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道坛一座
繁体版

第二十七章 山中无岁月

    “铛……”

    青峰金钟,再次被敲响。

    屋内,正在看书的云皓抬起目光,感知瞬间锁定试剑台上之人。

    那是一位外表看着二十七八,端正的五官给人一种实诚感,可气质却有些颓废之人。

    神态、气质都有不少变化,可云皓还是一眼认出了来人。

    “传法院魏明阳,今欲青峰试剑,请云皓师兄指教!”

    昂扬的通报声在钟声之后于山间回响。

    魏明阳,威名扬……

    这名字,这真是想来扬名还是怎么的?

    之前不知名字,可云皓和台上之人的确有过一面之缘。这位有些颓废之人不是别人,正是那日与沐师兄一起看得乐子——‘二夫争女’的主人公之一。

    据说三人青梅竹马,此人最为年长,对那位小好几岁异性兄弟颇为照顾,对小几岁女子更是照顾有佳,三人关系好到甚至早已同住一座阁楼。

    可兄友弟恭,妹子柔情的局面终究只是一场空,美好的一切都随着此人筑基失败而发生了变化。用一句话形容变化的局面就是——女子疏远了他,和那位小好几岁的兄弟走到一起了。

    我把你当兄弟,你却挖我墙角……是个男人都受不了这个,所以才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在善功堂附近上演了一出‘二夫争女’的戏码。

    不过,这气息……

    近来,《自在法》勤练不缀,炼神相关书籍也看了不少,云皓对于神识的运用总算是登堂入室了。比起之前只会发散和锁定,现在微观、收束、气息感知、单方向洞察等等都已能够做到。

    通过感知一个人的气息来判断一个人的大致实力,这本就是神识的基本运用,再辅以祭坛感知生灵波动的能力,两相佐证,进一步防止了判断出错的可能。

    练气期,可却不是后期,甚至连中期都不是。

    这是散功重修了?

    心中有所猜测,可云皓也没多想。

    不管是练气后期,还是练气前期,只要还是练气修士,那自然便与他无关。

    无需上试剑台,对方究竟是为了扬名,还是另有所求,都无需过多理会。

    钟声和通报声前前后后又响了好几次,近半个小时后,青峰才得以恢复平静。

    按照往常,遇到挑战不应,挑战者自然也就偃息旗鼓了。

    可这次明显有些不一样,时隔不久,第二天一早,钟声便再次响起。

    “传法院魏明阳,今欲青峰试剑,请云皓师兄指教!”

    心中有所猜测,可云皓依然没有理会。

    目光望向书架,悬浮在身边的一本本书籍顿时如飞鸟入林般回归书架。

    神念外放——

    两世为人,灵台洞开,开始炼神之后,神魂强大的优势很快就得到了体现。

    炼神一道的确相当适合他,不过进境飞速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那残破的无名祭坛,还有他的灵台原本就已洞开。

    祭坛无名,可只要坐在上面修炼《自在法》,往往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让云皓不禁怀疑,自身神魂强大的根本,不止是两世为人和灵台洞开这么简单,和这座无名祭坛必然也有很大关系。

    至于灵台,对于练气修士来说,开辟灵台其实是成功筑基后才需要修炼的方向。塑造灵台,搭建紫府那更是结丹修士修炼的范畴。

    他能提前洞开灵台,几乎就是等于闯过了炼神最难的一环。虽说距离紫府还很远,却也已经在往塑造灵台的方向走了。

    神念御物,一本本书籍回归书架,又有一本本书籍从书架上落下。

    云皓带着书籍重新坐回到了书桌前,继续翻看起来。

    前厅和侧厅的书已经看得差不多,把剩下的都看完,或许就可以去主卧看看了。

    一天,两天,三天……

    “传法院魏明阳,今欲青峰试剑,请云皓师兄指教!”

    一连三天敲响金钟,这一刻,云皓也差不多确定了心中的猜测——这恐怕就是知道了他在枯坐静禅,所以才会特意用这种办法来干扰他。

    青峰钟声,难以阻隔,钟响,随身令牌必然震动……

    之前还巴不得他早早练气修行来着,等他练气了就好上试剑台。现在却又开始阻扰,不想让他静下心来,不想让他轻易入定,不想让他入道……这到底是有多少人见不得他好啊!

    发散之念迅速收束,云皓的目光随之回到书中。

    ……——……

    时间进入一月下旬,青峰的金钟几乎每隔一两天就会被敲响一次。

    可外界的纷扰对于云皓却并没有什么影响。

    前厅和侧厅的书,除了少数异族文字书写的书籍都已看完,云皓随即前往主卧石室。

    这里是存放着众多金属书页、玉简、玉册、骨书、无字卷轴、兽皮等等物件。它们的样式各有不同,却又着一个相同的性质,那就是其中的信息根本无法依靠眼睛观看来获得。

    身处在这琳琅满目的物件之中,云皓的内心不由升起几分激动。

    随着炼神之法的精进,还有对神识运用的练习,曾经令他束手无策的‘书籍’也终于为他打开了大门。

    将一枚玉简贴至眉心,凝练的神识随之洞穿‘屏障’,一扫之下,迅速就将玉简内部所藏信息倒映于识海之中……比起书籍,观看玉简的要求虽然更高,可是也明显更为便捷,更为快速。

    不断浏览着一枚枚玉简,云皓第一次体会到了神魂疲惫之感,第一次感受到大脑的思考速度完全跟不上涌入的学识,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整整花了近十天的时间,云皓才堪堪完成对于玉简的梳理。

    是的,只是梳理。

    玉简内的信息大多都是修炼心得,各种剑道的,术法的,武道的,洗身的,练气的,淬体的,筑基的,结丹的,制符的,阵法的,炼丹的,练器的……碎丹成婴的心得最少,只有三份,术法的最多,绝对超过了三百份。

    因为各种心得实在太多,云皓只能粗略浏览,梳理区分,把那些对自己当下就有用的先挑出来。

    除了修炼心得之外,剩下部分是修炼法决,阵图,丹方,法器、符宝、法宝等图纸,还有地图、游记等等与修炼没有直接关系的东西。

    剩下还有各种金属书页、玉册、骨书、无字卷轴、兽皮没有来得及梳理,可有一点已经毫无疑问——青峰十一楼就是一座宝藏,是踏足修行之路的人都梦寐以求的修道之地。

    要知道除了这些,这楼内可还有许多异族文字、巫文、甚至是不知名文字的书籍,这份收藏……

    云皓觉得自己可以坦然接受一切了,他如此遭人恨的确是有理由的。

    如果传法院弟子真正了解了青峰十一楼的意义,试剑台上哪还有清闲可言。

    进一步挖掘出宝藏,所要梳理、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云皓自然更没有了下山理由。

    山中无岁月,云皓就像是一块干涸的海绵不断从前人的心得之中汲取着所需养分。

    其实每种心得都有很大程度的重合,比如‘洗身’近百份心得之中,只需看上五、六份,再接下去看往往就很难再看到新意。

    可云皓却没有弃阅的打算,如果真的没用,自家师父为何要收集如此多的修炼心得。

    修炼心得并不是答案,那是独属于个人理解。这些理解不一定深奥,甚至不一定都正确,可只要互相参照,那么所有人都认可的‘重合点’,必然就是最为接近‘正确’的。

    世上不会有一模一样的人,修行心得也一样,就算绝大部分都相似,却总有一些地方会有所不同。而只要能看懂这点不同,能够顺着对方的思路去思量,最终所得的不管是错误的教训,亦或者是新奇的观点,终归是有所收获的。

    当然,这样的收获比起付出,到底值不值得那就要看个人了。

    毕竟,想要理解他人的思路也并非是一件易事。如果不是修炼了《自在法》,如果不是能够维持清净自在之境,云皓大概率不会如此浪费自己的时间。

    没有急迫,没有焦躁,沉迷于各种心得之中,云皓对于‘时间’这个概念都在变得稀薄。

    这是一个相当明显的信号。连云皓自己都没有发现,在不知不觉之中,自己的心态已然脱离原有的世俗框架,真正开始朝着一位修道之士的观念转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