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就是苟
繁体版

第4章 报到

    有些家庭和睦美满,让人如沐春风;有些家庭平平淡淡,波澜不兴;有些家庭如人间地狱,只有无尽的争吵甚至打骂。

    王羡渝是独生子,又是留守儿童,从小随爷爷、奶奶长大,是个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感情内敛的人。

    俗话说,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橡根草。

    很多时候,留守儿童几乎等同于孤儿,他们的成长环境,想想都可怕。

    王羡渝的父亲王国义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勤劳朴实,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忠厚善良,不苟言笑,一棍子打不出个屁来。年轻的时候还好,身强体壮,随着年岁渐长,尤其是当了厨师之后,那叫一个膀大腰圆!简单来说,就是严重发福了,这可能是厨师的宿命?

    王羡渝的母亲许秀娜是个传统的家庭妇女,温柔善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慈祥而又严厉。

    总之,一家三口都是比较沉闷的性格,都不太会说话。

    再加上在外面忙碌了一整天,笑脸应付各色人物,回到家就更不想说话了。

    所以,一家人就有点过于平淡乃至于显得有点冷漠了。

    王羡渝下了长途大巴车,晃晃悠悠间走出汽车站。没搭理站外那几个拉客的私家车主,这特么多半是黑车司机,万一出点事儿可没人管。

    老王可是守法的大夏好公民,坚决不碰黑车。

    走到大街上拦了个出租车,绿色的。

    看不到熟悉的黄色法拉利,王羡渝还真有点不习惯。

    “走哪里?”

    等老王钻进出租车,司机扭头询问。

    “清江山水小区。”

    老王报上地址,转头看向车窗外,思绪飘远。

    很近。

    巴掌大的小县城,远也远不到哪里去。

    十来分钟之后,王羡渝回到了记忆中的清江山水小区门口。

    十来年前,辛苦了一辈子的王国义许秀娜夫妇看着房价节节攀升,再创新高。咬咬牙,掏出半生积蓄在东安县城区买下了一套老破小。

    贷款!

    房地产经济似乎是所有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不可或缺的推手和助力,是拉动GDP和整个经济的根源。

    但也仅限于GDP数据好看,其实全是泡沫,是空中楼阁。

    一戳就破。

    看着眼前这老旧的小区,老旧的楼房,老旧的电梯,王羡渝无语凌噎。

    王羡渝想不明白,完全理解不了,老爸老妈怎么会挑这么一破地儿。反正都是贷款,怎么就看中了这里呢。

    还特么死贵死贵的。

    王羡渝在家里就像是多余的存在,家里任何事都不会跟他商量。与他二叔、三叔、大舅、二舅、三舅家完全不一样。

    有时候老王有些羡慕他那几个堂兄弟表姐妹,他们才像是家里的一份子,虽然没有决策权,至少是有建议权的。

    王羡渝像个孤魂野鬼似的长期飘荡在外,大城市容不下他的肉身,故乡的小县城装不下他的灵魂。

    这世界的繁华与他无关,老王游离在世界之外。

    要是能餐风饮露就好了,那是老王向往的生活。

    也就是瞎想想而已,老吃不了那苦。

    要不是现代社会网络发达,老王可能早疯了。也或许会像许立志一般,困在自己的小世界走不出来,最后抑郁自杀。

    回到家之后,许秀娜已经把他的卧室收拾好了。

    王羡渝一年到头也就过年的时候回家住那么几天,他的卧室早就堆满了各种杂物。

    要是老王不提前通知许秀娜,估计今晚就只能睡客厅了。

    王国义和许秀娜都在门店忙着,家里就王羡渝一个人。

    稍微收拾下行李,老王闲着无聊,干脆打开快抖看小姐姐跳舞。

    时间嘛,就是用来浪费的。

    快到饭点了,正是饭店最忙的时候,老王不想现在去跟顾客们抢位置,也不想在家自己做饭,只能等到饭点过了再去吃饭。

    以前他们家饭店离家里近,老王要是懒得出门,许秀娜就会在饭点前把饭菜送回家。

    只是门店房租一年比一年贵,近几年更是越涨越离谱,辛辛苦苦忙碌一整天,最后一算账发现全是给房东打工了,一个月白干!老老王夫妇没办法,只能搬得远一点咯。

    正刷着小姐姐,许秀娜一个电话打了进来。

    “吃饭没有,过来吃饭啦。”

    母亲的声音传来。嗓门贼大。

    “要得。”

    挂断电话。王羡渝朝自家饭店的方向走去。

    吃饭的时候,老老王夫妇问了一下新工作的具体情况,老王大致介绍了一下。

    “这个是不是有点危险啊,要不还是算了?”

    许秀娜有些担心。

    “没那么危险。喝口水都可能被呛死呢,难道不喝水了?有什么好担心的,都是命。”

    王羡渝浑不在意。

    王国义撇了老王一眼,没说话。

    “哼!”

    王秀娜有些不满,却也不知道该说些啥。

    又是枯燥乏味的一天。

    第二天一大早,许秀娜煮了面条。

    除非需要款待客人,否则厨师在家一般不做饭。

    吃完早餐,老王就准备前往东安县异常事务处理部驻地报到。

    清江山水小区门口,王羡渝又拦下了一辆绿色计程车。

    十来分钟之后,汽车终于七拐八拐的到了目的地。

    宜东街57号。

    “尼玛,怎么你们都喜欢躲在这种鸟不拉屎的破地儿。就这么见不得人吗?”

    老王心里嘀咕。他不仅是个死宅,还患有重度路痴症,没治了。

    与应天市异常事务处理部市总部一样,东安县的驻地也是相当偏僻,而且房子外表看起来也很破旧,简直像是快要被拆除的老旧危房。

    也许这就是大隐隐于市吧,谁能想到异常事务处理部就在这么个破巷子里。

    推开充满岁月气息的大门,王羡渝踏入驻地内部。

    外面看起来不怎么样,这里面装修得还是相当不错的。

    一楼是一个打通的大厅,明晃晃的灯光下,光滑的地板还反着光,各种训练器材仿佛泛着光亮。大厅中央是一个擂台,正对大门的墙壁上挂着“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

    看起来像是一个武馆。

    一个正在空地上练拳的男子转身望向王羡渝,目光审视中带着疑惑。

    他留着板寸,穿着军装,比老王略高,看起来很是强壮。

    “你好,我是新加入异常事务处理部的队员,请问该找谁报到?”

    王羡渝出声询问。

    “跟我来。”

    硬朗的声音的传来,板寸头男子向楼梯口走去。

    老王连忙跟上。

    一楼是打通的训练场地,二楼是办公区,分成一个个小房间,房间门口贴着标识牌。

    板寸男带着王羡渝走到一个写着“队长”标识牌的房间门口,抬手敲门。

    “进。”

    一个浑厚的声音传出。

    听声音就知道是个威武的汉子。

    “队长,新队员来报到了。”

    板寸男推开门。

    “好,你忙去吧。”

    王羡渝走进办公室。

    灵岩州应天市异常事物处理部东安县分部队长李庆山,从部队退役之后,担任东安县武装部副部长,是一位早早踏入暗劲层次的武夫。他习武多年,曾经是大夏某支特种作战部队的兵王,极有威严。

    暗劲武夫,在整个武者序列中,属于绝对的中坚力量。

    毕竟现在的最高武力也就是化劲宗师。

    异常事物处理部正式成员分为文职和武职。

    目前东安县驻地只有一名文职,加上刚来的王羡渝,包括队长李庆山在内,武职成员一共也就五个人。

    整个异常事物处理部本来就缺人,这种山旮旯地方就更没人愿意来了。

    除了楼下那个叫舒永强的寸头军装男子,另外两位队员今天都出去执行任务了。

    听说林场那边有怪异的野兽袭击了人类。

    警察解决不了的问题,通常会请异常事物处理部这边辅助。

    或者有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报警平台那边也会直接交给异常事物处理部处理。

    外出执行任务时一般是两人一组,一个负责远程压制,一个负责近战解决问题。

    也就是说,一个队员能玩儿枪,另一个队员只能玩儿刀。

    但东安县分部这边暂时没有自己的靶场,所以现在只能借用兄弟部门的靶场练枪。

    异常事物处理部内部武职人员都要求修炼一门统一的刀法,与从“现代内家拳”网站上获取的基础拳法一样,都是《现代内家拳》1.0版本中的配套刀法。

    不过这种使用武器的打法是不允许民间私自流传的,所以王羡渝刚刚才在本部门内部网络中获得刀谱。

    现在老王只能先扫一眼,之后再抓紧空闲时间练练刀。

    可怜王羡渝仙气飘飘的白衣剑客梦还没开始就碎了。

    异常事物处理部的队员配备了特制的防护战衣、短匕首和长战刀,军方出身的队员还有配枪。一般只能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穿戴。这些战备物资存放在地下室仓库中。因此晚上需要轮流值夜,就是睡在电话旁边,以防突发事件,同时看守战备物资。

    异常事物处理部内的公职人员薪水还不错,薪资构成包括职级工资、岗位津贴、任务奖金和福利补贴。职级与自身武学境界挂钩,武学境界虽然不等同于战斗力,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福利补贴就比较宽泛了,这也是武者都愿意呆在大城市的原因。

    终于,经过数年蹉跎,王羡渝同志又能领到工资了,不至于出现坐吃山空到饿死的风险。

    最重要的是,他可以花费大部分金钱用来购买修行资源,加快修行的进度。

    一条咸鱼单身狗,存钱是没有意义的。

    还能促进消费经济,一举两得,王羡渝果然是大夏的好公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