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范二无双
繁体版

第四十五章 诗会(二)

    待众人所作诗词送到湖亭之后,过不多时,便有女史回话,将范家小姐作的诗递给了郡王世子。

    靖王世子仔细一瞧,不禁眼睛一亮,脱口而出,“好!”

    身旁幕僚清客凑了过去,细细一品,也是频频点头:“果然不错,只是……”

    他觉着这诗由一女子写出来,总是有些不对路数,但想到范家与郡王家的关系,所以住嘴不言。

    众人好奇,纷纷凑了上来,只见那纸上用娟秀小楷写着:“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澹州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好诗,果然不愧是范家小姐所作。”贺宗纬也夹在这些人当中,称赞的声音格外响亮,似乎要传到湖对面去,“写湖景洒然,转议论自然,实是佳作。”

    郭保坤却皱眉道:“眼前小湖一方,用气蒸似乎不大妥当,何况云梦泽在南方,澹州城却在海边,范小姐只为字面漂亮,在这自然二字上却欠缺了一些。”

    世子心里正思琢间,已经有人将意见转到对岸,范小姐的解释也已经来了。

    “湖是水,海亦是水。由云梦而思之东海,我家兄长身坐澹州,心在江海,随意用之,有何不可?此诗乃是我家大哥十岁所作,今日抄出,只为请诸位一品。”

    话里前面的意思暂先不理,但却明明白白说清楚了,这首诗不是范府小姐所作,却是……那边一直默然不语的范闲所作!

    这个时候,阖园士子再望向范闲的神色就不再是不屑与复杂,而是充满了震惊与不解,十岁便能作此诗,这范闲,难道真是个天才?

    “刷刷刷刷!”无数道目光射向范闲的身上,他腼腆的一笑,拱了拱手。

    郭保坤气的大怒,看着在范闲旁边无精打采的范二,心里不由得想,就算哥哥是天才,那弟弟这样子,肯定是个草包!

    他阴沉的脸上露出冷笑,说道:“呵,哥哥这么天才,想来弟弟也不差吧,刚刚那般推脱,是不是瞧不起我等?”

    看着郭保坤这样,靖王世子不由得皱眉,不过此话一出,众人也是纷纷附和着,觉得有道理,都哄声让范二也写首大作。

    范二:我只想当个透明,你们这帮二笔,让不让人安生了?!

    靖王世子也看向俏丽的范二,他也很好奇,这样的奇人能写出何等的诗篇。

    实在受不了了,范二只好起身,目光淡淡的扫视了一下周遭起哄的人们,拱了拱手道:“既然各位兴致如此之高,那在下就献丑了。”

    说罢,众人安静下来,想听一听范二有何佳作出来。

    范二目光看向亭子外的湖水,柳枝依依,时而有一两只黄莺掠过,淡淡蹄声。

    沉吟一声,清脆的声音响起: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这首诗名《移家别湖上亭》,是唐代诗人戎昱在搬家时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一阵缄默,众人细细品味。

    不久便有人大呼一声“好”字。

    “确实不错,先写湖上亭春日风光,以“好是”总括,醒人耳目。后写湖上亭柳条、藤蔓、黄莺等事物,草木禽鸟,皆通人性,情犹不舍。”一才子回味说道。

    “呵,说是不错,但是却不知范少爷此诗表达的感情是如何啊?”

    “哎,别说,我听出来这么一点味道来,你们听,这柳枝藤蔓系离情,有些别离之感。”

    “还真是啊,再看这尾句,欲别频啼四五声,也是离别伤感。”

    众位才子你一言我一句,就连贺宗纬也站起身来,仔细分析解说:“我品着这诗中湖上亭柳条、藤蔓、黄莺等事物,草木禽鸟,皆通人性,情犹不舍,想来应该是范兄对儋州故居的系念。”

    接下来就有人开始赞扬范二。

    “没想到范少爷如此重情重义,在这繁华京都,也没能忘却童年长大的故居,真是令人钦佩啊!”

    “是啊是啊…”

    郭保坤见落了这么个局面,心里很是烦躁,冷哼一声,小声说道:“说不定是因为身份的缘故,不招人喜欢,才想着小时候的摇篮吧。”

    这话大家全当没听见,毕竟这一看就是人家现做的诗。

    靖王世子格外欣赏这风华绝代的范二少爷,原来他这么忧愁善感,真是…啊…

    范二有些木然的看着这些真才子们,心想:我啥也没说啊,你们吵吵啥?

    黑皮的贺宗纬目光落在那呆滞的范二脸上,脸不禁有些红,在他看来范二一直静静的看着他们吵嚷,竟然也生不出半分恼怒来,真是令他心生敬仰。

    贺宗纬略低了一下头,拱手说道,“不知范兄,我理解的可对。”

    范二回过神来,也连忙拱手,“是极是极,贺兄实乃大才,我这等粗俗篇章自是一眼便能领会要涵。”

    “哈哈哈…”靖王世子大笑,走过来朗声道:“范兄不必自谦,这诗虽看上去平实无华,但是却内藏玄机,实在是大才!”

    “不敢当不敢当。”范二拱手笑道。

    郭保坤看着此时众人这般模样,他不肯善罢甘休,看着那正在小抿着喝酒的范闲,冷笑说道:“不知范兄还有何佳篇?毕竟这只是您……十岁时的大作。”

    众人皆是皱眉,这郭保坤有些过分了……

    不过碍于他的身份,没有几个人说话。

    范闲微笑应道:“我向来不做命题作文的。”

    郭保坤看他有恃无恐的模样,心里更气,咬咬牙道:“那请范兄随意作首,让诸位京都才子也见识见识。”

    范闲皱皱眉,冷冷地看了这个讨厌的家伙一眼,然后抛下了一首诗,起身便离开了花园,在王府下人的带领下,上茅厕去了。

    此诗一出,掷地有声,全园皆惊,落花流水,横扫千军。

    一阵喝彩之后,众人品味着其中滋味,郭保坤的脸上也是青一块白一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真是打脸打没完了,扇肿了…

    世子此时再也顾不得手中扇子该如何拿才不会中了范闲风骨之评,啪的一声合上扇子,吟诵道: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大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