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史前那些事
繁体版

第十三章 绝地天通

    六、绝地天通

    强大起来的颛顼在二十岁顺利接管了诸侯盟主的帝位,他即位后,严格遵循轩辕黄帝的政策行事,使社会安定太平。

    颛顼以帝丘(黄帝陵)为都城,以句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句龙为土正。

    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

    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

    《淮南子齐俗篇》记载,“帝颛顼之法,妇人不避男子于路者,拂之于四达之衡。

    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国语·楚语》中记载:“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楚国大夫观射父认为,由于少昊氏衰落,各个部族割据一方,渐渐坐大,这时候每个氏族、部落,甚至每个家庭都有巫觋,人人有资格祭祀神灵,人们对神明的心态也不复虔诚。颛顼采取“绝地天通”的措施,让南正重垄断祭祀神明的权力,断绝其他与神明交流的渠道;让火正黎掌管民事,于是重新回到了民神不杂的“旧常”。这是一场宗教大革命,剥夺了一般萨满巫师通神的权利,通过将这种与神的沟通权、对天意的解释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以及被自己指定的人手中,颛顼独自掌控了神权,为后世的“皇权天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绝地天通”的执行也给后世的天文学发展带来极大破坏,破坏了人民掌握、研究天文历法的科学基础,以及由此而来的数学、物理研究基础,致使其后每一个朝代都将愚民作为国策,严重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科学发展。

    《史记·五帝本纪》评价其:”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帝颛顼高阳,是黄帝的孙子,也就是昌意的儿子。他沉静渊博很有智谋,疏旷通达,知道各种事理。他养殖各种作物牲畜以充分利用地力,依照四时决定行动以便顺应自然,根据对鬼神的尽心敬事来制定尊卑的义理,治理四时五行之气来教化百姓,洁心诚意来祭祀神鬼。他的权力所及北边到了幽陵,南边到了交阯,西边到了流沙,东边到了蟠木。动如鸟兽、静如草木等的物类,大如五岳四渎、小如丘陵坟衍等的神灵,凡是日月的光芒所能照射到的地方,全部被他平定了,没有不归服的。

    《竹书纪年》载“颛顼居濮”,《左传》载“颛顼居帝丘,称高阳氏;卫,颛顼之墟也,故为帝丘”,杜预注:“卫,今濮阳县,昔颛顼居之”。

    《左传》的解释是不对的,颛顼实为出生在空桑(邹城),分封在濮地,授国后都城为曲阜,后迁都商丘(《左传》记为帝丘),这里的商丘并不是现在的商丘市,而是指聊城东昌府区古城。

    少昊之时,这里的医无闾山下发现上等的珣玗琪(泰山玉),那时的上等玉比上世纪的钻石都值钱,是酋长贵族专属奢侈品,少昊便组织奴隶、劳役等人力在山下挖掘。由于是帝王组织的挖掘,组织性是非常强的,挖掘也是有规划设计的,就像现在的考古一样,先划定一个千米X千米的探方,再在内划定无数的小探方,包定给奴隶,所挖土方检查后全部运出大探方,全部挖完后再用挖出的土回填探方;然后再划定新的探方,新探方挖出的土全部堆到旧探方之上;几个探方挖掘下来,旧探方就成为了一个高高的土丘。

    至颛顼中期时,医无闾山边已挖出一个面积巨大的大湖,湖中堆积形成了一座高逾10米,长逾千米的方丘,在常常遭受洪灾的冲积平原区,这可是难得的安全岛啊!再一看此地汶水与徒骇河于此交会,又是一难得的风水宝地,汶水每年夏季都会与徒骇河在此交会,就像诸侯定期会商一样,此丘就叫作商丘吧,颛顼遂以此为都。颛顼死后葬于其西北7.5公里处(山东省聊城东昌府区阎寺镇申李庄东)。《聊城县志》记载:“聊城城西北二十里有高阳氏陵,俗称聊古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