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说穿越简单的?
繁体版

第三十章 荀彧上门

    这硝石制冰的手段是唐朝末期的人们发现的,这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不算是什么秘密。

    刘星遣人购买了石碾子,各种大缸,木盆,开始了自己制冰的准备。

    先是用石碾子把硝石碾成粉末,撒在装满水的大木盆里,然后奇迹发生了。

    在众人试探下,水逐渐变得冰凉,已经接近冰点。

    刘星端来一小坛子准备好的糖水,放在盆里,然后继续朝盆里添加硝石粉末,同时用筷子继续搅拌木盆里的水,好让硝石粉快速溶解。

    很快,小坛子里的糖水开始凝结。

    刘星眼疾手快的把一些竹筷插在快要结冰的坛子里,继续搅动木盆里的水。

    终于,小坛子里的水变成了一坛子冰块,刘星拿起坛子,放在一个石凳上敲碎。

    让人拿来锯子把插了许多竹筷的冰分割,每人分了一串自制的“冰棍儿”,这才拍了拍手:

    “都学会了吧,这大盆里的水可以反复使用,每制一坛冰,把大盆里剩下的水放在锅中烧干,又会得回硝石粉末。”

    徐晃嗦着冰棍儿问道:“大哥,这么做是不是有点太费事了,硝石不贵,还不如去坊市买呢。”

    典韦也嘟嘟囔囔的说道:“这么做好是挺好的,只是会不会太费坛子了?”

    刘星对典韦这厮无言以对,是啊,但是他说的属实没毛病,坛子的成本太高,这么天天弄会赔钱的。

    对于徐晃的问题,他倒是给出了回答。

    “这制冰的手段很容易复制,若是咱们大量的买入硝石,那说不准就会被有心人盯上,到时传扬开来,咱们如何制冰赚钱?”

    徐晃这才了然,对自己家这位公子愈加的佩服。

    出门去了烧制瓷器的店铺,刘星定做了几款模具,有那种方形的制作大块冰的,也有一些带格子制作冰棍的,总算是解决了“费坛子”的难题。

    三日后。

    颖阴四周的坊市间出现了一批少年,他们身背竹筐,筐里麻布垫了许多层,里面是一个木箱,木箱中分上下两层,放着一些冰棍儿。

    这是刘星授意的,由冰棍儿打开市场,吸引一些文人学子的注意。

    很快,一根价值50钱的冰棍儿被一传十,十传百的抢购一空,引起了颖阴县城中一阵吃冰棍的热潮。

    在这个年代,穷人家的孩子是没有条件念书的,所以能读的起书的人最次最次也是寒门子弟。

    可别以为寒门子弟就是穷的代表,寒门好歹还有个门,那是大家族落魄之后的称呼,在寒门之下还有农户,佃户,奴隶等等。

    凡是自称寒门的士子,说明祖上都曾经辉煌过。

    果然,在刘星的刻意安排下,冰棍儿和冰块的售卖引起了当地士族荀家的关注。

    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这一日,荀家大院中。

    荀彧拿着下人奉上的冰棍儿嗦着,享受着甜美的滋味,啧啧感叹道:“发明此物的人当真有才,这炎炎夏日能吃上一口确实是一种享受。父亲,你说这冰块里为何会有甜味,蔗糖的颜色不应该是黑色的吗?”

    客厅首座,荀绲也品尝着冰棍儿疑惑道:“这只有一种可能,其中加入了蜜糖,可是蜜糖的获取殊为不易,这小小的冰棍儿只卖50钱,当真令人疑惑。”

    转头看向下人:“你说这冰棍是在坊市中购买,可知是何人所做?”

    那下人连忙回道:“回老爷,确实是一群少年在颖阴四周坊市售卖,且不仅仅售卖这冰棍儿,还有巨大的冰块出售,一斤仅售5文钱。”

    荀绲闻言,思索了一下:“这可就奇怪了,这天气怎会有如此之多的冰售卖,我荀家也是大族,有冰窖藏冰,但是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如此挥霍。”

    荀彧在一旁说道:“父亲,不如打探一下这冰的来路?”

    “也好,就由你去办吧。”

    ......

    这一日,刘星在院中琢磨着豆腐的制法,正拿着水泡过的豆子在一个小石磨上磨着。

    徐晃前来禀告:“大哥,有一少年求见。”

    收集着小石磨四周流下的豆汁,刘星头也不抬的问道:“拜帖上写的什么名字?”

    “写的是荀家荀彧,想来那少年并未及冠,没写表字。”

    刘星手上的动作一顿,心说:可算是来了。

    “那就请他进来吧。”

    收拾了一下衣衫,对身旁的典韦:“兄弟,把这半桶豆浆拿去后面,让人煮开,记得放些白糖进去,我要招待客人。”

    然后自顾自的进了前厅。

    坐下后不久,徐晃带着一名少年进来。

    刘星上下打量了一番,见他一袭青衫,约一米七的个头,腰间挂了一块造型精美的玉佩。

    荀彧开口:“荀家荀彧,见过公子,不知公子怎么称呼?”

    “原来是荀公子,在下刘星,字鹏举,不知荀公子此来有何事?”

    “可是作下悯农一诗的刘鹏举?”荀彧有些吃惊,更对坊间冰的来源产生了疑惑。

    “正是,荀公子请坐,徐晃,去后厨看看,豆浆熬制的如何了,催一催。”

    荀彧坐下,随即开门见山的问道:“刘兄,近日我发现坊市之中有冰块和冰棍儿售卖,多方打听之下才知出自你手,我父对此颇感兴趣,不知你我两家可有合作的可能?”

    刘星装作思索的样子,抻了一会儿,这才说道:“我本就是河东郡人,在此只是游玩路过而已,合作之事可行,但不知利益如何分配?”

    荀彧见有门,试探道:“五五分账?”

    “五五分账嘛,也不是不行,不过我有更好的方式。”

    “愿闻其详。”

    “原本这制冰之术就是小道,我愿与荀家共享,不插足荀家的制冰生意,但是荀家要遣人开一条前往河东郡的商路。”

    不等荀彧开口,刘星继续道:“我庄上产酒,产糖,产盐,产蚊香,各种奇物供不应求,唯独缺粮,若是荀家能打通商路,我愿以庄内产出,换取一些粮食,不知公子可能做主?”

    “此事干系重大,彧不能做主,公子不妨随彧前往荀家,与家父商谈?”

    “也好,那就走上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