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园旧事
繁体版

第二十章 寒冬暖意

    虽然农村人过年几乎是从过小年开始的,但在娟子的心里,从下元节的鞭炮开始响起的时候,年味儿就悄悄的来了。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天官生日,正月十五上元节;地官生日,七月十五中元节;水官生日,十月十五下元节。

    天官,地官,水官是道教神仙中的大神,称三官大帝,三官大帝的神位地位很高,仅次于玉皇大帝。在农村,这三个节日非常重要。娟子的印象中,过年就是从下元节再到上元节的过程。

    刘庙村有一句俗语:上坟,秋明儿十老一儿(清明和十月十几)。

    猗园的西面是一片树林,在黑杨树的笼罩之下,本就阴凉,但到了十月份已是满目秋黄,落叶堆积了厚厚的一层。下元节来临,娟子听到树林里有此起彼伏的上坟的鞭炮声,那声音在冬季的空气中回荡,仿佛过年时,家家户户稀疏而热闹的声响。

    冬天的日子很短,仿佛睡上一觉一睁开眼,就过了一个月。农历十一月底的时候,迎来了冬至,一般情况下,妈妈都会做一份热气腾腾的饺子。妈妈会做的饺子可多了,什么鸡蛋韭菜馅儿的、荠菜馅儿的、芹菜馅儿的、白菜馅儿的,还有各种形状的,什么圆皮耳朵状、元宝状、方皮猫耳朵状、汤包状……真是一双巧手。

    娟子听爸爸说,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来自于东汉名医张仲景——传说在东汉时期,冬季寒冷,许多百姓因寒冷而患耳朵冻伤。张仲景看到这一幕后,便想了个办法,他利用羊肉和一些驱寒的药材熬制成汤,然后将羊肉和药材捞出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的“娇耳”,分发给过路的行人。人们吃过以后,不仅暖身冻伤的耳朵也逐渐痊愈。

    后人为了纪念张仲景这一善举,便学着“娇耳”的样子,将不同的食材剁碎,用面皮包起来,捏成各式各样的形状,称为饺子或扁食。至今,冬至吃饺子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习俗,尤其在张仲景的故乡南阳更是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流传。

    除了饺子之外,冬至喝羊肉汤在一些地方也非常流行,只不过羊肉比较贵,这个习俗刘庙村只有很少的人家保持着。

    相传,汉高祖刘邦与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最后一仗是该下之战。当时正值天旱地动的冬至,士兵们难耐严寒,体力不支精神不振,刘邦手下大臣樊哙令手下杀羊烹汤,将羊肉汤分给将士们喝。热汤下肚,士兵们浑身发热,精神振奋,最终一举杀败项羽。为纪念此事以后,每逢冬至节,朝野都吃羊肉庆贺,慢慢成为一种习俗,流传至今。

    冬至后天气更加寒冷,人们为了御寒需要滋补养生。所以羊肉就成为了首选。山东靠南的很多地方,就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习俗。爸爸说,我们这里的人们原先是山东枣庄的,每个人最小的那个脚趾甲,在小的时候会在指甲靠外边的地方有一个小疙瘩,长大了才会慢慢恢复。娟子小时候睡觉,常常掰着自己的小脚丫问为什么多了一个小疙瘩,爸爸总是怎么说。娟子对自己曾经祖籍山东这一点从来没有怀疑过,甚至长大后她真的遇见了山东人,才发现原来口音都是那么的相近。

    冬至过后,没几天就到了腊月。每到腊八这一天,爷爷总是喜欢说:“腊八拉(做)稀饭,大人小孩都喜欢。”

    虽然腊八粥是八宝粥,但在娟子的印象里似乎并没有真正隆重地地熬过一锅八宝粥,只是像平常那样当一个节日,炒个菜庆祝一下,并没有很隆重地过。

    不过每当小年的前几天,爷爷会杀鸡割肉,过小年的鞭炮声一响,就不能杀鸡了,爷爷说这节日叫鸡兆。娟子那时候觉得,这个节日名字好奇怪呀!

    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祭灶”,灶王爷一拜,这过年就真的开始了。只不过娟子只看见爷爷杀鸡,并没有看见他祭拜,只依稀记得黑漆漆的厨房灶台墙上面多了一幅画。有些年份,娟子还会在厨房里看到一幅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祭灶的起源与古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灶神的习俗密切相关。在北方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而在南方小年则为腊月二十四。虽然刘庙村地处淮河以北属于北方,北岸的人们还是腊月二十四过节。但也有的一些地区将腊月二十五或其他节日定为小年。

    过了小年以后,刘庙村的人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了。他们有秋季里晾晒的各种各样的干菜,腌制的大蒜,蒜苔,萝卜干,酱豆子……可都派上了用场。办年货而最重要的,要数炸油、炸馓子了,其余就是赶集买生活所需,什么油盐酱醋、香蜡纸炮、对联门神、送礼果品等等,也可以不急着买,有时候买半成品来自己再加工,才是又有里子又有面子。

    刘庙村所在的小镇,逢双赶集,人们常说:大年三十儿半个集,从腊月二十开始,集市就变得非常热闹,若是碰上雨雪天蔬菜不好运输,东西涨价集市更热闹。农村人一年到头辛苦,只有过年愿意花点钱吃点好的,犒劳一下。即使过年有时候街上的人统一涨价,就算三倍置办年货,大家也是开心的。

    对于娟子来说,厨房是妈妈的事,敬神习俗是爸爸的事,只有送礼果品是和她有关的。妈妈会去县城买很多苹果箱子和大苹果,在别人家的小箱子里装满不知名的烂苹果的时候,娟子家的苹果又大又红、箱子又大漂亮——那上面还有《还珠格格》小燕子的图片。那时候过年除了送一箱苹果,还会送两包糖,红糖白糖,每袋一斤。

    爸爸说,以前的人们过年送礼,只有糖和果子,还要骑自行车或者走路走很远。糖是红白糖,果子甚至都是自己做的。用红薯一直熬,熬出甜腻的汁,熬好了之后裹上面粉,就是那种街上卖的最普通的果子。有时不怕麻烦也用炸的,有一种叫“焦壳儿”的点心,外面是脆脆的甜甜的甚至撒了芝麻,一咬开里面却是糖稀。可能因为太麻烦了,后来人们就送红糖了。

    娟子最喜欢和妈妈一起用包装红糖——妈妈关上门,点燃蜡烛,开着灯。把红糖一袋一斤用戥子(秤)称好放在一旁,接着拿出一根钢锯条,用锯齿的那一边在封口处拦腰包住,用手捏住红糖袋口两端和包着的锯齿,轻轻地从右往左掠过蜡烛黄色的火焰,锯条拿下来,那袋口就奇迹般的封住了。娟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做,结果不是没封住,就是烧通了把袋子弄了个口子。

    后来,娟子终于观察明白了,要看着火苗掠过锯齿时,火焰烧灼到第一层萎缩和第二层合并的那一刻,再挪走,缓缓至尾。可惜,娟子的这项技能并没有得到恰如其分的发挥。因为没过几年,人们过年就不再送糖了,而且发明了能够直接按压封口的包装。不过,娟子长大后,偶然吃零食没吃完,也用锯齿回忆过这项技能,在弟弟妹妹们眼里满是崇拜。

    除了准备过年送礼的东西之外,娟子也会和妈妈一起“扫尘”,打扫干净屋子,晒去阴凉房间的潮气,接下来就是去洗澡了。那时候,农村人洗澡并不方便,夏天烧水或者晒水,甚至男人们会直接下河游泳。冬天最起码一个月洗一次,烧一大锅水,在大盆上蒙上雨布,能洗好久。但家里那时候并没有卫生间,不敢使劲扑腾,还是下澡堂子痛快。

    每当夜晚来临,镇上的打鼓声有规律地响起,人们就知道澡堂子开了。那时候旧澡堂子很少有淋浴头,大家都是下池子洗澡,所以为了洗干净的水,人们四五点就要起床,冬天如果太冷或者雨雪就要走路,等到了的时候,人已经很多了。后来,镇上开了好几家,就有淋浴的了,衣服可以用小锁头锁在柜子里,钥匙是一个红绳挂在脖子上或手腕上,大家可以放心地洗,直到泡得手也发白了,才出来。此时,已经是中午了,衣服也不用穿很多。

    刘庙村的老禾是一个干瘦的老人,他说,洗完澡仿佛多穿了一件衣服一样,很暖和。村里人就说:“那你多洗几次,就不用穿衣服了,哈哈哈……”

    刘庙村是有过年穿新衣服的习俗的,只不过在娟子的印象里,直到大学前,都没怎么买过衣服。亲戚朋友家的旧衣服,能有得穿已经很不错了。就算有,也舍不得穿。初中时候,奶奶还常常不让娟子穿新衣服,说放一放,结果第二年就再也穿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