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所至,皆为大明
繁体版

第105章:支出和收获

    朱瞻墡的话再次让文华殿陷入了寂静之中。

    一直以来,中原那些所谓的统治政权都在宣扬一件事,那就是他们才是正统的。

    但实际上他们却不知道,所谓的正统不正统,百姓们并不关心。

    对于百姓们来说,只要你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那你就是正统。

    反之,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压榨他们,计算你是什么始皇后裔、汉室遗孤,那也得不到他们的支持。

    只不过相对来说,那些已经做出成绩的人,比如刘姓汉室,是因为他们的先人做出了成绩,珠玉在前,所以更容易得到百姓们的信任。

    ……

    朱瞻墡的这句话,可以说是毫不留情的撕开了统治阶层的遮羞布,同时也撕开了那些官员的虚伪面纱,让他们直面血淋淋的事实。

    对于统治阶层,也就是所谓的皇室来说,所谓的正统,可能更多的是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

    而对于绝大部分的官员来说,所谓的拥护正统,只是为了能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利益罢了。

    ……

    “太祖高皇帝曾有言:‘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朱瞻墡并没有在意众人的沉默,而是继续说着。

    “对于那些和太祖高皇帝当初一样穷苦的百姓来说,所谓天下的归属跟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他们所想的就是最简单的事情。”

    “我认为,只要给到他们足够的希望,比如减少,甚至是免除前三年,或者是前五年的赋税,再加上一些帮扶的政策,比如免费给他们发放粮种等。”

    “除此之外,朝廷再负担起他们前往交趾的路途中所需要的干粮和其他的花费。”

    “想来,在这样的帮助下,或许不会出现大规模迁移的情况,但大明各地都会有一些百姓愿意前往交趾,开启新的人生。”

    “但是,殿下……”蹇义闻言再次开口,神色中有些羞愧。

    “这样一来,对国库的负担……是不是有些大了?”

    “要知道,虽然交趾较之于我们大明来说很小,但也不是几千人几万人就能填的满的。”

    蹇义的话很有道理,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人的开口让所有人都为之诧异。

    “启禀太子殿下,微臣有不同的看法。”

    蹇义闻言猛地转过头,眼中满是不敢相信的神色。

    他想过朱瞻墡会再次开口,提出更加完善的办法,但却万万没想到,开口的竟然是夏原吉。

    蹇义想不通,事关国库,难道夏原吉不应该支持自己的想法吗?

    “哦?维喆你说说看。”

    朱高炽虽然很是惊讶夏原吉会在这个时候开口,但还是让夏原吉畅所欲言,因为他了解夏原吉。

    “启禀殿下,这件事其实很简单。”夏原吉闻言抬起了头,自信地说道。

    “从表面上看起来,五皇孙殿下的想法的确是会给国库带来极大地负担,但相比以前我们大明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平息交趾的问题,无疑是五皇孙殿下的办法更好。”

    “对百姓施以仁德,百姓们会对我们大明更加信任,也更加的忠心。”

    “若是能够做好,以后交趾就不会成为我们大明的问题了。”

    “以国库的一些消耗,来换取大明西南边陲的安定,哪怕只有数年,给大明带来的回报也不是那一点投入能比得了的。”

    “可是,夏原吉……”蹇义听了之后有些着急地说道。

    “你应该知道,这只是前期的投入,交趾不是几万十几万百姓就能填的满的,以后还得源源不断的迁移百姓过去,最后最少也得有数以百万计的百姓才能让交趾充盈起来啊!”

    “这个不是问题。”对于蹇义的话,夏原吉只是微微摇头。

    “以五皇孙殿下的想法,减免三年甚至是五年的赋税,再加上朝廷担负了百姓们迁移路上的消耗……”

    “可以说,迁移到交趾的百姓,在未来十年内所过的日子,比在中原好得多得多。”

    “届时,消息就会随着商人或者其他途径传回中原,然后就会吸引更多的百姓前往交趾。”

    “一开始,会选择迁移的百姓无疑是过得不好的那些,但等到了以后消息传开,想要前往交趾的百姓就不再是连吃饱都困难的百姓了,而是那些稍有积蓄但不是很多的百姓。”

    “可即便如此,他们也足以负担迁移路上的消耗了,等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就算是朝廷不再负担迁移交趾的消耗,他们也愿意前往。”

    “届时,朝廷也不再需要给予他们如同最初迁移交趾的那些优厚待遇,只需要减免一到两年的赋税,就足以让他们过得很好了。”

    “这样一来,交趾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好。”

    “当然了,最重要的前提还是朝廷做好监管,不要让那些调任交趾的官员中饱私囊,吸食民脂民膏。”

    “百姓们是不愿意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的,那样做不仅没有任何好处,还徒费力气,那就会对交趾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可是……”蹇义张了张嘴,还是有些担心。

    “即便如此,前一批三到五年不收赋税,以后迁移到交趾的百姓一到两年不收赋税,这对于国库也是很大的负担啊!”

    “蹇尚书为什么会这么说?”听到蹇义这么说,夏原吉很是奇怪地看向他。

    “首先,此次征讨交趾,除了将士是朝廷出的,补给方面朝廷只是在武器、火器等方面出了力,粮草的补给可以说超过七成都是五皇孙殿下自己负担的。”

    “以如此消耗便可以拿下交趾,这已经是很好的情况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库分担一点也是应该的,总不能全都让皇孙殿下出吧?那要朝廷还有何用?”

    “其次,如同皇孙殿下所说的那样,高棉和占婆国暂时不会对大明有异心,南掌迫于威慑,在加上没有陈季扩和黎利这样的棋子,他们也不敢公然对抗大明。”

    “届时,我们大明在镇守边陲方面的支出会减少很多很多,足以负担百姓们迁移交趾一事。”

    “最后,交趾那边雨水丰沛、气候温暖,稻米可以做到一年三收,等前几年减免赋税的时间过来,交趾给大明带来的赋税会远远高于这些支出。”

    “作为户部尚书,我认为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