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风衣
繁体版

第十章、本期副刊

    我的头儿,《南都晚报》副刊部副主任,作家汪大锦,竟然这一周从周一的八号到今天一直没来上班了。这天是1996年1月12日,周五,下午就得送副总编审稿呢,我虽然组完了稿子,也设计好了版式,但是,我的头儿、副主任汪大锦不签字,我冒然送给副总编,是会有越位之嫌的。上午临下班的时候,我向我的头儿汪大锦的家里打去一个电话,没人接。过十分钟,再打,还是没人接。下班十分钟,我没去食堂吃饭,接着拨打汪大锦家里的电话,仍然没人接,就这样,隔十分钟打一次,直至打到十二点半,一直没人接。只好先到食堂吃饭。食堂已经没有一个人。食堂的师傅已经快收拾利索,见我到来,倒是挺客气:“小子,今中午咋这么忙?以往你哪天也不会晚这么长时间啊。”我无法回答,只是含糊其辞的“唔唔”了两声。食堂师傅给我打了一大碗清汤寡水、已经凉透的鸭血粉丝汤,送上一个凉馒头,我胡乱的吃了下去。回到办公室,等到下午上班的时间,我的头儿汪大锦还是没到。没办法,我用版样胡乱裹好这一期的一沓子稿件,敲开分管我们副刊部的副总编老陈办公室的门。“坐、坐。”副总编、那个秃脑门儿的老陈很客气的打招呼。副总编老陈展开报样,摊开稿件,看了几眼,有点儿疑惑:“你们主任汪大锦,没签字?”我说:“领导,我正想问您你,他是不是和你请假了?一周没来了。”“哦,我这个副总编哟,就管管稿子,请假的事不是常务副总编,就是社长,管人的权力在那边。他,汪大锦,一周没来?”老陈阴阳怪气的说。我解释道:“我今天上午和中午往他家打了十几个电话,一直没人接。”“恐怕和社长请长假了吧,这小子,从业务上来讲,起码和我打个招呼,高干子弟,就是任性哟。这么长时间不来,按说,也该向你交代一下工作呀。”副总编老陈有些愤愤不平,同时,明显也在把我向他的阵营拉。我说,“他是我顶头上司,和你们这些当领导的请假就是了,人家不用向我汇报呀。”副总编老陈说:“稿子得有人负责啊,你能做主?”“有您负责就行了呗。”我给他踢回去一球。副总编再不言语,低头看起稿子。我坐在一边,随手翻看副总编案头的一本《厚黑学》。这时,有人推门进来。进来的是报社总编室主任,来人说:“呵呵,老陈,忙着呢?哟,小喻也在啊?”“哟,社长、总编的股肱之臣、主任大驾光临啊。有什么指示?”副总编老陈阴阳怪气的说。“岂敢、岂敢啊。不过来了,还真的有点儿小事,小事一桩。”总编室主任显得很是谦虚。听两位领导有事儿,我礼貌的示意就要出去回避。看出我的意图,总编室主任接着说:“正好,小陈在,对了,你们副刊部的副主任汪大锦呢?”我说:“我还找他呢。”总编室主任说:“没来上班?也好,正好你在,稿子老陈看后交给你吧。”副总编老陈似乎明白了总编室主任的来意:“哦,主任有大作啊?”总编室主任说:“我哪会有什么大作,是上级领导的,社长交办的。”说着,社办主任展开手里的稿子,说:“市政法委副书记黎敏的大作,随笔《平安南都》,和社长一起开会间歇时,送给社长的。社长有批示。”“哦、哦,黎书记,黎书记,大手笔,大手笔。”我真的不知道副总编老陈是奉承还是讽刺。虽然,我来《南都晚报》时间不长,但市政法委副书记黎敏喜欢写东西,我还是略为知晓的,以前,我的头儿汪大锦曾经带回来过她的东西,我给编在《南都晚报》上的副刊发过,不过是宣传文章,带些文字装饰而已。“老陈啊,你给把把关。”报社办公室主任说。“我给把关?真是瞧得起我了,折煞老儿了。”副总编老陈边说边看也不看的把报社办公室主任递过去的稿子转手给我:“这期编上,其他稿子不用看了,全部撤下。”我接过稿子。我边回自己的办公室,边想,这下倒是省事了,政法委副书记黎敏的一篇稿子整个版面顶了,好不悠哉。我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游览着《平安南都》这篇带“帽儿”的“随笔”。上面有社长、总编的批示:“陈副总编及副刊部:当前,贯彻落实全市平安南都建设会议精神,是我们晚报的重要工作。市政法委副书记黎敏的随笔大作《平安南都》思想性、时效性、艺术性并重,望在本期副刊予以刊出,以引导我报文艺创作的方向。”以下是签名。日期。再看黎敏的文章:“月光清澈,月夜温馨,都市的霓虹灯璀璨夺目,耳畔传来钟楼清脆的钟声。入夜,漫步在平安和谐的南都街市,心生万千感慨。”开头,似乎还有些段落句子算是文采的东西。

    文字很长,我跳跃着用目光扫着:“在老百姓心中,平安是福,是最基本最朴素的期盼。对一个城市而言,平安是本,是第一民生大事。因此,平安建设成效如何,百姓的感受最真实,也最有发言权。民意调查显示,1995年南都群众安全感达92.5%,在全省测评中争先进位。数字虽然枯燥,却是平安南都最生动的注脚。”感觉是工作总结,继续跳开看:“平安来之不易,我们忘不了,各级领导夙兴夜寐,关注着南都的平安和谐;我们忘不了,政法综治部门的干警们,他们是国家的金盾,人民的保护神,是滋润人们心田的春风,是冰雪的温暖的火炭。他们和蔼可亲、侠骨柔肠、本领高强,他们都用微笑对待百姓,用刚韧对待罪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护着社会的治安。”不得不跳跃的看了:“目前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尤须和谐稳定的环境与秩序,我市各条战线都要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对百姓最厌恶、最不满意的问题重拳出击;对百姓最关切、最期盼的事情绝不懈怠。同时激发百姓参与平安建设的热情,让老百姓真正感觉到平安就在身边,生活安定美好。”这种官话、套话的文章,怎么会与散文随笔沾边儿?我又跳过一大段,只好直接看结尾:“1996年,平安南都的建设也迎来了新的任务、新的挑战,各级政法综治部门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只有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把平安建设摆到南都发展的全局中谋划,才能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建设平安南都。”初步算了一下字数,基本是我们报纸四开副刊的一版。领导的大作,又有社长、总编的批示,顺水推舟,我一字不动,画好版样,送给副总编老陈,只待老陈签字后,便可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