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说穿越简单的?
繁体版

第三十一章 做客荀家

    门外徐晃带着两名少年走了进来。

    给刘星和荀彧分别摆上一个陶碗,把热腾腾的豆浆倒在碗中。

    然后在两人的碗旁各自放了一小杯白糖。

    刘星端起豆浆浅尝了一口,感觉甜度不够,随手倒了些白糖进去,这才招呼荀彧:

    “来,尝尝我刚做出的豆浆味道如何,那边上的是我庄上出产的白糖,可随意添加。”

    荀彧开始还以为是盐,所以没怎么在意,但听到白糖一词,立马就联想到了外面坊间售卖的冰棍儿。

    用手捏起一小撮,放在口中品尝,急声问道:“刘兄,这白糖也是你庄上的特产?不知可否传授制糖之法?”

    “荀公子,你这可就不怎么礼貌了,这是我庄上糊口的手艺,不外传,不如先尝尝豆浆的滋味如何?”

    荀彧这才端起碗,尝了一口“豆浆”,然后赞叹道:“荀某自诩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然来到刘兄府上居然有一种见识浅薄的感觉,刘兄真乃奇人也。”

    徐晃在一旁插言:“我家大哥可厉害着呢,三月间从无到有,建设起数千人居住的庄园,如今日入数百贯,所创之物,无不大卖。”

    荀彧皱眉:“刘兄分明是有大才之人,何苦经商与那小民争利?此举是不是有些......”

    刘星摆手道:“士农工商,商在你眼中是低贱之人,可在我看来不是,我初至河东之时,身无分文,手无缚鸡之力,不经商如何活的下来?再说,商业在我心中才是强国的根本,比之农业还要重要。”

    “可人人经商逐利,何人肯耕作田地?到时候天下百姓总不能用铜钱果腹吧。”

    “这就涉及到更高的层面了,有关天家之事,不便多言,荀公子,这豆浆再不喝就凉了。”

    正所谓话说一半,最是勾人,刘星这次是给荀彧埋下了一颗求知的种子,让他对自己的言论产生兴趣。

    果然,荀彧见刘星止住话题,碗中的豆浆也没什么滋味了,囫囵喝完,催促道:

    “刘兄,还请移步,咱们去我家中详谈。”

    刘星点头,吩咐徐晃:“你去拿上五斤白糖,二十盘蚊香,再拎五坛骄阳过来。”

    ......

    来到荀府,荀彧把刘星的来意向荀绲诉说了一番后:“父亲,我觉得这个刘鹏举所做出来的一系列举动颇有深意,否则何必从颍川买粮呢?”

    荀绲抚须道:“既然看不透,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只要有所求,那么必然会露出马脚,再说了,我荀家之人也不是那么好骗的。”

    “那刘鹏举还在客厅候着呢,孩儿已安排宴席,还请父亲移步。”

    “嗯,走吧,莫要失了礼数。”

    来到客厅,荀绲人未至,声先到:“哈哈,贵客临门,未曾远迎,是老夫怠慢了。”

    随着荀绲走入客厅,刘星赶忙起身:“荀叔父客气了,是小子叨扰了才对。”

    转身对徐晃使了个眼色,徐晃赶忙把带来的礼物一一取出,放在桌上。

    “叔父,这是小子庄上的一些特产,不成敬意,还望叔父笑纳。”

    荀绲一边客气,一边上前打量:“小友太客气了,不过这些东西除了酒坛,老夫属实未曾见过,不如就给老夫介绍一番如何?”

    刘星也不矫情,一一介绍了自己的白糖,蚊香,骄阳。

    荀绲这才命人去取火烛,随意的捏了一撮白糖品尝。

    “嗯,不错,不知这白糖售价几何?”

    “十五贯,我与那河东卫家有合作,这是他们从我手上买糖的价格。”

    “十五贯,倒也值这个价,就是不知这白糖产量如何?”

    “此物极难提炼,所需工序繁杂,每日能产40斤左右,但有一半需要供给卫家。”

    转头望向最后的五坛骄阳,荀绲似乎不是很看好的说道:“我荀家也有酒坊,不知这骄阳酒售价几何?”

    刘星一脸自豪:“我这骄阳,卖5贯一坛,给卫家的价格是4贯两百钱。”

    荀绲一脸不可置信的看向刘星:“这酒一坛要5贯?这怎么会有人买?要知我家酒坊所酿的上等醇酒才卖百钱一斗,小友莫要说笑。”

    伸手拍开一坛骄阳的泥封,揭开坛口的盖子,一股浓郁至极的酒香飘荡在荀家客厅之中。

    自信道:“还请叔父品鉴,看我的骄阳值不值五贯铜钱。”

    被酒香勾动了馋虫的荀绲赶忙取来一个茶碗,倒满了酒,小口的品尝着。

    “嗯,不错,酒香醇厚,其味甚烈,好酒,好酒啊,却是老夫误会小友了。这酒在老夫看来,莫说5贯,便是10贯也会有人趋之若鹜的求购。”

    “想来令公子已经向叔父说了我的想法,这商路一事叔父可能做主?”

    “那是自然,此事我应下了,不知小友还需要其他的什么货物吗?”

    刘星继续给荀家人下套子:“我自幼得高人指点,习得仙术,可知晓未来一角,所以眼下只缺粮,不缺其他。”

    荀彧好奇:“刘兄,彧不信,怎么可能有人知晓未来,若是真能看到未来,那加以改变之后的未来,还是未来吗?”

    刘星有点傻眼,荀彧这货有点意思啊,脑洞够大,但是对于自己的眼界来说,还是窄了。

    “我知晓的未来就算改变,那你又怎么知道改变过了呢。”

    “那刘兄如何证明?”

    刘星转头看向徐晃:“徐晃,还记得我跟你打赌时说过的话吗?”

    徐晃点头,开始复述了起来:“公子在4月见徐某之时曾说:本月末,陛下会以太常袁隗为司徒。五月,庚申,永乐宫署灾。八月,起四百尺观于阿亭道。十月,太尉许彧罢;以太常杨赐为太尉。帝校猎上林苑,历函谷关,遂狩于广成苑。十二月,还,幸太学。如今前两条已经应验,并州刺史张大人还在永乐宫大署之际捞得一些好处。”

    荀家父子对视一眼,均看到了对方眼里的震惊。

    要知道这预测的可都是天家之事,哪里能是刘星这等小民可以左右的。如今已应验两条,那么后面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