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所至,皆为大明
繁体版

第106章:忙碌的朱瞻墡

    “所以,维喆你认为这是可行的?”

    夏原吉成功的说服了蹇义,但朱高炽又开了口。

    “启禀太子殿下,如同微臣方才所说的一般,从表面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这也只是表面上。”

    面对朱高炽的提问,夏原吉回答的不卑不亢。

    “至于能不能将这些话变成现实,最重要的还是落实到位以及监管到位。”

    “落实到位指的是把减免迁移到交趾的百姓的赋税以及负担他们路途上的消耗这两件事落实到位。”

    “监管到位指的是管控好那些调任交趾的官员,不能让他们将朝廷给迁移到交趾的百姓所享受的优厚待遇放进自己的口袋中。”

    “如果能够做到这两点,再加上五皇孙殿下在大明西南边陲所展现出来的威慑力,想要实现微臣方才所说的那些景象……微臣认为是没什么问题的。”

    “唔……”朱高炽闻言点了点头。

    “维喆你说的有道理。”

    的确,夏原吉分析的很到位,甚至不只是交趾,整个天下都是如此。

    如果都能够做到落实到位和监管到位的话,不仅只是交趾,整个大明都会繁荣昌盛。

    但是很显然,这是有难度的,不然的话都轮不到大明,秦汉唐宋……这些朝代早就繁荣昌盛了。

    不过,有一点还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相比于整个大明,仅仅只是在交趾落实这两点的话,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

    尤其是如今这种情况下的交趾。

    “那事情暂且就先这么定下来吧。”想清楚之后,朱高炽也拍板做了决定。

    “维喆,你是户部尚书,无论是百姓的迁移还是减免赋税、负担百姓路上的支出这些事都是户部负责的,回头你拿个章程出来。”

    “宜之,你是吏部尚书,大明官员的调任从来都是吏部的事情,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吕震,你是礼部尚书,回去让人着手确定一下诏书的事情,等事情都敲定之后昭告天下。”

    “我去跟父皇禀告一下,看看他老人家的意见,等确定之后就立刻准备落实。”

    “是!”夏原吉、蹇义和吕震同时躬身应道。

    “你还有什么看法没有?”说着,朱高炽转头看向了自己的儿子。

    “没了。”朱瞻墡摊了摊手。

    “夏尚书都已经说的很清楚明白了,您的准备也毫无疏漏,孩儿自然是没啥好补充的。”

    “那其他的事情呢?还有吗?”朱高炽又追问道。

    “有倒是有,不过暂时跟您没啥关系。”朱瞻墡闻言笑了笑,转头看向了夏原吉。

    “夏尚书,跟我走一趟吧,去看看咱们大明市舶司的副提举,看看准备准备下一次下西洋的事宜。”

    夏原吉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接朱瞻墡的话,而是抬头看向了朱高炽。

    儿子是为了大明,朱高炽自然是不会反对的,对着夏原吉点了点头。

    夏原吉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走到了朱瞻墡的身后。

    “您接着忙,孩儿先去忙别的了。”见状,朱瞻墡对着自家老爹摆了摆手,准备离开。

    “不过您要记住啊,我娘说了,从今天开始,您中午和晚上必须回家吃饭,不能再一味地埋头苦干了。”

    说完,朱瞻墡也不给自家老爹开口教育自己的机会,拔腿就朝着门口跑去。

    夏原吉顿了顿,对着朱高炽躬身一礼,然后追着朱瞻墡离开了文华殿。

    ……

    看着自己儿子的背影,朱高炽摇头失笑。

    自己的几个儿子中,老大朱瞻基最是沉稳,这和他幼年时期所受到的教育有关。

    老三朱瞻墉虽然没有老大出色,但很是忠厚,尤其是很有孝心。

    唯有这个老五,前几年就很是跳脱的去玩商业,后来更是在草原和交趾闯下了……嗯,算是赫赫威名吧。

    但即便如此,平日里这个孩子还是跳脱得很。

    不过,朱高炽对此却没有什么想说的,因为他知道,这个孩子的跳脱不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妻子,大明的太子妃对这个孩子的宠溺和纵容。

    当然了,自己选择性的看不到也是原因之一。

    毕竟,他虽是大明的太子,但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

    这个孩子是老五,没有必要束缚着他,只要不闯大祸,就由他去吧……

    -----------------

    除了文华殿,朱瞻墡带着夏原吉,一路朝着宫外走去。

    市舶司比较特殊,下西洋一事,最大的重心在长江入海口处的太仓刘家港,无论是建造宝船的船坞还是修缮宝船的工匠都在那边,所以顺天府这边几乎没有什么市舶司的人。

    不过即便如此,顺天府毕竟是大明的国都,下西洋又是很被重视的一件事,京中不可能连个地方都占不到。

    郑和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这一点从几次下西洋的表现上就能看得出来。

    虽然按理来说,在下一次出发之前是郑和的休息时间,但朱瞻墡相信,以郑和这个人的性格,平日里肯定是在市舶司的。

    就算是平日里不在,如今自己回来了,他肯定也会去市舶司等着自己的。

    毕竟,从下西洋一事启动开始到现在的十几年间,下西洋这件事慢慢成了郑和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一路无话,朱瞻墡和夏原吉乘坐马车一路来到了京中的市舶司处,而一下马车,朱瞻墡的脸上就露出了笑容。

    果不其然,郑和就在这里等着自己。

    “下官拜见五皇孙殿下,殿下福寿安康。”

    听到动静的郑和出门迎接,对着朱瞻墡躬身行礼。

    “免礼。”朱瞻墡伸手扶起了郑和。

    “此前在高棉,因为局势的关系没能见你,这一路上还好吧?”

    “托殿下的洪福,一路平安。”郑和站起身,笑着说道。

    虽然在高棉时,因为火烧交趾一事,郑和对朱瞻墡的看法有些变化,但那仅限于在交趾的时候。

    在下西洋一事上,郑和对朱瞻墡还是很佩服的。

    在商言商,在市舶司自然也只看下西洋的事情,因此郑和在这时候对朱瞻墡还是很敬佩的。

    主要是上一次下西洋,朱瞻墡在路线的规划上让郑和很是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