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唐跑图游戏要逆天了
繁体版

第二十八章 亲事

    不一会儿,武则天走了进来,她身穿华贵的凤袍,脸上带着微笑,但眼中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寒光。

    “陛下,”武则天轻声说道,“臣妾听闻昨日泰山祭坛上空出现了霓虹异象,不知陛下对此有何看法?”

    李治心中暗叹,果然来了。他面不改色地说:“此乃天地感应之神明赞许之兆,皇后有何高见?”

    武则天轻笑一声,“陛下所言极是。不过,臣妾想,这异象或许还有更深的寓意。”

    李治眉头微挑,“哦?皇后有何高见?”

    武则天缓缓说道:“长生公主立下赫赫战功,又亲手献上扶桑国玺,这异象或许预示着公主将成为我大唐的栋梁之材。然而,平阳公主前车之鉴,也会给陛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李治心中暗叹武则天的敏锐和机智,她显然已经察觉到了自己扶植李简的意图。

    于是李治笑道:“皇后所言有理,但长生公主立下如此大功,朕总不能不赏,况且这异象乃神明赞许之兆,朕想借此机会加封长生公主,以示嘉奖。自己的女儿,皇后总不至于忌惮吧?”

    武则天听后,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恢复平静,“陛下圣明,您如果不觉得忌惮,臣妾自然不敢有异议。”

    当日,李治便下诏加封李简为“镇国公主”。

    这一举动在朝廷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与此同时,在长安城的府邸中,李简也接到了加封的诏书。她看着手中的诏书,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

    这场攻灭扶桑的战争固然收获巨大,却也让自己被李治武则天忌惮了。

    她知道,自己正处在一个政治漩涡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卷入深不见底的深渊。

    李简将诏书仔细收好,起身走向屋外。

    她抬头仰望天空,那片辽阔的蓝天仿佛和千年以后一样,自己的心情却毫不相同。

    李简决定,接下来一段时间要保持低调,闭关不出门了。

    而远方的长安城中,李治和武则天也在暗中观察着李简的一举一动。他们心中的忌惮并未因加封而减少半分,反而更加深了对李简的警惕和防备。

    然而,他们也清楚,此时的李简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轻易掌控的公主了。

    怎样将李简的势头打压下去,成为了李治和武媚娘这段时间考虑的事情。

    夜色中,武则天与李治并肩坐在御花园的凉亭下,月光如水洒在两人身上,周围一片宁静。

    “陛下,”武则天轻声开口,“长生公主的声望日盛,非社稷之福啊。”

    李治叹了口气,“我又何尝不知?但长生毕竟是我的女儿,我怎能忍心对她下手?”

    武则天转过头,目光直视着李治,“陛下,非是臣妾狠心,但权力之争,从来都容不得半点温情。长生公主若有心争权,她便会是我们的敌人。”

    李治沉默了许久,终于点了点头,“那你说,我们该如何做?”

    武则天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们不如双管齐下。一方面,为长生公主选一位驸马,让她有了家室之累,或许能减少她对权力的渴望。”

    “那另一方面呢?”李治皱眉问道。

    “另一方面,”武则天顿了顿,“她最大的影响力,都在军中,不如将她培养提拔的几位将军划到太子名下,自然就没有威胁了。”

    李治听后默然许久,最后深吸一口气,“就依你所言吧。但愿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

    次日,李治便下旨为长生公主选婿。消息一出,朝廷上下一片哗然。许多人都看出这是皇帝和皇后对长生公主的打压,但无人敢言。

    而李简在接到旨意后,只是淡然一笑,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天的到来。她知道,这场政治斗争自己无法避免,但她也绝不会轻易屈服。

    从选婿人选上看,李治倾向从亲戚中选,比如城阳公主的儿子薛绍或者周国公贺兰敏之;皇后武媚倾向从高门大户中选。

    双方各执己见,一时之间难以决断。而朝廷中的大臣们也纷纷表态,有的支持皇帝,有的则站在皇后一边。这场选婿之争,似乎变成了皇帝与皇后之间权力斗争的一个缩影。

    李简身处漩涡中心,却出奇地平静。她知道,无论选谁为婿,都改变不了她所处的政治环境。

    她更关心的是,如何在这场斗争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建立更大的功勋,让别人无法轻易摆布自己。

    李简决定另辟蹊径。

    她去找了吐蕃。

    乾封元年,五月,吐蕃提出了求婚,希望长生公主能下降吐蕃,成为现任赞普芒松芒赞的可敦。

    高宗李治并不愿意答应这门亲事,觉得没面子。

    皇后武则天却松了口。

    “媚娘,长生是我们的亲生女儿,虽然其能力和声望过高,会对太子不利,但你真的舍得让她远嫁吐蕃吗?”高宗疑惑地问道。

    武则天微笑着看向他,深邃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光芒,“陛下,你还不了解我们的女儿吗?她有着非凡的才能。我相信她去吐蕃,一定会带给我们惊喜。”

    说完,武则天转向李简,“长生,你愿意去吐蕃吗?”

    李简站在一旁,听到母后的询问,深吸一口气,然后坚定地点了点头,

    “父皇、母后,我愿意去吐蕃。身为大唐的公主,我享受了这份荣耀,就应当肩负起这份责任。”

    高宗李治听后默然许久,他看着眼前这个才十二岁的女儿,心情复杂,“长生,你真的决定好了吗?吐蕃路途遥远,环境艰苦,你…”

    李简轻轻握住李治的手,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父皇,请您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我也会竭尽全力,拉拢培养吐蕃内部的亲大唐势力。”

    虽然心中万分不舍,但高宗看到女儿如此坚定和勇敢,也感到十分欣慰。他反握住李简的手,

    “好,既然你已经做出了决定,那父皇就全力支持你。希望你真的能给我们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