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史前那些事
繁体版

第十六章 五帝之首帝尧

    五帝之首帝尧

    尧,又称唐尧。帝喾之子,伊祁姓,名放勋,初封于陶(今山东省日照市),后徏于唐(济宁市邹城),辅佐其兄挚,号陶唐,谥曰尧,史称唐尧。

    传说古帝帝喾的第三个妻子名叫庆都,她是伊耆侯(《史记》作“陈锋氏女”)的女儿。庆都成婚以后仍留住娘家,某年春正月末,庆都与父母坐上小船于三河之上游览,正午时出现了一条飞舞的赤龙。第二天又出现了形体小些的赤龙,晚上,庆都睡不着,闭着双眼还不由得抿嘴发笑。朦胧中,阴风四合,赤龙扑上她身,醒来时身上还留下腥臭的涎水沫子,身旁留下一张沾满涎水沫的画儿,上面画着一个红色的人像,脸形上锐下丰满,八采眉,长头发,画上写着:亦受天佑。之后,她就怀孕了。过了十四个月,她生下一个儿子,竟生得和图上画的人一模一样。

    庆都带着儿子住在娘家,直把儿子抚养到十岁,才让他回到父亲的身边,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帝尧。所以帝尧小时先随外祖父家的姓为伊祁(耆)氏,后又称陶唐氏。

    尧十三岁受封于“陶”,其实就是现在的日照北部,西湖与两城一代,当时这一带的制陶工艺已经登峰造极,所以封地就以“陶”为名。证据就是此地的“两城遗址”与“尧王城遗址”都出土了已臻化境的“蛋壳黑陶”。九黎族能够掌握青铜冶炼技术就是得益于学习掌握了邻居高超的窑火技艺。

    十五岁,尧改封于唐国。唐国就在现在济宁市邹城的东南角,那里现在还有唐王河、唐王湖、唐王山、护驾山等历史印记,再向南就是峄山风景区。

    二十岁,尧代帝挚为天子,都平阳(邹城)。平阳还是指唐国都城,就是说尧王执政后直接定都唐,邹城与黄帝都大庄相距仅15里,是以黄帝都为都城还是另建都城已不可考。

    尧当政后依然住茅草屋,喝野菜汤,穿用葛藤编织的粗布衣。时刻注意倾听百姓的意见,在简陋的宫门前设了一张“欲谏之鼓”,谁要是对他或国家提什么意见或建议,随时可以击打这面鼓,尧听到鼓声,就立刻接见,认真听取来人的意见。为了方便民众找到朝廷,他让人在交通要道设立“诽谤之木”,即埋上一根木柱,木柱旁有人看守,民众有意见,可以向看守人陈述,如果来人愿意去朝廷,看守人会给予指引。尧经常说:“如果有一个人挨饿,就是我饿了他;如果有一个人受冻,就是我冻了他;如果有一个人获罪,就是我害了他。

    唐尧当政初期,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们因为不知道四时变化而经常耽误农时。为了掌握气候的变化规律,他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井参考昴星的位置来校正。二分、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古人将帝尧的时代视为农耕文化出现飞跃进步的时代。

    不论史书上记载的帝王怎么体恤民众,厚德博爱,只要是有功绩的帝王没有一位不是武力扩张的。帝尧同样如此,他率领自己的部族以及臣服于自己的部族,比如炎帝族、共工族、后羿族,大肆侵略周边原始部落,杀戮他们的首领、族人,夺取他们的土地,把普通的平民变成他们的奴隶。史书所记的帝尧的射官后羿除去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六害,就是后羿在帝尧的指挥下灭掉了六个原始族群,而后羿因为打仗有功而被封为诸侯,封其地于有穷(今山东蒙山周围,大概蒙阴县位置),号有穷氏,并赐姓为妘。这一历史事件是有考古支持的,在邹城西的“小野店遗址”就是古凿齿族人聚居区,但其消失于4300到4500年前。

    吕不韦《吕氏春秋·召类篇》也记载:“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说明帝尧曾经组织了更大量的兵力来征伐荆州的“三苗族”,可是因为荆州过于广大,山川众多、水面广布,难于一举将其歼灭。

    平息各地诸侯和各部落方国以后,农耕生产和人民生活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但时常发生的洪水灾害却令当时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帝尧向四岳发出询问:“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尧於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四岳推荐鲧,帝尧说鲧这个人是不行的,用他一定会辜负我们的任命,祸害我们的族人的,四岳坚持说用用看吗,结果鲧治水九年就是没有效果,被帝尧说准了。

    还有一件事情却让帝尧很忧虑,子丹朱虽长大成人,十几岁了却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聚朋嚣讼斗狠,经常招惹祸端。帝尧心想:要使丹朱归善,必先稳其性,娱其心,教他学会几样本领才行。起初是教习打猎本领,丹朱不喜,尧叹气说:“你不愿学打猎,就学行兵征战的石子棋吧,石子棋学会了,用处也大着哩。”说着用箭头在一块平坡山石上用力刻画了纵横十几道方格子,捡来一大堆山石子,又分给丹朱一半,手把着手地将自己在率领部落征战过程中如何利用石子表示前进后退的作战谋略传授讲解给丹朱。丹朱此时倒也听得进去,显得有了耐心。

    此后一段时日,丹朱学棋很专心,也不到外边游逛,散宜氏心里踏实些。帝尧对散宜氏说:“石子棋包含着很深的治理百姓、军队、山河的道理,丹朱如果真的回心转意,明白了这些道理,接替我的帝位,是自然的事情啊。”孰料,丹朱棋还没学深学透,却听信先前那帮人的坏话,觉得下棋太束缚人,一点自由也没有,还得费脑子,犯以前的老毛病,终日朋淫生非,甚至想用诡计夺取父帝的位置,散宜氏痛心异常,大病一场而逝。帝尧十分伤心,把丹朱迁送到东方的丹水(潍坊安丘市的红河),再也不想看到丹朱。史书便有“尧造围棋,以教丹朱”的记载。

    由于自己的儿子丹朱品行顽劣,德行不尊,没有家国天下的胸怀,帝尧不敢把帝位交给他,因为即使交给他,也会跟自己的兄长契一样坐不稳,于是他便去天下寻访有识之士以便将帝位传授于他。

    帝尧曾去拜访一个名叫子州支父的人,请教过后觉得此人可以托天下,要以天下让子州支父。子州支父答道:“将天下让给我倒可以,只是不巧,我正患有幽忧之病,正准备好好治一治,不能够接受。”帝尧也不好勉强,但十分敬重其为人。

    帝尧访贤,古籍中记载最多的首推访许由的故事。许由,为当时的名士。他崇尚自然无为,不贪求名利富贵,坚持自食其力,生活简朴,无求于世。他得知帝尧要来访他,便躲走了。恰巧啮缺碰到他,问他要到哪里去?他说:“为逃避帝尧”。啮缺又问:“为什么呢?”许由说:“尧这个人啊,轰轰烈烈实行仁义,我怕他要被天下人耻笑,后世会有人吃人的事发生。老百姓吗,不难笼络他们。爱护他们,他们就和你亲近;给他们利益,他们就会为你所招徕;表扬他们,他们就会勤奋。作他们厌恶的事,他们就要逃散。爱护百姓,使百姓得利是出于仁义,那真诚实行仁义的事,借仁义取利的多。这样仁义的行为,不仅不能真正实行,而且还会成为虚伪的工具。这种想用一个人的决断来使天下获利的事,不过是一刀切罢了。尧只知道贤人可以利天下,而不知贤人的害天下。只有那不重用贤人的人,才知道这个道理。”

    过了一段时间,帝尧去拜访许由,朝拜许由于沛泽之中。尧对许由说:“太阳出来了,火把还不熄灭,在光照宇宙的太阳光下要它放光,不是多余的吗?大雨下过了,还去浇园,不是徒劳吗?作为天子,我很惭愧,占着帝位很不适宜,请允许我将天下嘱托于先生,天下必然太平。”许由对帝尧说:“你治理天下,已经升平日久,既然天下已经治理好了,还要让我代替你去作一个现成的天子,我为了名吗?名,是实的从属物,我对那个虚名不感兴趣。鹪鹩即使在深林里筑巢,也不过占上一枝就够了;鼹鼠就是跑到黄河里去喝水,也不过喝满肚子就足了。你就回去吧!天子于我没有什么用处。厨子就是不做供品,祭祀也不会去代替烹调的。”许由于是到箕山之下,颍水之阳,耕田而食,非常快活,终身不贪求帝位。

    后来四岳(四方部族首领)向帝尧推荐了舜,尧便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制作陶器,也能带动周围的人认真从事,精益求精,杜绝粗制滥造的现象。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县为都)”。尧得知这些情况很高兴,赐予舜絺衣(细葛布衣)和琴,赐予牛羊,还为他修筑了仓房。

    于是尧把帝位禅让给舜,二十八年后去世。

    此种说法并不可信,显然是后世儒家的美化之词,倒是《竹书纪年》更为可信: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及: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丹水位于现在潍坊市安丘境内。

    也就是说舜早期夹着尾巴做人,表现非常好,获得了尧的信任,逐步接收权力,但后来完全掌权后,等不及禅位便直接篡权了,这倒更符合人性。

    总之,舜于公元前2187年称帝了。

    尧死后葬于峄山南,今“看庄九女筑坟”就是尧帝陵。《山海经·西山经》云: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狄山即峄山,古时音同异字记之也。“九女筑坟”的传说只是宋朝政府为了尧帝陵免受北方强敌破坏而编造的故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