想,玷污灵魂。

    书目很长,总计有五十多本,皆为上级定下来的。

    其中有好些都是唐均在未来读过的,有《侠女刺雍正》《冰川天女传》《江湖三女侠》《散花女侠》,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带一个女字,先禁了再说。

    唐均很不以为然,这里面好多梁羽生的小说,梁先生传统文化功底深厚,他的书都是清水情节,别说男欢女爱,男女主角从头到尾手都没牵过一回,到故事结束,不知道怎么的就结婚了。

    连他的书都禁,真是毫无道理。

    说来也怪,金庸的小说竟然没有一本上榜,这有点奇怪。

    另外上榜的书还有大名鼎鼎的《一双绣花鞋》,至于更有名的《少女之心》可不敢看,抓到就要判刑。

    唐均正写着,邵舵爷就背了手在后面看,感慨:“不愧是写出《棋王》的大作家。”

    唐均大喜:“舵爷,我这板书是不是写得很好?”

    邵舵爷点评道:“天马行空,逍遥自在,别具一格,大有道家风格。”

    唐均老脸一红:“那就是写得不好了。”

    邵舵爷依旧直言:“岂止不好,简直是不堪入目。不过,你的长处在写作,字好不好都是细枝末节,郭沫若的字就不好。我让刘踏踏来写吧,她当过两年子弟校老师。今天也没事了,你如果想回家就回家吧。”

    唐均作为国营企业员工的第一天终于结束,如蒙大赦,高高兴兴溜了。

    前世他转正后的工作没有变动,依旧在瓦机房。

    记得那天挖了一天页岩,倒是不累,但浑身都是土,跟庙里的菩萨一样。

    现在因为有了作家的名头,坐起办公室,日子可比当初爽多了。

    许梦娟和唐宁都在家里。

    看到儿子回家,许梦娟忙问:“今天上班怎么样,跟领导和同事相处得如何?”

    唐均随口说道:“妈,你又不是不知道,邵舵爷和几位阿姨都是看着我长大的,还用相处?”

    许梦娟不这么认为:“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现在你在人那里工作,就不是晚辈,而是部下和同事,要摆正自己位置。”

    唐均点头:“那是,那是。”

    正说着话,天上下起了小雨。

    深秋到了,在没有温室效应的八十年代,四川的秋天温度低。

    许梦娟的毛衣已经打好,掏出来让唐均穿上,尺码正好。

    因为下雨,许梦娟就拿出伞让唐宁给父亲送去。

    唐宁正在写作业,唐均接过伞:“你继续做,学习就是学本事,学会了本事是自己的,我去吧。”

    刚出门不两步,斜刺里就跳出来一个人:“小均,你这是要去哪里。”

    来人正是孟卫军。

    唐均问道:“啊,是卫军,班上得怎么样?”

    孟卫军说了一下自己的近况:“今天第一天报到,跟了个师傅,我们在矿山上转了一天,反正就是检查输送带有没有破损的地方,给轮儿上油。你知道我是个闲不住,成天在山上跑,心里舒服。师父喜欢我力气大,人活泼,大家相处得也好。这工作我很喜欢,关键是钱多。小均,如果不是你,我现在还在瓦机房。”

    唐均暗自鄙夷:“你跑来找我就是为了说一声谢谢?你如果真要谢我,就回家揣起钱和粮票请我到馆子里搓一顿。”

    孟卫军直接忽略了唐均的话,掏出烟狠狠地抽了半天,自顾自说了起来:“小均,你是作家,我听人说,作家最懂得人情世故,我心里有道坎过不去,你一定要帮帮我。”

    唐均看他满面少年维特之烦恼,忽然明白:“是不是和魏秀雅的事,你们还没有进展?”

    孟卫军嗯一声,点点头:“小均,秀雅不是喜欢看书吗,我说你那首诗是我写的,谁知道后面弄成那样,我都没脸见她了。”

    唐均也郁闷:“这事确实是个意外,都怪我三叔公,我也不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