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至圣
繁体版

第89章 子产之计,派子入楚

    朝食过后,薳启疆一行便跟随子产进入宫城之中觐见郑公。

    郑国国君,姬姓,郑氏,名嘉,为郑国第十六位国君。

    薳启疆一行本来是没有打算从郑国绕路的,只是为了确保郑国能够如期参加章华台之会,才派了与郑国多次打交道的薳启疆入郑国邀请。

    随着踏入宫城之中,沈诸梁见到了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二个春秋国君,只可惜这一位国君身上的气势远比楚灵王要差上许多。

    不过能够任命子产这等贤臣,才能够在夹缝中求生,并且能够逐步获得一定主动的地位,从这里便可以看出这郑嘉也算是一位明君。

    作为明君,自然便有明君的思考。

    如今郑国好不容易得来的安宁,他自然不会打破。

    殿中,气氛凝重。

    郑嘉高坐于王座之上,神色平静而坚定。左右只有子产在侧,其他的官员则是退到了殿外等候。

    薳启疆对于郑嘉的拒绝,再次恭敬地行了一礼,于是朝着郑嘉说道:“郑公,吾王诚心相邀,于章华台共商要事,望郑公能赴约前往。”

    郑嘉微微摇头,缓缓说道:“薳大夫,非是我郑国不愿赴约。只是近年来,郑国历经战乱,民生凋敝,实在是需要时间休养生息,重振国力,实难抽身前往啊。”

    对于沈诸梁而言,此刻的郑公郑嘉脸上则是像写着“楚国之邀,实难从命,可又不能轻易得罪,这可如何是好”的无奈之感。

    薳启疆面色不改,反而更加强硬了一番:“若郑公拒绝,吾王定会怪罪于我。郑公,吾王此次相邀,乃是看重郑国,意在增进两国情谊,共图大业。若郑公拒绝,恐怕会令吾王心生不满,影响两国关系。届时若是楚国发兵,那么将不是我一个小小的太宰能够决定的了。”

    郑嘉微微皱眉,沉声道:“薳大夫,郑国对楚国一直心怀敬畏与友好。但当下局势,郑国确有难处,还望贵国能够体谅。”

    郑嘉此时内心忐忑,不知楚国能否理解郑国的困境。

    此时,子产叹了一口气,朝着薳启疆拱手说道:“薳大夫,楚郑两国本就为盟国,章华台之会自然是事关重大,应当受到重视。郑国深知楚国之强大,也感激楚国一直以来的照拂。只是如今郑国百废待兴,郑公需全力治理国内之事,无暇他顾。再者,郑国这些年来,虽然有所恢复生机,可是薳大夫应该知道,倘若我们君上前往了楚国,那么之前的晋国发兵郑国一事怕是又要重演,故而,此行牵扯甚广,实在是不能冒险。”

    子产也是心力交瘁,此刻的他既要维护郑国利益,又不能与楚国闹僵,需想个万全之策。

    只是这个万全之策,需要在晋楚之间权衡。

    薳启疆看向子产,态度依然十分强硬,哪怕昨日已经做了沟通,依然固执己见地说道:“子产执政,我也深知郑国之艰难,但吾王盛情邀请,若郑国不应,恐有不妥。虽然目前楚晋签订了盟约,可若是郑国不前往楚国,相信子产执政不想再次成为楚国的阶下囚吧!”

    郑国若不应,楚国颜面何存,薳启疆能够想到自己回到楚国所受的怒火。

    私是私,公是公。

    子产,对不住了。

    这就是政治,也是另外一种没有硝烟的战争。

    哪怕彼此是朋友,依然要为了自己的国家据理力争,争夺那一线的生机。

    郑嘉听薳启疆如此强硬,脸色顿时也变得难看起来,只是此刻的郑国虽然已经恢复了国力,但是在面对周围的大国,依然是一步步走的艰难,他的希望也全部落在了子产的身上。

    此刻郑嘉身上的气势十分不稳定,时高时低,不过最后还是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君上,此事臣已经有了一个计划,带臣与薳大夫商讨一番。”

    子产深吸一口气,心中已有了计较。

    “薳大夫,我们郑国生存不易,拒绝此次的章华台之邀,实非有意怠慢楚国。如今郑国正处于恢复之期,若此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前往章华台,恐对郑国发展不利。但郑国对楚国的敬重从未改变,若楚国能体谅郑国之困境,日后郑国必当加倍回报。”

    薳启疆沉思片刻,心中权衡着各种利弊说道:“那依执政之意,此事当如何处置,方能两全?”

    子产看了一眼郑嘉,然后看向了薳启疆道:“为表郑国对楚国之诚意,作为郑国半步圣人,子产愿派遣我的儿子国参代以使节前往章华台。国参目前已经从政,未来也必是郑国的执政,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还有一个圣人,想必如此应该楚王会满意我们的决定吧!”

    薳启疆略一思索说道:“如此,倒也不失为一个解决之法。只是不知这国参,是否能担此重任?”

    郑嘉说道:“国参虽年轻,但饱读诗书,见识不凡,且心怀国家,目前为‘趣马’之职,更是郑国未来重臣,由其代孤前往楚国,代孤向楚王表达歉意,届时还请薳太宰为郑国美言几句。”

    薳启疆看向了子产,见其眼神坚定,便只好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那我便回禀吾王。但还望郑国日后能与楚国多有往来,共促发展。”

    郑嘉应道:“那是自然,楚国强大,郑国愿与楚国友好相处。此次前往楚国,孤定让国参备足了厚礼,绝对不会让楚王失望。”

    子产也笑着说道:“此次商讨虽有波折,但愿能化干戈为玉帛,使两国关系更为和睦。届时我那不成器的儿子还请薳太宰在楚国好生照顾一番。”

    “子产贵为上卿,郑国执政,半步圣人,派子入楚,当真是好气魄。既然如此,启疆也只能尽人事了。”薳启疆不知道楚王会不会杀人,只希望到时候不要闹得太僵。

    子产之计,派子入楚。

    沈诸梁叹了一口气,最终还是圣人承担了一切。

    或许这个就是子产昨日说好的给予薳启疆的一个答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