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我知后世六百年
繁体版

第19章 宫中宴请

    四月初一,朱元璋大宴群臣。

    上个月,徐达常遇春攻入汴梁,完成了对北方的进一步统一。

    朱元璋在奉天殿设宴,一是为表彰外面奋勇杀敌的将士,另外也是为后续的继续进军鼓舞士气。

    一大早,汤鼎和徐允恭便跑去了常家。

    这段时间,常茂被蓝氏勒令在家养伤,连大门都没迈出去过。

    汤鼎和徐允恭跑来找他玩,也都被蓝氏给赶走了。

    “常大,你伤这下总好了吧?”

    “不就是挨了顿板子吗,比女人坐月子还麻烦,一个月了好吃好喝的连门都不出了。”

    有人关心着,也是种幸福。

    常茂一拳捣过去,骂道:“滚!”

    “我就想好吃好喝不出门,你有意见?”

    “要不是宫里今天设宴有好吃的,我还得再好好养几天呢。”

    徐允恭拉了拉汤鼎,揶揄道:“这你就不知道了,谁不知道他娘的厉害,他爹在他娘跟前都得缴械投降。”

    “没有他娘的同意,他敢出门吗?”

    这两家伙,就是两损友。

    常茂系上了腰带,白了他们一眼,道:“说的好像你爹在你娘跟前就没缴械投降似的,不然的话又哪来的你们。”

    话落,转身就走。

    “哎,你小子...”

    汤鼎徐允恭两人随之追了出去,到了院子一把把常茂楼到了胳肢窝下。

    “你丫知道的咋这么清楚。”

    “不会早有这方面经验了吧,来让我们哥俩看看。”

    就在两人打打闹闹,要扒常茂的裤子时。

    从旁边假山后面传来了几声欢快笑声,等三人下意识一抬头。

    只见徐达长女徐妙云正与常茂姐姐常玉婷结伴而来。

    两人赶紧放开常茂,汤鼎尴尬一笑,问道:“玉婷姐,你们也要进宫了?”

    现在的徐妙云不过刚刚六岁,却老喜欢追在十四岁的常玉婷后面玩。

    “嗯,时辰不早了,你们也去吧。”

    常玉婷长得秀气,说话也非常温婉。

    昔年,她曾被马皇后带在身边教习,因而也就没有蓝氏的那种彪悍性格。

    “大哥,你又欺负茂哥了?”

    徐妙云跟在常玉婷后面,很快给常茂出了头。

    “你这小丫头胳膊肘怎么还往外拐呢?”

    徐妙云拉着常玉婷胳膊,嘴上像抹了蜜似的。

    “玉婷姐还是我姐呢,茂哥不就也是我哥了。”

    “你那么大人了,茂哥身上还有伤呢,就不能让让他吗?”

    不愧是被叫女诸生,这嘴巴还挺会说话。

    常茂在徐妙云脸蛋上捏了捏,笑着道:“徐允恭那家伙老喜欢欺负我,以后茂哥就得靠你了。”

    “好啊,没问题!”

    徐妙云双手叉腰,倒还挺够义气。

    “行了,别闹了。”

    “你们三也赶快进宫吧。”

    就他们三个都快穿一条裤子了,谁欺负了谁不也就那样。

    常玉婷看了看天上的太阳,拉起徐妙云很快消失在了他们面前。

    等他们三打打闹闹赶去奉天殿时,该到的人差不多都已经到了,唯一剩下的也就只有那些还要当值的朝中大员们了。

    三人猫着腰,尽管一再放低存在感了,最终却还是撞上了一大群绯袍大佬。

    为首的李善长,身旁还跟着胡惟庸等中书省的佐官。

    “李相!”

    现在的李善长身为淮西勋贵之首,在大明的地位可谓是如日中天。

    既已看到了人家,也不能再装没看到。

    三人拱手行礼,纷纷喊了一声。

    “你们三小子怎来的也这么迟,这都快赶上和老夫一块了啊。”

    李善长这人表面温和宽厚,实则却非常的善妒苛刻。

    就像现在,他表面像是个长辈的玩笑,其实却是嫌他们姗姗来迟和他那个左丞一块压轴了。

    大人物不应才是最后到的那个吗?

    “是小子的错。”

    “他们两早就去家里喊了,都是小子耽搁了时辰。”

    当前这种情况,就连朱元璋都要依仗李善长,那他就更不能和他对着干了。

    “是哦。”

    “听说你小子跟上位去凤阳亲耕的时候把人家的鸡都给偷了,身上的伤都好了吧?”

    这事落于常茂这种武将子弟身上其实也算不了什么,反正他们平日上房揭瓦类似这样的事情也没少干。

    常茂笑了笑,道:“这都一个月了,基本上都好了。”

    之后,李善长捋捋胡须,又瞥了眼自己旁边的亲儿子李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嘛。”

    “宋学士对常茂赞誉有加,常说常茂在大本堂的功课非常出色,你也要多和常茂学学才是。”

    历史上,李祺娶了朱元璋的女儿。

    李善长这个时候把李祺带在身边,估计也有向朱元璋推销自家儿子的心思。

    要能和朱元璋结了亲,那他在朝中的地位也能更近一步。

    至于他说让李祺向常茂学习,那更是随便听听也就行了。

    谁不知道,李祺诗书歌赋样样精通。

    常茂他才学了多少东西,再怎么出色也比不上李祺从小学习的人吧?

    这就好比让一个学霸去向学渣请教学习,这不是看得起学渣,而是对这个学渣的讽刺。

    “儿子谨遵父亲教诲。”

    李祺应了声,转头向常茂,又道:“还请常兄多多指教。”

    别看淮西勋贵被划分到了一个阵营,但在其中还是会存在文武之分。

    文臣嫌弃武将粗鲁,武将也嫌文臣虚伪。

    像常遇春这种武将在李善长那些文臣眼里就像是大猩猩似的,只知道使蛮力而不知道用脑子。

    既如此,他也就像是没听懂他那言外之意。

    随即大喇喇拱手应了下来,道:“好说,好说...”

    “那李相,小子先走了,上位估计也快过来了。”

    别过了李善长,汤鼎有些不忿了。

    “刚才李善长什么意思,他的意思是只有他儿子能读书,我们这些武将子弟就不配读书?”

    需要靠李善长提携的才会巴结他,而他们三家很明显不在其中之一。

    即便都是淮西阵营,却也不见得都得听他的。

    徐允恭倒没那么大的火气,只是道:“你们俩最好别去招惹他。”

    “我爹和他打的交道多,说他这人妒忌心很强,待人又特别苛刻,惹急了他恐会背后给你捅刀子。”

    徐达能成朱元璋的心腹大将,独自领兵打过那么多的大仗,这点识人的眼光也还是有的。

    “唉。”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恐怕也不是我不想就不会的了。”

    李善长容不下浙东集团,他在大本堂当那伴读又不得不和宋濂亲近。

    就这一点,总有一天会被李善长所不容。

    更何况,他作为穿越者深知胡案的恐怖。

    为避免被他就牵连进去,最好还是和他保持些距离。

    当然,像李善长这种放不下权的人,即便没有胡惟庸他下场也好不到哪儿去。

    当初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是需要李善长那些幕僚出谋划策,但江山已经定鼎朱元璋就要把这天下牢牢掌握在手里。

    哪还需要那些那么高威望的老臣,再在他面前指手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