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邻居
繁体版

第十二章:分粮

    孙观咳了一声,手下兄弟才反应过来纷纷打招呼:“二寨主!”

    “二寨主来了。”

    “二寨主好。”

    众人一边打招呼一边自动分开让出一条路来。

    其中一个机灵的小子笑骂他人道:“叫什么二寨主?该叫兵曹掾!”

    他又笑着对孙观谄笑道:“兵曹掾您终于来了,快进去帮兵曹,这几个老家伙竟敢来抢咱们的战利品,要不是兵曹他拦着,我们定叫他们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看哪个还敢抢我们的东西!”

    在他们山贼的心中,这里面的钱粮都已经是他们山寨的了。向来只有他们抢劫别人,还没有人敢抢他们的。这库房里的钱粮都是他们拼命抢来的,现在竟然有人打上门来,那不是茅房里点灯——找死吗?

    孙观向石云点头示意之后,就大步向里面走去。来到孙康身前,行了个礼道:“兄长辛苦了!接下来由我来应对他们。”

    孙康疑惑的盯着他的眼睛,自己这弟弟虽然身手了得,心思口才方面却没有自己那么机巧,怎么现在要替自己应付这些人?

    孙康心里虽然有疑惑,却还是点头同意,反正自己也在这里,如果二弟应付不过来,自己还可以帮腔。

    孙观转身冷脸看向尹惠与洪力道:“两位就是这样对待恩人的?按照规矩你们请我帮忙破黄巾贼,所获的战利品该由我来分配吧?我们众兄弟拼着巨大伤亡才灭掉黄巾,可今日你们却来抢夺战利品这是何道理?”

    纵是一直神色不波的尹惠听了这话也有点尴尬,他们此时的确有点过河拆桥之嫌。

    本来人家帮忙破黄巾复县城,救了他们陷在城中的族人,这些战利品应该是人家的报酬。奈何这报酬太多了,他们付不起,更不想付。是以联合几家出此下策,想以势压人,先拿回钱粮,掌握主动权后再给点小利打发孙观他们。

    他们自认为这些钱粮本来就是他们的,虽然被黄巾抢走过,可如今黄巾已灭,自是该物归原主,交还给他们。

    如今看来孙观也没想着吐出这些钱粮来。他把他们的钱粮也当成了黄巾的战利品了。这还了得?

    尹惠怒道:“孙兵曹,当时我们请你破黄巾的条件可已经兑现了,那时我们并没有说,连我们的家产也当成战利品送给你。”

    “我也没想要你的家产啊!据我所知,县府库房里本来就什么也没有,这里面可都是黄巾贼后面搬进来的战利品。”

    “黄巾贼的战利品还不是从我等家中搬走的?”

    孙观气笑了:“这里面的钱粮都是从你们家中搬来的?没有城中其他百姓的?没有城外北乡百姓的?没有我们山中民户的?”

    洪力也是气得什么也不管了:“那些黔首佃户饭都吃不饱,能有什么钱粮?”

    “你说这些穷人一点粮食也没有?这么说黄巾不来的话,这城中的穷苦百姓就都要饿死了?还是他们都不用吃饭就能活到秋收?

    我就奇怪了,他们是懒不种地还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穷得吃不饱饭?”

    洪力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只是这时想让他认错却也不可能。他只好硬着头皮说:“这些人哪一年开春后不得向我们借钱借粮,才能免强活到秋收。反正他们就是穷,哪来的粮食让黄巾贼抢来放这里?”

    孙观眼睛扫到外面,见石云已经照约定找来许多城中百姓,正在外面看热闹。于是冷冷嘲讽道:“穷苦百姓手中没粮,这城里只有你们大户有钱有粮是吧?这库房里所有的钱粮也都是你们的?你们是不打算分给我们士卒,不打算分给穷人一粒粮食了?”

    尹惠等人听到这突然敢觉不对,怎么说着说着,好像说他们要独吞这城中的钱粮,要饿死城中所有的穷人?

    这时他们才发现外围多出了好多人,正是城中的黔首百姓。他们在外围窃窃私语,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好些人不时以愤恨的目光瞪过来。

    他们这时才猛然反应过来,心沉了下去,冷汗瞬间冒出来浸湿了衣裳。

    糟糕了!中了孙观小儿的奸计了。

    孙观这是要挑起黔首百姓们对他们大户的不满?难道他想借刀杀人?

    几人越想越怕,连忙否认:“我们不是说这里面的钱粮都是我们的,只是说这是县衙库房,理应由仓曹来接管。

    只等我们接管后肯定会把钱粮分发下去。我们怎么也不可能不顾城中百姓的死活的,以前灾年时,我们都还有施粥震灾呢!何况现在我们刚刚经过黄巾祸乱,正是需要大家同心协力,共渡难关之时。

    大家要相信我们,相信县衙,我们一定不会让一个人饿死,不会让黄巾再来祸害大家的。”

    孙观趁机道:“那好,趁现在各曹主事都在,我想我们该当众商讨,解决库房里的钱粮问题,给大家一个明确的交待。至少要给被黄巾贼祸害的人家都分发些口粮,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

    孙观不给其他人说话的机会,又接着道:“首先,我提议给城里每个人都分发一石粮食来做基本口粮。

    其次,应该奖励此次参加救援沂源、收复县城的勇士们,没有他们就消灭不了黄巾贼,没有他们我们连家都回不来。

    再次,虽然我们收复了县城,但外面黄巾贼还是很猖獗,他们极有可能还会进犯我们县,所以县中各曹决定增设一曹来专门防御黄巾,这就是为兵曹,由我暂代兵曹掾之职。

    兵曹是新曹,没钱没人,即日起需要招兵买马来保家园抗黄巾,希望能从库房里拨些钱粮来作经费。用来安置我曹士兵之家人,让他们得已安心上阵杀贼。

    最后还有,投降的黄巾和曾经被迫跟随过黄巾的乡民,只要没有犯过大错,如杀过人的,我们应该予以谅解,毕竟大家都是形式所迫。我觉得应该从他们当中挑选一些加入兵曹或民壮,到时还能帮忙杀贼守城。剩下的也发些钱粮让他们回乡种地。……”

    尹惠、洪力、宁白、申履四人很难受,心里在滴血。孙观的提意,每一条都像从他们身上割下一块肉来,可是他们又不能直接反对。

    孙观的提意都是阳谋,他们敢反对不给口粮?还是反对不给战斗的士兵奖励?亦或反对兵曹招兵买马,安置家人?或者反对安抚黄巾降卒?

    这个节点,他们非但不敢反对,给出多少钱粮的讨价还价他们都不敢太大声,生怕刺激到脆弱的穷苦黔首们。毕竟他们出的只是钱,别人出的是命,他们不敢换。

    最后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他们决定给糟灾的黔首们每个一石口粮。

    奖励收复县城的士兵们每个人十石粮食。(之所以给这么多是因为这些人都是上过战场杀过人的,而且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四家大户的族中子弟,他们以后都是抗拒黄巾的主力。)

    加入兵曹的山贼家属和黄巾降卒家属都有一石的口粮。

    四家大户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想方设法要保住的钱粮,最后还是要分出去大半,最可恨的是还没得到百姓的好名声,反而让孙观做了一次大好人。从今以后孙观只怕真能在盖县立住脚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