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至圣
繁体版

第86章 子产授学,欲招诸梁

    子产一夜有没有睡好,沈诸梁不知道。

    他只知道,早早地就听到了有人在读书的声音。

    作为习惯性早起的沈诸梁,便闻着读书声寻了过去,在一处院落寻到了主人,正是郑国上卿子产。

    作为郑国的上卿,执政国事已经够辛劳的,没有想到竟然还有闲情雅致教导一些幼儿,在这处院落中,这些幼儿应当就是子产的孙子辈了。

    “贵使,此处乃是上卿教书之所,还请勿要打扰。”

    一个仆人走到沈诸梁身边,低声告知。

    “明白,我在此远观即可。”

    沈诸梁很是客气地笑了笑,这是他见过的很有素养的仆人,不像其他大族那般仗势欺人。

    话音刚落,院落中正在教授幼儿的子产正好发现了沈诸梁,于是与幼儿说了一番话,便手持竹简朝着沈诸梁走了过来。

    “小友,薳启疆还在贪睡,你怎的起这么早?”

    子产一大早上都不忘拿着薳启疆开涮一番,倒是让沈诸梁好奇两人是如何认识的。

    “子产上卿,不知道您与我们太宰是如何相识的,看你们虽然偶尔斗嘴,但是关系却也是不错,即使有国别不同,却也让小子羡慕你们之间夸国别的友情啊,不知道是否可以为小子解惑一番你们是如何相识的?”

    子产闻言呵呵一笑,他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孙儿,便开始了往事的回溯。

    “简公三年,执政子驷想要自立为国君,可是这国君哪是谁想当就能当的,于是便有了子孔指使尉止杀死宰相子驷的事情,尉止也因此成为了我国的执政,只是后来子孔也想自立为国君,在我劝说之下,才没了想法,却也成为了执政,在次年之时,晋国因为楚郑结盟,便发兵攻打郑国,便有了楚国救郑之事,当时领军之人中便有薳启疆这家伙,那时候也算是我们的初识,我国想要和晋国和好,于是后来我便成为了楚国的阶下囚。”

    这一个来龙去脉,沈诸梁倒是有过了解,只是没有想到当时救援楚国的领军之人之中竟然有薳启疆,更让他想不到的是求和的郑国派出的使者竟然是子产。

    这未免充满了太多戏剧化的东西,可是又不得不相信,毕竟这是子产亲口所说。

    “只是人心贪婪乃是天成,于是便有了专权郑国的子孔被君上罢免处死,我后来得到君上信任,从而执政国家诸般事务,便又有了简公二十七年入楚诸般事宜,再次得见,也就有了次年的庆封之死。”

    庆封之死,这就是齐国的事情了,沈诸梁记得这件事情在历史上也是有着浓重的一笔。

    “哈哈哈,以前楚国犹如上国,我子产与薳启疆相交,也是意气相投,不少人说是巴结薳启疆,不过饭后谈资罢了,如今我以步入半圣之境,便没有人说这些闲话了。哈哈哈,其实国家与个人,有的时候是真的难以选择啊!无愧于心,即可!如今的楚国又何尝不是风雨飘摇,已然是大不如从前,说不定未来,我这里还是薳启疆的落脚之地了。所以,若是以后楚国大乱,小友与你阿父可有什么打算,我郑国虽然比不上楚晋两国,却也可以给予安身立命之所啊。”

    有的没的,子产这是都说出来了。

    沈诸梁知道子产的言下之意,虽然没有什么挑唆,只是陈述事实,知道历史进展的他又何尝不知,虽然原来世界历史上在楚灵王最后的几年中,沈诸梁与其父都是有空白期的,没有人知道当中发生了什么,但是在这个世界,决定命运的便是自己。

    楚灵王,没有几年的活头了啊!

    沈诸梁心中一紧,深知这番话所涉之事重大且敏感。

    他略作思索,决定转移话题,以免陷入这难以应对的局面。

    “子产上卿,晚辈对您教导小儿的内容颇感兴趣。方才听闻读书之声,不知您所授何书?”

    子产见沈诸梁转移了话题,便也没有继续追问这个棘手的问题,于是笑着道:“不过是一些流传在郑国的诗歌而已,诗歌通俗易懂,小孩子也容易记住,自然是比不上管圣的《八观》的。说起这教育孩子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我这孙儿也不过五六岁,连一首师友之情的《子衿》都背不会,实在是头疼。小友聪慧,可有妙法?”

    妙法?

    死记硬背算不算妙法?

    沈诸梁感觉自己一脚踢在了铁板上,这是一个自己未曾涉及的领域啊!

    “回上卿,自古有言‘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

    沈诸梁的侃侃而谈,刹那便停住了嘴,再说下去怕是就要把‘惜孟母,择邻处’就要说出来了。

    “文气翻涌,小子有点意思,只是不知道这区区十二字确实涵盖至理,不知道此语出自何处,又是何人所著,这后面的句子呢?”

    “对对对,诸梁,这几个字不一般啊!赶紧说说在哪里看到的,我薳启疆可从未听到过这方面的记载,就连一个字都未听闻过。走走走,咱们回屋说,我能够感觉到后面肯定还有,绝对不会就这十二个字那么简单!”

    薳启疆不知道从哪里跑了过来,顺路截了个胡,说着就拉着沈诸梁往客房走。

    子产则是走了一步,便拦在了薳启疆的面前:“启疆贤弟,为兄都帮你考验了一番小友,现在发现了好东西,可不能独自分享啊,一起一起,我这就让人准备朝食,边吃边聊。”

    沈诸梁闻言,心里咯噔一下,这下面的东西实在是不好接啊!

    “两位长辈,不是小子不愿意说,只是这接下来的句子我还没有想好,等日后若是完成此文,若是二位长辈愿意指教一二,届时定当奉上,敬请评点。”

    没办法,眼下只有如此了《三字经》虽然是注明的启蒙之学,但是里面却有许多故事没有发生的,就连接下来的孟子都还没有出生。

    “既然如此,那也只能等候小友佳音了!”子产略有惋惜地道。

    “也好,也好,也好,届时记得写完第一个给我看,就是圣人也没有这种优待,想想就是痛快啊!哈哈……”薳启疆看了一眼子产便哈哈大笑起来。

    子产不由白了一眼薳启疆道:“走了,走了,朝食结束,进都城觐见郑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