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邻居
繁体版

第十一章:波澜

    石云怎么也想不到刚答应孙观做他的书佐就要当场走马上任。

    “二寨主,大寨主叫你马上去县府库。县中几位吏官已经带人前往那里,说是要接收府库。”

    “屮!这帮人怎么这么急!”

    孙观二话不说拉着石云来赶紧过去,到时那里已经手下山贼被围得水泄不通了。

    功曹尹惠、仓曹洪力、新任贼曹宁白、户曹申履带着十几衙役正在和孙康等人对持。别看他们人少,不到二十人面对孙康上百人却毫无惧色,全都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光靠气势不用刀剑却能逼得孙康众人节节后退。

    洪力康慨道:“姓孙的,别以为你人多就能拦得住我等,这里是县衙不是你们山寨,你现在也是县中属吏,凡事都得按规矩来。县府库历来都是我仓曹管辖之重地,莫说你不是兵曹掾,就算你们兵曹掾在此也不能越主越俎代庖,现在我们请你带着你的人离开此处,我们仓曹自会履职尽责,守护好此处。”

    孙康冷笑:“黄巾破城时你们在哪里,怎么不在此履职尽责?反而跑到城外去尽责!我看你们现在不是来尽责的,真正的目的是来抢钱抢粮吧?”

    洪力想不到孙康竟敢如此说,难道他想直接撕破脸吗?他以为孙观既然已经接受兵曹掾之职,那就是已经和他们达成默契,给了你一个进身,那你也要按我们的规矩来。可是现在看来孙康不但没给他们好脸色,还打人打脸直接扯掉他的遮羞布。

    一时气急攻心不知该怎么反驳,只能恼羞成怒:“竖子安敢如此!”

    尹惠见此对他摆摆手,示意他别急,自己开口:“这位兵曹之兄长不必口舌伤人。俗话说得好:胜败乃兵家常事。当时曹巾势大,我等不敌不得已才退出城外,这不后来才能和兵曹一起收复县城,灭杀黄巾,为城中受难的百姓报仇雪恨。

    这点我等自觉无亏大节。

    再者,汝未曾为吏是以不知,县中各曹都有各曹之职责。我功曹总领人事考察记录,洪仓曹负责仓库钱粮税收,宁贼曹负责盗贼事,申户曹负责人口户籍。

    这仓库重地本就是仓曹负责,现洪仓曹带人来接手仓库是理所应当之事。如尔再作阻挡,将是防碍他人之工作,有侵占他曹之嫌。

    莫非尔等欲与整个县衙交恶?”

    说到最后一句时他还望向孙康特意加重了语气。

    宁白、申履也附声:“尔等欲与整个县衙交恶呼?”

    这帽子好大,如果是一般人有可能被他们唬住了。可他们面对的是山贼大寨主孙康,他什么阵仗没见过,还怕你这点威吓?

    于是他不屑的冷笑道:“你现在是你们想独呑这里的钱粮,却反说是我要与你们交恶?咋的,就你们聪明,把我们都当成傻瓜?弟兄们舍身冒险好不容易灭掉黄巾众贼,为的是什么,为你们的感谢?还不是黄巾贼抢来的财物。今天这库房交给你们了,兄弟们就白白跟黄巾贼拼命了,一点好处都没有了?”

    洪力想都没想就回道:“就光你们的人跟黄巾搏命吗?我们几家的子弟没有一起舍命杀敌吗?还有……”

    尹惠心里暗骂一声猪队友,有你这么说的吗?难道你要跟他们分我们自己的钱粮。他赶忙插嘴道:“这县中府库都是县衙的财产,就算有黄巾抢来的钱粮那也是我们百姓的家当,如今你帮我们抢回家当,我们心里也十分感激你,也一定会给你相应的报酬。怎的你要把我们全城百姓的救命粮当成报酬?这是想饿死我等全城百姓?”

    好嘛!这回不止是交恶整个县衙了,是和全城百姓为敌了。

    孙康心知只要他今日离开让他们接手这里,里面的钱财肯定没有几个能落到他手里,那手下兄弟想要拿到下山安家的安家费怎么找?求他们施舍?

    如果这帮地主豪绅有那么好心,这黄巾贼也闹不起来了。与其求他们还不如自己拿。

    尹洪宁申几人昨日连夜商讨,之所以都同意给孙观保举做县兵曹掾,除了想利用孙观抵御黄巾之外,最大的想法是推举孙观做吏曹后好跟他商讨拿回被黄巾搬走的钱粮。

    是以,他们今天一大早给了孙观保举文书后,就想着来接收黄巾贼存放在府库的钱粮,没想到孙康却带人阻止了他们,难道他一点也不在意那兵曹掾之位吗?难道他不想摆脱山贼之贱藉,像他们一样做县里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孙康又何曾不想做个风光的地主豪强,只是他更清楚自己的立身之本是什么。无论是当山贼还是洗白当县吏,他手下的兄弟才是他的资本。如果没有他手下几百号兄弟,孙观就是做了这个兵曹掾,他们兄弟俩也迟早会被这帮地主乡绅们吃得渣都不剩。

    而想要拢住手下的兄弟那就必须要有钱粮。钱,昨天在灭掉黄巾贼后就已经叫兄弟们偷偷藏了一部分。只是这粮占用空间太大,他不好藏起来。

    他还想着怎么偷偷运走一部分粮时,这些人就来要接收库房了,他怎么能答应。山寨的兄弟们和家眷想要下山生活,那必须要有安家的钱粮才行,不然以后谁还跟他混?

    大家谁都不想放弃库房。

    尹洪几家知道这县衙府库本来就空得快要饿死老鼠了。昨夜却听说黄巾贼把抢来的钱粮都存在府库里了。

    想着这些钱粮肯定都是从我们家中搬进去的,那些穷户屁民饭都吃不起,家里肯定没有余粮。

    我们都打赢了黄巾贼,死了好多子弟,总不能还要我们分出钱粮去吧?这是让我们流血又流泪?

    孙观和石云来到时,里面正在吵得热闹,没人注意到他们。

    孙观刚想要喝骂外围之人,让他进去,却被石云拉住,示意他先听听事情是怎么回事再行动。

    他们不但听见了里面孙康和几家的争吵,还听到围着的山贼议论:

    你知道吗这几家地主大户真是富有啊!据说昨日黄巾进城就有城里的穷人主动带领帮忙去这些大户家,从他们几户大户那里每家搬出了至少五千石粮食,有的粮食都霉坏了也不拿出来救济穷人。

    “那肯定是啊!这些人要是好人那也成不了大地主。”

    “对对!这年头哪还有地主是好人的!他们不欺负我们穷人就好了,你还指望他能救济穷人啊!”

    “听说那个申家加上城外的族人总共还不到五百人,家中藏粮却超过六千担了,平均下来一人有十二石口粮呢!光吃白饭就够吃两年了。”

    “对啊!我们山贼的都不能只吃白饭呢!”

    ……

    石云听了,想想前身的伙食,他更从没有吃过白饭,平时饭里总是参着部分鱼、肉、野菜、树叶、树根。听着好像是凡尔赛,能有鱼有肉,山珍海味啊!其实只是真不是,在这个时代山里粮食比肉贵,鱼更是没人要,肉骚鱼腥不只是不好吃还很多,是真的比粮食贱多了,所以他们山民才能在山里活下来。

    山里野兽多鸟类更多,地也没有平地那么肥沃,产出的粮食还没有外面的一半多,想在山里靠种地过活那是难上加难。是以想吃肉容易,想吃白饭那就难了。

    只是石云觉得山贼们还是估错了申家的粮食储量。平均每人才十二石,一千两百汉斤?换成后世才六百斤。在这个粮食也是主要货币之一的时代,一个大家族才这么点存量?

    要知道前世他还种稻谷时,每年家里都是等新米下来留着足够两三年的存量,剩下陈米才卖掉换钱的。

    特别是泰山琅琊两郡,道路、治安都不好,铜钱未必有粮食受欢迎。大家族不但要存粮备荒,还要留着给佃户们交易借贷,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储存更多的粮食的。

    所以石云断定这申家在别的地方一定还藏有粮食。

    只是现在那些都和他无关,与他有关的是这府库里的粮食。

    石云在孙观耳边轻声低语几句。

    孙观听了眼神立时变亮,不住的点头,嘴角露出笑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