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返城知青开始
繁体版

第三十五章:笑谈

    孟卫军一支烟抽完,又点了一根:“小均,我不怪你,从那天起,我看到秀雅都是躲着走的,也有点死心了。”

    “那你今天还来找我做什么?”

    “我这不是转正式工了吗?”

    唐均瞬间明白孟卫军的心思,这哥们儿出了个大糗之后,确实也没脸去见魏秀雅。

    不过,他是正式工了,这年头正式工可不得了。

    国企待遇好,工作体面,打个比方,相当于后世的中产。

    孟卫军现在是正式工了,感觉自己的底气又起来了,决定继续追求厂花。

    不过,前番弄得实在太尴尬,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来请唐均这个发小出个主意。

    唐均嗨地一声:“卫军,不就是搞对象吗,你弄得这么复杂。魏秀雅喜欢什么,有什么爱好,你投其所好就是了。”

    孟卫军还是不够明白:“我刚才不是说了吗,她喜欢读书,喜欢文学,我这才送诗的。要不,你再帮我写一首?”

    唐均一听头都大了:“还来?卫军,真没有用的。现在爱好文学的青年多了,并不是他们真的喜欢读书,喜欢诗歌小说散文。主要是这个时代比较特殊,人们的精神生活贫乏。除了读书,就没有别的乐子。是文化产品稀缺,才造成了这个特殊现象。而且,有的人看书读书,其实也就是赶个时髦。”

    再过个几年,等电视机录音机普及了,大家日常的娱乐消遣就会转向电视和音乐,再然后是电子游戏。

    就唐均所知道,魏秀雅现在是喜欢读书,但后面就会成为狂热的电视迷。

    到九十年代就会迷上打麻将,一打就是四五个小时,连饭都是孟卫军送到麻将馆里去的。

    再后来,那两口子去了南方做生意,听说还发了财,因为和他们断了联系,具体情况如何,唐均也不知道。

    但唐均可以肯定地说,魏秀雅并不是文学女青年。

    孟卫军想靠写诗获得美人芳心就是做无用功。

    “那究竟该怎么办呢?”孟卫军唉声叹气,又开始抽第三支烟。

    工人收入低,抽的都是不带过滤嘴的平嘴烟,烟丝糊满了他的嘴唇。

    再看到孟卫军悲伤的表情,唐均有点好笑,拍拍发小肩膀:“我说过,你们的姻缘是老天注定的,老天爷最大嘛!魏秀雅这个人我还是了解的,看起来大大咧咧,其实挺懒,挺依赖人的。你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关心她,比如帮她家打蜂窝煤洗洗衣服做做饭拖地扫地什么的,反正就是闷头干活,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她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开始依赖你,也就接受你了。还有一点很重要,你先得让魏秀雅的父母喜欢上你,切记,切记。”

    确实,在记忆中,卫军追求魏秀雅的时候就成天跑人家里去,见到活就抢着干,干完就跑。

    魏秀雅既有点觉得自己堂堂厂花嫁一个普工有点亏,又享受宋卫军的照顾和服侍,不主动不点头不拒绝。

    后来还是她父母忍无可忍,直接包办,让两人凑成一对了事。

    孟卫军眼睛一亮:“嗨,小均你还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现在就去找魏秀雅,雨伞给我。”

    “你拿伞干什么?”

    “秀雅今天上班,应该是没带伞的,我要去接她。”

    说罢,就抢了伞兴冲冲去了,害得唐均淋了一脑壳雨。

    看到唐均父子光着脑袋狼狈回家的样子,许梦娟开始唠叨:“让你给你爸送伞,伞呢?天开始冷了,感冒了怎么办?多大的人了,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淋雨要生虱子的。”

    唐宁直接科普起来了:“老师说了,跳蚤是昆虫,依靠卵传播。淋雨就生跳蚤,没有科学依据。我们班的赵小华去乡下老家住了一晚上,被惹了跳蚤,头发里全是白花花的虱蛋,用指甲一掐吧嗒吧嗒响,可清脆了。”

    唐均一身都麻了:“你住口,以后离那个不讲卫生的同学远点。”

    唐德文很是欣慰:“小均,你是对的,为朋友就得两肋插刀。你帮助了别人,以后有事,人家才肯帮你。人情嘛,有来才有往。人是群居动物,不是生活在空气中,任何人都做不到万事不求人。”

    老头子不忘给孩子传授人生的经验,虽然他的经验好像在未来也没有什么用处。

    唐均后来听人说,孟卫军兴冲冲跑去接魏秀雅下班后,惨遭拒绝。

    厂花直接给了卫军一个卫生球白眼,和另外一个同事挤伞下走了。

    风雨中,隐约传来二女的笑声。

    孟卫军也气坏了,索性依照唐均叮嘱,把脸揣怀里不要。

    第二天就跑人家里去,帮魏秀雅做饭。

    又是淘米,在水龙头下把大米反复揉搓,一搓就搓了十分钟,搞得魏秀雅的妈妈都受不了。

    “卫军,别淘了别淘了,一斤米经你这一淘,要折进去二两。我们一家四口每月才多少定量,月底吃什么呀?”

    孟卫军也不说话,闷头回家,抓起家里的大米,就把中山装四个兜塞满,连裤兜也不放过,送到魏秀雅家里去。

    唐均听到这桩笑谈,脑壳都大了。

    从那次以后,孟卫军是家里有什么,就偷摸着给魏秀雅带过去。

    看到那边有什么活,立即挽起袖子干,反正就耗这里了。

    孟卫军的追妻一人行且不说,唐均的日子过得越发舒畅。

    工会平时没事,唐均就在办公室里写东西。

    上次在成都不是和任月萍任大姐聊过再弄一个短篇小说的事情嘛?

    那个故事是后世网络上的段子。

    其实故事很简单很过时的烂梗,真发出去,属于要被网友群嘲的对象,但放在八十年代,却显得很新鲜很有趣。

    任月萍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鼓励他尽快写好。

    唐均本意是要抄一部长篇小说赚大钱的,但他一直没想好抄什么,生活还得继续,他手头的钱也不多了,反正闲着没事,不如先把这个短篇弄出来。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自己第一次靠自己的本事写作,起头是有点难度。

    唐均先在图书室把这一期的几本文学期刊读了,又琢磨了半天这个时代的小说的故事结构遣词造句,等到心中有底了,就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写起来。

    当然,写的时候需要把时代背景换到现在,人物的语言行为也得符合时代特征,这有点难度。

    刚开始写得磕磕绊绊,坐那里半天硬是凑不出几个字。

    慢慢地,就开始顺起来。

    不过一星期,终于搞出一篇四千字左右的文章,真是要了亲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