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后50年
繁体版

第一卷:海南岛上春常在 第十二章 :年关(一)

    当晚,送走喝得醉醺醺的那3个跟班后,彭成龙和高建国、王涛、黄文斌回到屋里,高建国笑道“这时代没什么烈酒,一点水酒就倒了3个,你们没事吧”,3人都笑着摇了摇头,彭成龙把他跟吴海军在徐闻的事跟大家一说,黄文斌率先笑道“跑销售的人果然不一样,装神弄鬼这套在啥时代都能行得通”,几人都笑了起来,高建国说道“能多赚点钱也好,又自由,不过我感觉这世道可能会有不可预知的变化,还是要想办法积累点资金和人脉,以防万一”,几个人都点了点头,黄文斌忽然问道“贩卖私盐不会有风险吧”,彭成龙回答“当然会有,不过现在刚刚太平下来,官府还来不及管,而且边荒之地,查的也不严,另外....”他把跟吕掌柜的交情说了一下,高建国沉吟了一下,说道“应该算是一个地方豪强,这样的人,官府也是不敢管而且不愿管的,跟他处好关系,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去到黎獠那里做生意,一定要小心,多找几个信得过的人,危急之时,钱可以不赚,货可以不要,保住性命要紧”,几个人都缓缓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彭成龙问道“高哥你们近况如何,王涛跟我说了下,还不是太清楚”,于是,高建国把3个人的情况细细的说给了彭成龙,原来,高建国一到衙门,就被主簿大人看上了,做了一段时间后,就被提升作了吏目,主簿还常常感叹,说“天照是做大事的人,可惜了”最近,更是有把女儿许给他的意思,王涛经高建国介绍给主簿,主簿对他的才学也非常欣赏,尤其上次几人在一起谈天,王涛讲了些用兵之事,主簿叹道“此子若为军中赞画,可抵10万雄兵”,于是,对这两人完全是另眼相看,州衙中许多人不满,已有很多意见反馈,但都被主簿及副知大人压下,直到今日;至于黄文斌,因为对盔甲战具的改进有独到见解,并解决了一些弓弩上的问题,颇受军器监器重,甚至千户大人都招见了他,许诺明年会上报万户,给他一个副百户匠头的待遇。

    “看来,兄弟们日子都还不错啊”彭成龙笑道,高建国点了下头说道“我们也不求大富大贵,现在基本上算是到了太平之世,我们既没法攀什么科技树,因为历史出现了很多不可料的变动,我们也没法开金手指,而且我们又非生在王侯将相或是有头有脸的家里,世道太平,人心厌乱,我们能够安安生生的活下来就好,要是有点本事能够适当改善下生活,那是更好,兄弟们都好好活着,就是最好”说完这话,大家都点了点头,又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前世的父母妻儿,眼睛都红了起来;良久,彭成龙问道“不知道原先一直跟着我们的那两个本地人如何了”,高建国笑着回复“你不提我都忘了,现在跟我们关系还是很好,刘德富在惠民药店当个坐店伙头,时不时回来找我们帮忙,药店那个掌柜本来也是官府委派的,但是知道我跟主簿大人的关系,也是客气的不得了,我能给他们帮上忙的都会尽量帮,那个掌柜已经给刘德富报名考官府的坐堂郎中,就看明年考试的结果了,至于张贤元”,顿了顿他又说道“他本已回籍,家中老娘、寡嫂都在,弟弟妹妹也还好,但他刚把地分到家,千户所就找上门来,因为他入籍时说明了在宋军中当兵的情况,千户所正好要人,所以跑来找他,他找到我们,我跟主簿大人一说,主簿大人同意帮他,就跟千户所讲了一下情况,留他在衙门里做了个衙前,不过上个月,行省的征兵官员过来大规模征兵,看了他的资料,就征到了他,也不管在衙门做什么衙前不衙前,前几天送封信过来,说是因为他当过兵,弩又射的好,汉军的一个上千户大人很欣赏,破格提拔为副百户,而且跟在上千户身边作了个亲军小头目”,“又跑去当兵去了”彭成龙想了一下,说道“我来之前,海军跟我说,这两年形势还是很复杂,元廷会四处用兵,有些是为了防御,还有些纯粹是想侵掠,南方会到处征兵拉夫,江浙和沿海会大规模造船,可能连妇人和小孩都要征发去伐木和运送,苛捐杂税会日益增多,商业管制会越来越严,大部分地方会又一次扫地为兵”“那又如何,历史的轨迹已经发生变化,可能很多事情都不会发生,我们只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去惹事和瞎打听,何况我们几个还有官身,能有什么事”高建国不以为然,“至于你”高建国又说道“只要老老实实跑点药材生意,偶尔贩点私盐,有我们这么多衙门里的人照着,还又跟着那个吕豪强,也不会有什么事,只是要多找几个可靠点的人,保护好自己就好了”,“可是,海军还是认为,历史的大方向不会变,那些将要发生的大事还是会发生,这是由那些利益集团和当下的根本形势决定的,我们还是要有所准备”彭成龙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那是自然”王涛接过话,一指厢房床上的一个包裹,笑着说“这几个月关饷,我们都很节省,加上黄工的饷银,一共是17两,本来发的大部分是宝钞,高哥也是考虑到宝钞贬值太厉害,可能还会接着贬,所以赶紧兑换成了银两,以备万一”,“现在不是通用铜钱吗,哪里来的这些银两”彭成龙有点奇怪,“铜钱多了太沉,是高哥以官府的名义让城里的大商户兑换的”王涛笑道,“是这样,不过...”彭成龙话还没说完,王涛又一指另外厢房里掩起来的一角“黄工暗地里教我们作的弓弩,找这方世界还没人清楚的野橡胶树,割胶作弦,桦木包钢,几个人花了好长段时间精工细作,虽小但却可相当于3石硬弓的威力,用得好,甚至可达到5石超强硬弓的效果,就这2张,怎么样,准备的如何”,“不错不错,未雨绸缪,果然不愧来自后世的领导们”彭成龙竖起大拇指,高建国接着又对彭成龙说道“加上原先留给我们没用完的银子,一共20两,你要跑生意,就都带过去吧”“高哥,可是...那你们..”彭成龙感动的喉咙发哽,结结巴巴的说道,“别管我们,我们都在官府,自然有办法,再说,现在也没什么要用钱的事,只要兄弟们都好好的就行了”黄文斌拍了拍彭成龙的肩膀,笑呵呵的说道。

    翌日一早,彭成龙与郑先生、“陈五郎”和“杨六郎”来到了惠民药局,刘德富一见,赶忙迎了出来,彭成龙见到刘德富只是大半年的时间,便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已有些见识的半大小伙,心生感慨:这离乱的世道,却也能让人快速成长,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当下,几人进了大堂,相互见礼后,彭成龙留那三人在外面请茶,与刘德富走入后堂,彭成龙已经知道刘德富已经被提名参加坐堂郎中的考试,当下表示恭喜,刘德富虽然欣喜,但并未过多表露,而是说“全是高大哥和掌柜的提携,我刘德富还是那句话,这条命就是高哥和各位哥的,但有所用,万死不辞”,彭成龙笑了笑道“不要死不死的,大家不是活的很好吗,我想去跑行商作药材生意,要经常找你帮忙”“好说,不知道彭哥是准备到哪里收集药材”刘德富见彭成龙并未扯什么义气之类,当下也就冷静的问道,“琼州路,黎寨”“黎寨”,刘德富有点吃惊,他是琼州府路人氏,哪里不知道黎寨呢,“那边各类药材确实很多,而且很多名贵和稀缺药材也不少,但是黎獠不通礼仪,习俗亦与我等汉家有大不同”,当下,刘德富跟彭成龙详细介绍了一下黎寨的情况和黎人的一些基本礼仪,末了,又说道“还是要多带些信得过的人,最好能得到官府的护送”,当得知彭成龙准备跟吕掌柜一道去时,说道“吕掌柜,可是那吕世明”“正是此人,贤弟认得”,刘德富摇了摇头“家父见过,我只是听说,据说此人黑白两道都有几分面子,是琼州路和雷州路这边最大的几家粮商之一”,彭成龙听了,笑了笑没吭声,心里已经有了些主意,刘德富又说道“彭哥既然准备去黎寨,那里有些药材倒是此处急需”说完,去了纸张笔墨,写了些药材名称,彭成龙也不是很懂,待他写完,便收进了袖中,然后便告辞道“贤弟珍重,高哥说了,我们都要好好活着,有什么事可去找高哥,我也会经常过来”,当下告辞了刘德富,带着那3个人回了住处。

    又过了2天,彭成龙向高建国等人告辞,高建国和王涛、黄文斌、刘德富都告了半天假过来给四人送行,高建国道“马上就年关了,等过完年再出去跑行商吧”,彭成龙点了点头,几人互道珍重,红着眼睛拱了拱手,目送四人离去。

    回去这一路上,那“杨六郎”见这位彭先生器宇不凡,朋友兄弟都是衙门中人,明显态度有了变化,原先的凶戾之气很是收敛了些,郑先生沉沉不语,只有“陈五郎”有说有笑,对彭成龙甚是恭敬,知道这位就是他以后的东家,而且他似乎对跑行商很感兴趣,问来问去,很是活跃。

    一回到徐闻,彭成龙马上知会了吴海军,当晚,两人在房中密谈,彭成龙先向吴海军通报了高建国等人的情况,知道兄弟们不仅安然无恙,而且已经基本立稳脚跟,吴海军也是很兴奋,“高哥他们,真是,唉,够义气”吴海军看到包裹里的银子,十分感慨,“那是当然,我们5个早已约定同生共死,不过这些义气之话就不用说了,关键是能真正作到同心同德”彭成龙说道,接着又说“我准备明日就前去拜访吕掌柜,对于当下我们几个的情况,你怎么看”,吴海军想了想,说道“目前看还行,但从长远看,还是不太妙,我说过,很多大事早晚会发生,如今元廷四面树敌,到处征战,穷兵黩武,赋苛沉重,百姓穷苦、困顿不堪,不是什么好事,迟早会影响到我们,而且”他顿了顿又对彭成龙说道“你跑行商,贩私盐,或许眼下还行,但过不了几个月,形势会怎么样,很难说,到时那个吕掌柜,怕也自身难保,再说你还要去黎寨跑商,黎獠到底怎样,我们也不是很清楚,还是要多做准备,随机行事”,彭成龙点了点头,道“不过高哥说让我们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要随便去惹事管事和瞎打听,大家都还是官身,应该不会有什么事会惹到我们身上,好好活着便好”,吴海军冷笑了一声“高哥这人,前世是行政领导出身,把握大局、团结群众没有话说,但是我们而今处在这不尴不尬的世道,太平之世不是太平之世,乱世也不是乱世,而且眼下的蒙古人跟我们后世的蒙古族同胞还不一样,带有很大的侵略性和野蛮性,政策也是很随意,朝令夕改,又受此时的环境和各方利益集团的影响,很难说不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甚至是灾难,高哥过于谨小慎微,反而有可能到时候让我们措手不及”,闻听此言,彭成龙低下头,半天没有吭声,良久,他才说道“高哥说快近年关了,让我年后再随吕掌柜去黎寨,还要我们年关时一起去海康团聚”,“好的,这是应该的,必须要去看看高哥他们了”。