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散文集
繁体版

西周王朝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但是它的没落也是不可避免的。从周朝传到厉王这一代,国力就已经开始慢慢衰退。在厉王死后,由儿子宣王继位,宣王为了缓解周朝的衰败,对周边的少数民族进行了许多征服战争。前期猛如虎,确实也或多或少的缓解了周朝的衰败,因此史书上称为“宣王中兴”。但是后期就像泄了气的老虎,宣王晚年,在伐太原戎、条戎和奔戎时,都打输了,越输他就越想打,因为他前期是赢过的,就有一种赌徒心理,结果是越打越输。

    长期的战争,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他对百姓又增加了收税,以弥足国库的空虚,使百姓苦不堪言,哀声怨道,周朝更加的动荡。宣王死后,儿子幽王继位,周幽王没有注意到周朝的破碎不堪,即将灭亡,上位后贪图玩乐,不理朝政,任用奸臣。底下百姓对王朝的反抗和怨气就越来越大。

    妃子褒姒出现后,周幽王立即被她的美貌所迷,独万千宠爱于一身,然后开始了作死模式,首先将太子宜白废掉,立褒姒生的儿子伯服为太子,还想将宜白杀死。又将宜白的母亲申后废掉,立褒姒为后。为了博得褒姒的欢心,又轻率地玩了一个“烽火戏诸侯”的游戏,简称“狼来了”,玩了几回,把诸侯也得罪完了。这回老天爷看不下去了。申后的老爸就联合了犬戎的军队进攻国都丰镐。当申侯和犬戎的联合军快攻到国都,烽火台上再次举起烽火时,诸侯和将领们以为是幽王又在逗褒姒取笑,都没有来。幽王,就这么完蛋了,褒姒被虏,周幽王被杀。

    当时诸侯才慢悠悠的过来,将太子宜日找到,立为皇帝,称平王。但是,面对这样一个残破不堪的国都,平王也无法收拾,只好将国都迁到东面的洛邑。东迁以后的王朝叫东周,没迁之前叫西周。东周时期,虽然也有一些辉煌的历史,但是周朝的没落已经不可避免了。

    一、厉王下台,周召共治。周王朝第十任国王周厉王姬胡,因为任用了一位财政专家荣夷公,闯下了大祸。荣夷公采取了专卖政策,将贵族们赖以谋生的各种行业全部改由政府经营,这引起了贵族们的怨恨和反抗。周厉王采取了高压手段,派人去卫国聘请巫师,在首都镐京建立秘密警察。这些巫师有特殊的法术,能够看人一眼就判断对方心里所想的是什么事。他们巡回大街小巷,凡经他们指认为反叛或诽谤的人,即行下狱处决。不久,镐京一片升平,再没有人反对国王了,也再听不到批评政府的声音。后来贵族们索性连话都不说,亲戚朋友见面时也只敢用眼睛示意。周厉王大喜说:“怎么样,我终于使反叛和诽谤停止。”但他的大臣召公却认为这只是堵别人的嘴而已,仅只堵嘴,不能解决问题。周厉王却认为已经解决了问题。

    公元前842年,政变发生,贵族们攻进皇宫,巫师全部丧生,周厉王狼狈逃到西方彘邑,在那个以养猪出名的地方,度过他的晚年。周厉王逃走后,贵族们还要杀他的儿子姬靖,幸而召公和另一位大臣周公保护,才免一死,但形势已不允许姬靖立即继承王位。就由召公、周公二人,共同摄政,主持没有元首的中央政府,史学家称为“共和政治”。

    公元前841年,即共和政治第一年,中国历史的文字记载,开始获得保存。一直到二十世纪,再没有间断,这是中华人对人类文明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因为同时代的其他所有的文明古国,或者根本没有记载,或者虽有记载而记载已经湮没,全靠考古学家辛苦的发掘,才能得到片断。

    共和政治历时14年,到公元前828年结束。那一年,姬胡在流亡中逝世,姬靖乘机即位,恢复君主政治,是为周宣王。进入公元前8世纪后,周王朝屡次受到野蛮民族的攻击,但第12任王姬宫涅,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周幽王,却不思抵抗,反而变本加厉地玩起了自取灭亡的“烽火戏诸侯”。

    周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它的兴衰历程,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周厉王时期的政治斗争,是中国古代政治斗争的一个缩影。荣夷公的专卖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却破坏了贵族们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反抗。周厉王采取高压手段,用巫师镇压反抗,这种手段虽然暂时解决了问题,但却不能长久维持社会的稳定。召公的“共和政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但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姬靖恢复君主政治,才能重新建立起一个稳定的政治秩序。

    二、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是周宣王的儿子,他登上王位后,却将周王朝带入了多灾多难的境地。公元前780年,岐山崩裂,三川干涸,民间认为这是大旱灾的前奏。姬带提醒周幽王,但他却不以为意,反而将姬带赶回他的封国。褒珦进谏,周幽王却将他囚入监狱。褒珦的儿子褒洪德想起周文王姬昌被囚禁的故事,训练一批美女献给周幽王,最终成功营救褒珦,并让褒姒成为正式王后。

    然而,褒姒性情严肃,很少露出笑容,周幽王千方百计引逗她发笑,但都无法成功。一位忠心耿耿的大臣献计说:“如果燃起烽火,包管王后会笑。”周幽王听从了这个计策,带着褒姒前往骊山,举行盛大宴会。欢宴到深夜时,周幽王下令燃起烽火,刹那间,火焰直冲霄汉,像一条逃命的巨鲸一样,不断地一股一股喷出火柱,向黑暗的远处奔腾而去。王畿附近的封国国君们从梦中惊醒,以为镐京已被蛮族包围,国王危在旦夕,立即集合军队,率领驰援。周幽王和褒姒居高临下,准备欣赏这场自以为使人出丑的伟大节目。黎明时分,那些身披重甲,汗出如雨,衔枚疾进的勤王之师,果然进入视界。不久就抵达骊山脚下,封国的部队虽经过一夜急行军,仍精神抖擞,面上呈现着即将献身国王、为国战死的忠义颜色。周幽王大为满意,派人宣布圣旨说:“谢谢各位,没有什么外寇,我只不过用烽火解闷一下罢了。请你们原路回去,另候犒赏!”那些封国国君好不容易才相信自己的耳朵后,纷纷偃旗息鼓,狼狈而去。褒姒看到眼里,不禁嫣然一笑,这一笑使她更加美如天仙。周幽王大喜说:“王后一笑,百媚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