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徐世绩演义
繁体版

第三十七章 随驾远征高句丽

    隋唐以来,远在辽东的高句丽一直是中国的威胁。贞观十七年底,高句丽南边的新罗遣使入朝,乞求唐朝出兵救援新罗。当时高句丽联合百济,攻取新罗城池四十多座,并图谋断绝新罗入贡唐朝之路。

    李世民派取经回来不久的玄奘法师带诏书给高句丽,命令高句丽与百济停止军事行动,否则唐朝将要攻打他们。高句丽不仅不从,还遣使前往漠北挑唆薛延陀汗国与唐的关系,大有要抗衡唐朝之势。四十六岁的李世民平定四方,现在唯一的外患只有辽东的高句丽。

    贞观十八年秋,长安太极殿。唐皇李世民召开殿议,商讨如何应对辽东乱局。

    李世民道:“盖苏文弑君,屠杀大臣虐其百姓。今又违背我的诏命,侵略邻国,朕要御驾亲征,讨伐高句丽!”

    谏议大夫褚遂良出班奏道:“蕞尔小国,何劳陛下万乘之躯。若您涉江渡海远征东夷,获胜则万事犹可。万一战局有失,不仅有损陛下天威,恐怕危及江山社稷。隋炀帝前车之鉴,不可不思。”

    褚遂良身为文职的谏议大夫,所说所想与魏征无差。但徐世绩作为武职长期在外掌兵作战,深知边患对朝廷的威胁。

    徐世绩出班奏道:“当年陛下就是听了魏征的谏阻,才没有讨伐薛延陀部,导致后来薛延陀反叛,时至今日仍未肃清祸患。今日之高句丽,就如当年之薛延陀,如果姑息养奸,必成尾大不掉之势!”

    李世民道:“当年魏征谏阻朕讨伐薛延陀,我听从了他,那是朕的过失。我也是怕违逆他的意见后,群臣再不敢建言献策。朕决定亲征高句丽,备战半年,明年开春我亲率大军东征!”

    得知皇帝要亲征高句丽,七十四岁的老将李靖与六十一岁的尉迟恭都要求出征,都被李世民婉言拒绝。李世民知道此时的李靖年老体弱多病,尉迟恭一直在家养老多年未征战,不适合远征。五十岁的徐世绩一直征战,更适合出征。

    李世民命房玄龄、褚遂良辅助太子李治监国,特命镇军大将军程知节留守长安,护卫京畿安全。李世民从长安出发,为了减轻沿途百姓的负担,不吃蔬菜。

    贞观十八年十一月,李世民车驾抵达洛阳,诏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领兵四万余,战舰五百艘,自莱州渡海直指平壤;以太子詹事兼左卫率徐世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领步骑六万直趋辽东,与张亮水陆并进。

    来年正月十五,李世民亲佩弓矢,与太子太师长孙无忌等率领大军十万从洛阳出发趋幽州。李世民特意把小将薛仁贵任命为玄甲军主将,随大军出征。二月初,李世民与徐世绩、李道宗的军队在幽州集合。

    猎猎寒风中,徐世绩、李道宗正在幽州外等待李世民车驾。

    李道宗对徐世绩道:“陛下不惜万金之躯,亲征高句丽,汉高祖所不及也。”徐世绩回道:“郡王所言甚是。汉高祖征讨匈奴,结果含辱而归。这次陛下亲征高句丽,必能平定辽东,泽被千秋万代。”

    说话间,有人来报:皇帝车驾已经抵达幽州东门外二十里。

    此时正是春寒料峭时节,徐世绩和李道宗率领幽州的文武官员出城十里迎接。李世民看见自己钟爱的两大战将,笑道:“看见你们朕心里就踏实了。随朕一起入城用膳,我早就饿了!”幽州司马陈元寿引着李世民来到幽州城内一处别馆。

    李世民问道:“这屋里也没看见炭火盆,为何会温暖如此?”

    幽州司马陈元寿躬身施礼道:“启奏陛下,卑职得知您在春寒时节远征辽东,卑职唯恐冻坏龙体,就提前命人为陛下建造这处别馆。这四周的墙内有炭火,地下也有炭火,故而温暖如春。”

    此时宴席摆上,李世民一眼看见盘中的新鲜蔬菜,就吃了一惊,问道:“朕已经两个月没吃过蔬菜了。这么冷的天新鲜菜蔬从何而来?”

    陈元寿又奏道:“陛下,这是卑职让人在田里建造房屋,墙里夹层有炭火,这样就可以在冬天种菜了。”

    徐世绩看着陈元寿那一副谄媚的嘴脸,心里暗想:陈元寿这个官做到头了!

    果不其然,李世民厌恶陈元寿的谄媚,把他罢职了。

    李世民率领大军在三月底渡过辽水,顺利占领了怀远镇。

    哪知道那个陈元寿长期与高句丽人有勾连,竟然连夜赴辽东城投奔高句丽了。

    李世民知道陈元寿叛逃高句丽后,立刻召集众文武召开军事会议。

    徐世绩道:“依我看来,陈元寿叛逃一定会把我们攻击辽东城的计划告诉高丽人。我军可以将计就计,明日陛下亲率大军佯攻辽东城,我率三千轻骑长途奔袭直取玄菟城,占盖牟,断其后路,之后再围攻辽东城,定可一举而下。”

    李世民即刻依计而行,唐朝大军夜里准备停当。

    四月一日李世民率领大军佯攻辽东城,徐世绩率领三千轻骑直取玄菟城,干净利索拿下该城。四月二日徐世绩率军马不停蹄与李道宗部合击盖牟城,当他们抵达城下时,高句丽守军惊慌失措,甚至来不及关上城门!

    两个时辰徐世绩与李道宗攻下盖牟城,俘虏高句丽人两万之众,再回师与李世民的大军合围辽东城。

    四月四日午时,高句丽从白城派军四万增援已至辽东城下,此时徐世绩与李道宗的兵力加起来才五千人,而李世民的八万大军距离辽东城还有五十里。

    徐世绩指挥三千玄甲军向敌军骑兵方阵发起冲锋,李道宗率领两千步军迎击从辽东城内冲出的高句丽步兵,一霎时辽东城外杀声震天。

    徐世绩派出流星探马向李世民求援,李世民派长孙无忌带领三万骑兵驰援,半个时辰后援军加入战团,高句丽军大溃。

    当天申时,李世民率大军赶到,唐军猛攻辽东城,两个时辰攻下此城,杀敌两万,俘虏三万。

    李世民带领长孙无忌、徐世绩、李道宗等人登上辽东城楼,李世民高兴对自己的爱将们说道:“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均未拿下辽东城。朕一战即攻克此城,全赖诸位舍生忘死,每人记大功一次!”

    大家正要说一些“此战获胜,全仰仗陛下神威”之类的话,李世民笑着道:“恭维朕的话就不要说了!我们好好商议一下如何攻打安市,那可是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

    徐世绩对李世民说道:“我大军可乘拿下辽东城之威,迅速攻占白岩城,如此安市屏障尽失。陛下再统全军猛攻安市,此城旦夕可下!”

    李世民道:“懋功所言不错。但以朕看来,拿下白岩城后,我军只是对安市形成三面合围。若我军再攻下安市之南的建安城,则可对安市形成四面包围之势,攻下此城就更容易了。”

    徐世绩道:“建安城在南,安市在北。如果先攻打建安城,我军从辽东的粮草补给线势必会延伸,而且安市还横在辽和建安的中间。若建安城久攻不下,安市的敌军乘机来攻的话,我军就会腹背受敌,陛下将陷于危地!”

    其实徐世绩知道李世民说得有道理,但是因为担忧皇帝的安危与声誉,才不敢走攻打建安的险棋。

    李世民道:“你是统兵元帅,就依你的策略。”

    于是徐世绩率兵猛攻白岩城西南,李世民统领三军攻其西北。白岩城的守将叫孙代音,他畏惧唐军声威,就派人向唐军派密使请降,约好攻城时举白旗为号。

    第二天李世民亲率大军攻城,高句丽人并未举白旗投降。

    李世民大怒,通告全军:“如果攻克白岩城,就将城中男女财物全部赏给攻城的将士们!”唐军人人奋勇争先,白岩城岌岌可危。

    高句丽守将孙代音一看大势已去,就在城头举起白旗投降。李世民准备接受投降,并允诺确保城内百姓的安全。徐世绩手下的几十个将领不服,就找到他理论。

    徐世绩道:“兵法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陛下宽仁大度,不愿伤及城内百姓。诸位放心,圣上赏赐大家的财物肯定不会少!”众将悻悻而退。

    李世民听闻后亲自到徐世绩大营安抚众将,并允诺会用朝廷府库的资财重赏立功将士。众将士山呼万岁,并保证会善待城内百姓。

    唐军顺利拿下白岩城,李世民派徐世绩带人安抚城内降军和百姓。唐军从北、东、西三面合围安市,一场大战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